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安倍出訪歐洲4國一無所得,中方卻連獲5場外交勝利

安倍出訪歐洲4國一無所得,中方卻連獲5場外交勝利

這半個月,中日兩國高層都很忙。不過如果對比經貿與外交成果,真可謂冰火兩重天。安倍疲於奔命般訪問歐洲4國,拚命想摘下特朗普為其戴上的緊箍咒,可深陷危機的歐盟也無法在自貿領域伸出援手,甚至連反對保護主義都不能寫到G20的聲明中。而中方接連與沙特、菲律賓、緬甸、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方面達成重要合作共識,相當於打了5場勝仗。「海外探客」認為,以安倍為代表的日本右翼保守勢力,固執地抱有「鏈式圍堵」思維,在美國的制約下只能對既有格局小修小補,既無腦力也無魄力去構建符合趨勢的戰略。相比之下,「一帶一路」從點發展到線,如今已經形成網狀平面,完勝日方所謂的「鑽石安保構想」。這或許就是中日未來國運的分水嶺。

1、「中緬油氣管道項目」開始為西南地區輸油

近日,已經擱置2年之久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中的石油管道終於打通了最後2.5公里。耗資15億美元、在緬甸境內長達770公里的管道終於能夠將中東地區的石油輸送到中國西南地區,從而進一步降低行經馬六甲海峽的風險。每日40萬桶輸油能力,相當於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5%。1000萬噸的煉油項目,將有效緩解西南地區能源緊張的局面,也為緬甸帶來經濟收益,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安倍出訪歐洲4國一無所得,中方卻連獲5場外交勝利

其實早在2年多以前,「中緬原油管道工程」就在馬德島港開始試運行,但獨獨因為最後一小段而耽擱。運輸關稅、石油稅費與港口使用費是癥結所在。作為中方在緬投資的最大項目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工程,錢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聯想到當時正是緬甸政局發生劇烈變化、日本在緬甸投資急劇增加的現實,探客分析,倒在「最後一公里」上面並非是純粹的經濟因素。與這個工程一同擱淺的,還有中緬鐵路項目、銅礦項目和水電站項目等。而與此同時,日本的資金與項目在緬甸卻暢通無阻,不僅聯合創建了仰光證券交易所,45家日企還入駐緬甸的經濟特區。

如今這個項目的成功,自然有很多幕後的交鋒與戰鬥。而作為緬甸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必然不會眼睜睜看著日本在後院高歌猛進。雖然遇到阻撓與耽擱,但無法破壞最終的目的達成,相信背後捅刀子的國家應該吸取這個教訓,不要再搞無謂的螳臂當車。

2、紐西蘭成為首個擁抱「一帶一路」的西方國家

封鎖與冷漠就是用來被打破的。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西方發達國家是紐西蘭,第一個與中國簽署雙邊自貿協定的西方發達國家是紐西蘭,第一個以創始成員國身份加入亞投行的西方發達國家是紐西蘭,第一個舉辦全國性「中文周」活動的西方發達國家是紐西蘭。

安倍出訪歐洲4國一無所得,中方卻連獲5場外交勝利

向東看是茫茫太平洋,因此「一帶一路」主要是面向西邊的歐亞大陸及非洲。可就是在東方大海之中的島國紐西蘭,卻積極回應共享資源和發展成果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如此,紐西蘭開宗明義地對RCEP表示支持,願意為其他成員提供優質農產品、旅遊產品和教育資源等。

2016年雙邊貿易額超過200億新元(約合140億美元),同比增長5%,這一年「長白雲之鄉」還吸引了約40萬中國遊客。越是被大海大洋包圍的小塊陸地,越渴望與真正的大陸建立交往的紐帶,而似乎唯有日本在逆潮流而動。

