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天文一圖3.26
苔蘚上的水熊蟲
影像來源與版權:Nicole Ottawa & Oliver Meckes / Eye of Science /Science Source Images
說明:雖然水熊蟲看起來像外星生物,但實際上它卻是地球生物中最可能在外星出現的候選生命形態。原因在於水熊蟲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它在沒有水和食物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存活數十年,適應從接近絕對零度到水的沸點的溫度區間,適應從近乎於零的氣壓環境到深海海底的高壓環境,可以存活在危險的輻射之下。2011年,在一艘地球軌道上的太空飛船外,這種極端微生物寬泛的生存能力得到了驗證。水熊蟲之所以如此耐受嚴酷的環境,部分原因是它們可以修復自己的DNA,並且可以降低身體的含水量到百分之幾。在俄羅斯的螢火一號任務中,一些微型水熊蟲計劃被送往火衛一,它們差一點就成為了外星生物--可最終它們還是保留了地球生物的身份---火箭發射失敗了,而它們的容器太空梭留在了地球軌道上。水熊蟲比人類在地球上分布的更廣泛。這張圖是一張色彩增強的電子顯微照片----一隻一毫米長的水熊蟲正在爬上青苔。
明日一圖預告:black hole swirling


※<每日天文一圖3.27>黑洞的吸積盤與噴流
※彗星、夜梟與星系
※SH2-155:洞穴星雲
※天鵝座中央的景象
※獵戶星雲內的高速恆星和流浪行星
TAG:北京天文館 |
※每日天文一圖3.25
※每日天文一圖4.23
※每日天文一圖6.25
※每日天文一圖5.21
※每日天文一圖4.22
※每日天文一圖4.29
※每日天文一圖1.27
※每日天文一圖1.28
※每日天文一圖5.15
※每日天文一圖5.20
※每日天文一圖10.4
※每日天文一圖2.4
※每日天文一圖10.7
※每日天文一圖6.3
※每日天文一圖5.1
※每日天文一圖6.5
※每日天文一圖7.8
※6月10日天文一圖
※天天瑜伽,每日一圖 N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