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代名家中鋒用筆高論

歷代名家中鋒用筆高論

毛筆字中鋒是書法練習筆法的一大關鍵,只有中鋒正,毛筆字線條才能骨力血豐,神采飛揚。誠然,書法用筆不可能筆筆中鋒,但是無論怎麼變化,然至末筆,必收到中鋒這一點,這是毛筆字初學者必須引起重視的一個問題。

歷代名家中鋒用筆高論

清 鄧石如《白氏草堂集》

清代重光在「青筏」中說:「能運中鋒,雖敗筆亦圓;不會中鋒,即佳穎亦劣。優劣之根,斷在於此。」由此可見,中鋒是書法運筆中的主要法度,故至今書法在用筆以中鋒為尚。

近代沈伊默曾這樣說過「用筆之妙,無非就是筆筆中鋒」,而白蕉先生則把中鋒用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說:「用筆講用中鋒,是書法之憲法,是用筆之根本大法」 。雖然這些話有些極端。卻足見書法者們對於中鋒運筆的重視。

歷代名家中鋒用筆高論

那麼什麼是中鋒呢?

蔡邕所云:「令筆尖在點畫中行」,也就是說在書寫時,應該使筆鋒隨時和紙平面保持垂直,筆尖時刻保持在線條的中心部位,在宣紙上,墨跡向兩邊滲透的寬度相同,這樣的筆畫看起來有立體感,對著光線看,筆畫的色調保持一致,不會出現有的地方談,有的地方濃的感覺,線條厚實,凝練,有力透紙背的感覺,這就是高質量的中鋒線條。

相反,如果使用了偏鋒,比如寫橫畫,那麼出現的情況就肯定是線條上部邊沿厚實,下部邊沿單薄,形成扁筆,這種線條質量低劣。如清人笪重光所說的「能運用中鋒雖敗筆亦圓,不會中鋒即佳穎亦劣,優劣之根,端在於此。」

歷代名家中鋒用筆高論

如何習練中鋒?

練習中鋒用筆,在運筆時,還須有一定的技巧,清代書法家劉煦載提出「逆入,澀行,緊收」 的觀點,這六個字高度的概括了書寫的全部用筆技巧。

這個意思是說,入筆時用逆鋒,中間的運筆階段澀行,筆畫的末端收筆時使用回鋒。

【一】、逆鋒起筆:我們知道,筆鋒是錐形的,如果起筆不運用逆鋒,那麼,線條的起端也就成了錐形,這就需要要通過迴轉的辦法把線條的起端處理圓潤;

【二】、運筆澀行:在中間運行過程中,筆鋒不能象撞球運行的軌跡一樣,是一條直線,而是有微小左右,上下擺動,筆鋒前進的方式也不是勇往直前,而是進三步,退一步,作巡迴式前進,使墨汁在一定範圍內反覆堆積,體現立體感,這就是澀行。

【三】、回鋒收筆:當筆運行到了線條的尾端,如果自然收筆,則線條末端露鋒,露鋒出現在直畫上還說得過去,出現在橫畫上就很庸俗,因而,須用回鋒的方法法把線條末端處理成藏鋒的效果。回鋒收筆的第二個作用是把筆鋒調整好。我們知道,當筆鋒運行到線條末尾時,筆鋒已經朝後邊偏倒了,通過回鋒的過程,又把筆鋒調整端正,為書寫下一筆作好準備。

歷代名家中鋒用筆高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信心是金金 的精彩文章:

扇面書法如何寫
石濤書法充滿了動感與張力
米芾書法:「刷字」
鄧石如隸書如鋼刀之刻石
詩詞中對靚女的描繪:如醉如痴

TAG:信心是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