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離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江村即事

【宋】黃庚


極目江天一望賒,寒煙漠漠日西斜。


十分秋色無人管,屬蘆花半蓼花。


晚秋,百花凋零,難以顯示秋色。而蘆花、蓼花這些既無花的形狀,也無花的色彩,更無花的香味,或根本難以算得上是花的花,卻開得正好,無邊無際,青 青蒼蒼,最後獨佔了秋光。這兩句並無輕視、鄙薄蘆花、蓼花的意思,而是說蘆花、蓼花在天氣肅殺時烘托出無限的秋意。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春曉


【唐】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聞花氣睡聞鶯。


猧兒撼起鐘聲動,二十年前曉寺情。


這是一首懷念往昔情人的七言絕句。首句連用兩個「半」字,描寫春天拂曉時若明未明的朦朧景色;第二句以「醉聞花氣睡聞鶯」,極寫環境的優美、恬靜, 以暗襯作者此時心情的安閑舒適;第三句「猧兒撼起鐘聲動」作一轉折,頓生波瀾,勾起了詩人二十年前往事的回憶,這句轉得極妙,詩中的波瀾起伏全是句中那隻 小狗撼起的鐘聲所引起的。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唐】鄭谷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紫惹春風。


在煙雨迷濛的江橋邊,在桃杏掩映的山路中,數不清的柳條柳絮彷彿懂得即將分手的人的離惜別緒,在春風中舞動著,飛揚著。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贈花卿


【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這首詩在前兩句「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實寫的基礎上,後兩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以天上的仙樂相誇,是遐想。因虛而實,虛實相生,將樂曲美妙讚美到了極致。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復偶見三絕·其一


【唐】韓偓


霧為襟袖玉為冠,半似羞人半忍寒


別易會難長自嘆,轉身應把淚珠彈。


唐代士大夫與女冠(女道士)私下戀愛,在中晚唐詩中特多反映。「霧為襟袖玉為冠,半似羞人半忍寒」,詩中女主人公就為女冠。這類不公開的私下戀情,發展過程步履維艱。雙方的苦惱,往往超過現實得到的歡樂,又轉化為詩的靈感衝動。其間得失很難一言蔽之。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隋宮


【唐】李商隱


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這首七絕諷刺了隋煬帝的奢侈昏淫。詩選取典型題材,揭露煬帝縱慾拒諫,不顧國家安危和人民死活的醜惡本質,暗示隋朝滅亡的難免。開頭兩句點出南遊的一意孤行,繪出獨夫民賊的嘴臉。三、四句借制錦帆點化耗盡民力之罪。語簡意賅,貶刺頗深。

「半」字入詩,半是風流半是痴



楊柳枝·金縷毿毿碧瓦溝


【唐】溫庭筠


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


晚來更帶龍池雨,半拂欄干半入樓。


這首詞寫宮女望柳自傷。傍晚,柳絲在微風細雨的沐浴之下,彷彿帶著皇帝的恩澤,故意嬌寵多情,拂欄入樓。而長期被幽禁在深宮裡的少女們。見此景豈不自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詩宋詞 的精彩文章:

讀這些詩,猶如畫中行
有種詩詞,你不看到最後不會明白!
一曲虞美人,穿越千年訴真情
文學中流傳千年的九大誤解
楷書遇見唐詩,這就叫氣質

TAG:唐詩宋詞 |

您可能感興趣

數字入詩,妙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