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地平線首席晶元架構師周峰博士:地平線如何做到既做演算法又做晶元 IP

地平線首席晶元架構師周峰博士:地平線如何做到既做演算法又做晶元 IP

加入地平線之前,周峰曾經是浙江大學信電系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副系主任;也是 Aitech、Vimcro、華為等公司的晶元研發架構師、負責人。15 年在學界,15 年在工業界,可以說做了一輩子處理器設計。


2015 年,人工智慧開始熱起來,周峰想做針對人工智慧開發的專用晶元架構。


彼時,余凱離開百度,創辦地平線。他認為要解決終端問題,計算量太大,產品想落地,必須要從晶元架構到演算法重構軟硬體方案,既然是創業,那就做別人沒做的。

於是,他對投資人說,地平線要做基於 「演算法 + 晶元」 的嵌入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並且找到了周峰。


很快,2015 年 9 月,周峰以主任晶元架構師的身份加入地平線機器人,和聯合創始人方懿一道組建晶元設計團隊,負責晶元 IP 研發。一年之後,余凱發出內部郵件,授予周峰 「地平線 Fellow」 稱號,並擔任公司副總裁、首席晶元架構師,同時領導 FPGA 技術團隊,負責自動駕駛、視頻識別的 FPGA 技術研發,直接向余凱彙報。


風險

地平線首席晶元架構師周峰博士:地平線如何做到既做演算法又做晶元 IP


在行業里,所有人都認為做晶元是一件風險大、回報慢卻又競爭異常激烈的事情。 國內鮮有自主研發晶元架構的廠商,核心技術 IP 都在國外。巨頭如 Intel、ARM、Nvidia、AMD、高通等把持著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更有諸多初生牛犢的小公司前赴後繼,虎視眈眈。而手握重金的投資人們,卻把 「蛋」 大多放在以演算法為核心的籃子里,極少投給晶元。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做晶元似乎都不是很明智的事情,甚至還很危險。


所以,很多人問,你們地平線還在做晶元嗎?怎麼沒啥聲音。周峰說,當然在做,只是做晶元和演算法不同,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雷鋒網了解到,晶元製造通常有三個階段:


前端設計

晶元最早是一個電路圖,根據演算法把架構用電路圖做完,前端設計就完成了。


後端設計


後端設計需要布線、布局,晶元打開有很多層,需要把每個東西放到晶元里。


生產階段


生產晶元一般會交給半導體的流水線廠,比如台積電。

周峰說,三個階段,看起來簡單,但討論方案用掉半年,做出來需要一年,做系統軟體和硬體參考設計需要大半年,而推廣應用又要半年,沒個兩三年不行;而且非常容易失敗,一千萬美金進去了,可能連個聲都沒放出來就死了。余凱也曾告訴雷鋒網,華為海思是目前中國做晶元最好的,但其中核心的 CPU 是從英國的 ARM 購買的晶元 IP,所以設計晶元 IP 這件事很難。


冒險


既然如此,地平線又有何 「能耐」,抵禦這種風險呢?


周峰介紹說,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談:

首先,地平線的商業模式不是賣晶元,而是把以 「演算法 + 晶元」 為核心的嵌入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給下游產品廠商。


地平線的解決方案可以深度整合多種嵌入式計算平台,包括 ARM、CPU、GPU、FPGA 以及地平線授權集成 BPU 核的 SoC。地平線初期會推出自研處理器,但其目的是端到端的實現完整的解決方案,直接在典型應用場景下展現效果,提升業界晶元廠商對地平線 BPU 的認知。


其次,一個晶元的好壞,要從 APP(Area、Performance、Power)來考量。


單是性能好還不足夠,如果功耗高、面積大,依然沒有優勢。但機會就在這兒——地平線想要殺出一條路來,就必須做到在同等性能下,計算更少,功耗更低,成本更小。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單純做晶元不夠,「晶元 + 演算法」 才是關鍵。


地平線的整個流程是根據應用場景需求,設計演算法模型,在大數據情況下做充分驗證,模型成熟以後,再開發一個晶元架構去實現,該晶元並不是通用的處理器,而是針對應用場景跟演算法是結合在一起的人工智慧演算法處理器,得到 Area、Performance、Power 的綜合解決方案。


雷鋒網注意到,業界幾乎沒有一家公司既做晶元又做演算法,地平線如何能做到?


