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死後,他的三千佳麗都去哪了?

李世民死後,他的三千佳麗都去哪了?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這是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皇帝的女人,自然也例外不了。

李世民死後,他的三千佳麗都去哪了?



杜牧有詩云:「儘是離宮院中衣,苑牆城外冢累累。」


孟遲曾感慨:「雲慘煙愁苑路斜,路傍丘冢盡宮娃。」

隨著光陰的流逝,後宮的三千佳麗不可避免地走向墳場,無論其是否烜赫一時。「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若說死亡,每個人都是殊途同歸,但是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彼此的處境、命運還是有區別的。老皇帝死後,宮人們去了哪裡?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幸福與否?要了解這些,我們不妨先做個分類,說來說去,其實後宮只有兩種女人,一種是生過皇子的,還有一種是沒有生過的,有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會對命運產生極大的影響。


1


生皇子,入宮要趁早


如果運氣好,自己的兒子被立為太子,並順利登基,那麼他的母親就會成為太后。因為受玄武門之變的影響,李世民希望:太子人選的產生符合嫡長子繼承製,皇后生的長子,才是大唐未來的接班人。如此一來,皇后的人選便非常關鍵,李世民一生只立過一位皇后,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後位便一直空缺,再無後繼者。雖然他一度想把自己的弟媳,巢王妃楊氏立為皇后,但那只是一時的衝動,當聽到魏徵勸諫:「陛下何苦以辰贏自累」,李世民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嫡庶有別,長孫皇后總共有3個兒子,都得到李世民的偏愛,除非他們全部遭遇不幸,否則新皇帝的人選肯定從他們之間產生。所以嘛,如果你穿越到李世民的後宮,成為太后的幾率實在是微乎其微。


也許你會說了:我野心沒這麼大,當什麼皇后呀,生個庶子就心滿意足了。如果想生個庶出的皇子,那麼入宮的時間點非常重要。以前我看過一些介紹武則天的書籍、文章,有人將沒有子女視為其不得寵的證據之一,他是這麼推斷的:李世民先後生下14子19女,武則天為李治生下4子2女,都是生育能力很強的人,這兩個人在一起,卻沒有一男半女,說明武則天不受唐太宗待見。

李世民死後,他的三千佳麗都去哪了?



這個觀點貌似正確,實則不然。李世民倒數第二個兒子,趙王李福的墓誌已經出土,根據銘文記載,李福卒於咸亨元年(670年),享年三十七歲;李世民幼女新城公主墓誌也已出土,她去世於龍朔三年(663年),享年三十歲。也就是說,李世民的33個子女有32個出生於貞觀九年之前。36歲以後,十幾年的時間裡,李世民只生過一個孩子,前後反差極大,是什麼原因導致李世民很少生育呢?由於皇后去世,悲傷過度?因為身體不行?我們不得而知。


反正他還在選女人充實後宮,武則天、徐惠就是其中的代表。武則天十四歲入宮,李世民已經將近四十了,不光武則天沒有生過孩子,同時期的其他妃嬪幾乎也沒有生過,因此,將沒有子女視為武則天不得寵的依據並不妥當,儘管結論是正確的。


2

討皇帝歡心的太妃


要想生皇子,最好在貞觀九年以前入宮,否則就比較困難。李世民駕崩後,育有子女的妃嬪,封太妃,她們走出宮廷,投奔孩子,聊度餘生。令狐德棻的《韋貴妃墓誌》記載;「永徽元年正月廿九日,冊拜紀國太妃。於是重錫寵章,更崇徽號,出國備輜軿之數,來朝節環佩之音。」韋貴妃為什麼被封為紀國太妃?而不是其他國的太妃?因為他的兒子李慎被封為紀王。丈夫去世後,韋貴妃並沒有閑著,她「累歲在京,晨宵謁見。金台奕奕,屢奉天歡。青殿輝輝,亟陪儲宴」,每天早晚都要去拜見當今聖上,陪吃陪喝,跟新皇帝搞好關係。韋貴妃已經五十多歲了,李治不過二十多歲,身為長輩,為何如此頻繁地討小輩歡心?


這也是無奈之舉,韋貴妃雖是長輩,是先帝的貴妃,但畢竟只是李世民的小老婆。她出身於京兆韋氏,爺爺、父親都是高官,可自己卻命途多舛,曾有過十幾年的奴婢生涯,被李世民嫌棄。兒子紀王李慎,小小年紀被派往地方當官,多有善政,百姓為之立碑,是個有才能的王爺;儘管如此,紀王並沒有收穫李世民的偏愛,跟三個嫡子比,可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女兒李孟姜,被封為臨川公主,駙馬周道務是個武將,夫妻二人常年鎮守邊關,生活條件遠不及內地、京城。無論是韋貴妃自己,還是紀王、臨川公主,都不是很受重視。所以韋貴妃當然要表現得積極點,跟新皇帝好好相處,留個好印象,爭取提升自己與兩個孩子的待遇。

李世民死後,他的三千佳麗都去哪了?


(唐昭陵燕妃墓壁畫,一位女扮男裝的侍女,手持蓓蕾)


皇天不負有心人,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獲得了回報,麟德年間,李治打算封禪泰山,祭地的時候,由自己主獻,武皇后亞獻,韋太妃終獻。聽說這個天大的好消息,韋太妃連連謝主隆恩,她說:「吾侍上有年矣,至孝仁聖之德,連從三五之君。躬履節儉,愛育黎庶,大禮,今其時也。吾衰暮之年,扈從。」我侍奉當今聖上也有些年頭了,真是個節儉、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如今去封禪,真是個好時候,我一把年紀了,有幸跟隨。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還沒走到泰山,韋太妃就在洛陽病倒,一命嗚呼,享年六十九歲。代之終獻的,是越國太妃燕氏,即越王李貞的生母,李世民病故後,她也跟著兒子出藩,評品古人,教育孫輩,注意和武則天搞好關係,去世後,武皇后為燕太妃造無量壽佛一尊。


3


出家為尼,聊度餘生


不管生的是嫡子還是庶子,至少有子,只要皇子健康成長、不出事,母妃的結局也差不到哪裡去。可是,後宮的女人多達上萬、甚至數萬,能給皇帝生孩子的最多不過幾十人,換句話說,90%以上的宮人是沒有孩子的,她們的未來在哪裡?該走向何方?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能憑空想像,而要立足於證據。可是一千三百年過去了,除了殘缺的遺骨,她們還有什麼留在人間呢?幸好,尚有一塊簡陋的志石,記錄著她們的過往。


唐德業寺亡尼七品墓志銘並序


法師懸劫樹因,覽龍宮之秘典;現生應果,鏡石室之微訓。遂使婉娩為心,幽閑成德。迥無百圭之玷,雅有彤管之(空一字)。豈直戒行獨高,固亦勤心法海,春秋四十有二,以龍朔元年十二月(空一字)日,卒於德業之寺。即以其年三月十三日,葬於咸陽原,禮也。勒石玄門,用傳不朽。其銘曰:


天長流迅,道路代促。將浮玉沼,誰降金粟。法船既逝,德音難續。刊名幽扃,戒旌高躅。


大唐故婕妤三品亡尼墓志銘並序


宮人諱字(空一字),不知何許人也。祖代必,難可詳言。某愔愔雅志,窈窕其儀……方將永承景殿,長奉春宮。忽掩娥暉,光沉愗彩。以麟德二年十二月(空一字)日,遘疾卒於某所,春秋(空兩字)。

李世民死後,他的三千佳麗都去哪了?



正如白居易《吹笙內人出家》所寫:「雨露難忘君念重,電泡易滅妾身輕。金刀已剃頭然發,玉管休吹腸斷聲。新戒珠從衣里得,初心蓮向火中生。 道場夜半香花冷,猶在燈前禮佛名。」從銘文可以看出,第一位墓主生前是七品女官,負責管理底層宮女,為皇帝和嬪妃們服務,後來可能因為皇帝駕崩,或者年齡大了,幹活不利索,就被打發到德業寺出家,為先帝祈福。從此以後,長伴青燈古佛,生活變得索然無味,只能將希望寄託於來世。到底有沒有來世呢?無人知曉,反正「他生未卜此生休」,餓是餓不死,這輩子也就這樣了。最終在龍朔元年去世,享年四十二歲,沒有留下姓名。


第二位墓主生前是位嬪妃,三品婕妤,李世民死後,沒兒沒女,出家為尼。武則天到感業寺出家,只是個才人,地位還不如她呢,要不是勾搭了李治,謀劃好了後路,估計千百年後挖出來,也不知是何許人也。看來未雨綢繆,真的很重要。


4


為先皇默默守陵


除了當尼姑、道士,宮人還有一個去處:給老皇帝守陵。「陵園妾,顏色如花命如葉。命如葉薄將奈何,一奉寢宮年月多。年月多,時光換,春愁秋思知何限。青絲髮落叢鬢疏,紅玉膚銷系裙慢。憶昔宮中被妒猜,因讒得罪配陵來。老母啼呼趁車別,中官監送鎖門回。」一般有罪的、無子的宮人會被送往先帝陵寢守陵,這個罪可以是真罪,也可以是栽臟陷害。如果哪天讓你去陵園住一輩子,你願意嗎?恐怕傻子都不願意吧。在荒涼、孤寂、陰森、恐怖的皇陵里,她們像囚徒一樣,沒有人身自由,沒有追求愛情的權利,無法與親友相見。若干年後,凄涼的死去,被陵戶草草埋在皇陵附近的某個地方,結束平淡的一生。