很大程度上,在於團隊。除了具備 30 年行業經驗、既懂晶元又懂演算法的周峰,還有以黃暢博士為首的演算法研發團隊。而巧合的是,黃暢雖然強於演算法,但早在 2004 年便與日本歐姆龍公司合作,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人臉檢測專用晶元。一年多的時間,在周峰與黃暢的努力下,晶元團隊與演算法團隊之間的合作成效顯著,研發過程可互通有無。


按照這樣的思路,地平線先給出了一個架構,命名為 BPU(brain processing unit),並制定了基於 BPU 的研發線路圖。

地平線首席晶元架構師周峰博士:地平線如何做到既做演算法又做晶元 IP



上圖顯示的高斯架構就是 BPU 第一階段的成果,APP 三個方面均有明確指標。與此同時,基於此架構並用於汽車的雨果 1.0 平台也已經上線。帶有解決方案的第一代 BPU 晶元 「盤古」 目前已進入流片階段,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能支持 1080P 的高清圖像輸入,每秒鐘處理 30 幀,檢測跟蹤數百個目標。


2017 年 CES 展,地平線第一代 BPU 架構在 FPGA 上成功實現,同樣的架構也在 ARM 上實現了。周鋒說,地平線的 BPU 架構既是一個針對晶元的架構,也是一個針對演算法的架構,這演算法可以在 ARM 上,也可以在 GPUFPGA 實現。


雷鋒網了解到,出於安全性考慮,智能駕駛的前裝市場一定要用車規晶元。車規晶元的外圍介面都要符合既定標準,如抗靜電等。而這個技術的知識產權掌握在德國和日本方面,中國還沒有一家技術掌握者。基於地平線 BPU 架構的解決方案只可以用在符合車規的 FPGA 或 GPU 等計算平台上,下一步地平線會將自己的 BPU 處理器 IP 授權給國際廠商,讓他們生產車規級處理器。


2017 年,地平線基於高斯架構的嵌入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將會在智能駕駛、智能生活、公共安防三個領域進行應用:


智能駕駛方面,基於高斯架構研發的 ADAS 產品將會作為重點推進,在前裝方面落地,和廠商的具體合作信息會逐步公布;自動駕駛方面,也會持續落實與 OEM、TEIR1 的技術合作,計劃在年中實現特定道路的自動駕駛,基於各種異構計算平台, 包括 NV DRIVE PX2 或 XEON PHI+FPGA 平台等。


智能生活方面,除與美的的合作之外,地平線還會繼續在家電、玩具、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發力;


公共安防方面,基於 FPGA 平台的解決方案正在研發,預計 4 月將會與 Intel 在北美安防展上進行聯合展示。


同時,地平線在未來也會推進基於盤古晶元的前端解決方案研發。


採訪時正值 Intel 153 億美元豪購 Mobileye。 周峰說:「搞演算法、技術的大牛公司在矽谷很多,為什麼 Intel 收購這家公司?因為它不僅在演算法方面牛,也能跟晶元有很好的結合。Mobileye 的價值就在於演算法與晶元的結合。地平線深度整合演算法和晶元的思路跟他們的很類似,比較接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專訪田淵棟:AlphaGo 之後,研究智能圍棋還有什麼意義?
入侵智能家居網路,黑到讓你懷疑世界
HTC Vive生態圈大會:汪叢青說了不少好消息,但還是沒說什麼時候出二代頭顯
微信小程序公布六個新能力,向個人開發者開放註冊
60秒慢棋賽制「電聖戰」,騰訊「絕藝」戰勝日本新銳棋手一力遼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垂直地平線
認識地球:地平線,天與地的分界線
誰摸見了地平線,誰就在春天稱王
地平線非虛構原創榜
看見地平線的那一刻
宇航員拍攝奇觀:從地平線上看銀河升起
境界線上的地平線動漫你看懂了嗎?
「地平線」與英雄平衡改動21日上線
《守望先鋒》新地圖「地平線」月球基地探索正式上線!
美國的「人造太陽」正在地平線升起
本期壁紙為「境界線上的地平線」
守望先鋒新地圖「地平線」月球基地 望遠鏡彩蛋
《地平線:黎明時分》試玩演示與詳情 外媒這樣評價
空間站拍攝日落猶如絢麗的「地平線火焰」
《地平線:黎明時分》震撼CG來襲 場景宛如世界末日
美軍最強魚鷹運輸機,執行超越地平線作戰任務,再次墜海致人失蹤
本期壁紙為「記錄的地平線」
地平線AI處理器「盤古」今年投片台積電
如果要飛得高,就該把地平線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