1975年,昭陵附近的農民平整坡地時,意外挖出墓誌一合。根據方位判斷,墓葬位置靠近長樂公主墓。以下是墓誌原文:


大唐故亡( 脫「 宮」 字) 七品墓志銘並序


亡典燈者, 不知何許人也。閑和察性,淑慎居心。爰在幼年(疑脫去二字) 內職。隙電不留, 泉途遽迫, 以儀鳳二年十二月什六日葬於城西, 禮也。哀哉!乃為銘日: 天長地久, 其靈若浮。夜台何遽, 華屋難留。隴塞風急, 日慘雲愁。貞順不朽, 播椒芳猷。


典燈,隸屬於尚寢局,掌管宮廷中的門閣燈燭。銘文記載,墓主人幼年進入宮廷任職,隨著年齡增長,資歷提高,升至七品典燈之職。從墓葬的地點看,死者後期應該離開了宮廷,前往昭陵當守陵宮女,去世後,葬於附近,因為地位低下,此人墓室狹小,志石粗糙,內容不過寥寥數語,小人物的悲哀吧。但和沒有品級的宮女比,真是好多了,無品宮女連塊墓誌都沒有,她們死後,直接拖到某個地方隨手一埋,無聲無息。

李世民死後,他的三千佳麗都去哪了?



(唐感業寺遺址,武則天曾在此出家)


5


老死冷宮、行宮


「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髮新。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在宮中老死、病死,也是宮人的結局之一,想必您以前也發現了,唐詩中有一種非常火的題材,叫「宮怨詩」,雖然大部分都是男人寫的,可精確表達了詩人對無寵宮人的深深同情,「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青山在,人未老,君王有了新歡,忘了舊愛。嬪妃幻想皇帝臨幸,夜不能寐。坐在熏籠之側,苦苦守候,不知不覺,已是天明。


身為妃嬪,離皇帝的距離相對更近些,換做是底層宮女,那就更加空虛無聊、前途堪憂了。她們也幻想過愛情,唐玄宗開元年間,一些宮女被要求製作軍衣、支援前線。某日,一位邊關士兵領到衣服,發現竟然有詩一首:「沙場征戰客,寒夜苦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為綿,今生已過也,結取後身緣。」此事上了八卦頭條,一傳十,十傳百,最後連唐玄宗都知道了,他決定成人之美,找出題詩的宮女,嫁給這位士兵。當然,運氣好的話,不用寫詩,遇到皇帝釋放宮女,一部分人可以脫離苦海。不過不要有太高期望,畢竟這種事可遇不可求,一般幾十年發生一次。而且放出去的,都是些年老色衰、干不動活的老女人。

李世民死後,他的三千佳麗都去哪了?



(《持扇女仕圖》:昭陵燕妃墓壁畫)


總結一句話:後宮有風險,入宮需謹慎。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入不入宮,大部分情況下由不得自己,因為……「趙家人」手中有「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為父母報仇,唐朝人是怎麼判的?
從「憫農」到「見慣渾閑事」,名人李紳經歷了什麼
翻新怪談——買房
從「憫農」到「見慣渾閑事」,名人李紳: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堅持服毒,國家,總會倒的

TAG:時拾史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洪秀全死後,他的三千佳麗去哪了?
皇帝死後,他的後宮佳麗三千都是什麼去向?
清朝滅亡後,後宮「佳麗三千」都去了哪兒?
歷代君王都有後宮佳麗三千,而他卻只娶了一個老婆
歷代君王都有後宮佳麗三千, 而他卻只娶了一個老婆
皇帝死了,後宮美女佳麗都去了哪裡?這裡總結一下
皇帝死後,後宮的三千佳麗們都得到了怎樣的下場?
女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皇帝死後他後宮的三千佳麗怎麼辦?
歷史上皇帝後宮佳麗三千,那麼皇上的第一次都給誰了?
先皇駕崩後,後宮佳麗三千都去哪了?結局讓你想不到
圈說:後宮佳麗三千,可喵皇獨寵我一人!
後宮佳麗千千萬,只有武則天得到李世民的獨愛,這個原因很關鍵!
後宮佳麗三千,你取哪瓢飲?
深夜,清朝後宮三千佳麗除了皇帝,還有這七個男人陪她們睡!
歷史上後宮佳麗最多的三個皇上!三千人都說少了,多到讓你吃驚!
皇帝找老婆的方法,後宮佳麗三千人都是怎麼來的?
後宮佳麗三千 那皇帝又是如何享用這三千佳麗的呢?
清朝的後宮真的有三千佳麗嗎?沒被寵幸的何去何從?
皇帝駕崩後,他的三千佳麗都是這麼被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