3、澳大利亞正式放棄選邊站隊

做而不說、心照不宣的事情往往是最重要的。3月24日,中澳雙方簽署了8份合作文件,涉及自貿協定、經濟合作、氣候變化、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是雙方將在西澳建設包括港口、鐵路和鐵礦山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工程,僅此一項金額就高達50億澳元(約37.5億美元)。

雙方沒有明確提「一帶一路」,這也能夠理解,因為在澳大利亞國內依然存在「到底跟誰走」的巨大分歧,澳外長畢曉普在前不久還直言不諱聲稱亞洲最大國家「沒資格當領導者」。而這次澳方則用了一個巧妙的說法:澳大利亞是中美「共同朋友圈」的座上賓。探客發現,美國的海軍依然在保衛澳大利亞,澳軍依然是美軍最忠實的戰友之一,但最勇猛的戰士也要養活家庭。特恩布爾被特朗普掛掉電話之後,恐怕已經明白一段緣分在逐漸枯萎,而另一段友誼在徐徐展開。指望美國的盟友一下子背棄數十年的戰鬥情誼並不現實,然而讓這種關係不再影響其他關係的進展,則可以視為成功。

4、菲律賓跟定「一帶一路」

今天(3月27日)一早,探客又看到杜特爾特的感激:中國已邀請我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我會去。與中國建立的經濟紐帶將菲律賓從艱難困苦中解救,可以鬆一口氣了。他口中的「積極變化」,也是西方媒體不停質疑與抹黑的100美元級別投資與合作計劃。

菲方為何從一年前的頑劣轉變為如今的感恩?探客在原創文章《菲律賓示弱另有隱情:杜特爾特站著掙了200億美元》中指出:杜氏外交的理念就是「站著就把錢掙了」,他不會再對美國卑躬屈膝,不會再討美國的殘羹冷炙,而是要終結愚蠢的挑釁姿態,與周邊大國建立正常的合作,吸收所有能夠吸收的資金促進發展,無論這資金來自日本、中國或美國。

菲律賓跟定「一帶一路」,是因為搭上「親誠惠容」的便車,有好處沒壞處。當然,他也不拒絕其他國家的經濟援助,前提是不能影響菲律賓與其他金主的關係。加入特朗普也提出美國版的「一帶一路」,杜特爾特也會毫不猶豫的加入,但這種可能性已經被「美國第一」的口號踐踏得粉碎。

5、沙特主動對接「一帶一路」

沙特砸100多億美元購買馬爾地夫一座環礁的新聞,馬上被中沙650億美元合作協議的光芒所掩蓋。甚至連日本與沙特簽署的高額合作協議都相形見絀。提出把「一帶一路」倡議與本國的「2030年願景」對接,沙特是頭一份,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份。

當然,以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密切關係,不可能不注意到「中巴經濟走廊」帶來的巨大商機。一向眼光甚高的沙特重點選擇在高端製造業和金融業上合作,也是情理之中。更重要的是,沙特的「向東看」與印度的「向東看」有本質不同,前者要的發展,而後者至今仍沉浸在對抗思維中。沙特老國王不顧年高體邁,親自訪華,必然帶來示範效應,同時也映襯出印日等國拒絕「一帶一路」的偏激與短視。

結語

日方算計建立「菱形海岸線包圍圈」,陰謀遏制這個打擊那個,安倍給特朗普進貢1500億美元,最後反而被「燈塔國」耍個團團轉,還戴上了「匯率操縱國」的帽子,圖個啥?不如老老實實承認現實,好好搞搞經濟。安倍早就意識到印尼、越南之流在TPP和自貿等問題上根本無力協同日本向美方施壓,他也讚賞中國推進的RCEP,可保守立場卻限制其邁出關鍵的一步。

安倍出訪歐洲4國一無所得,中方卻連獲5場外交勝利

非要分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是脫離實際的愚蠢做法。敵人與朋友,再也不像過去那樣界限分明,用路人與夥伴來形容或許更加貼切。隨著「一帶一路」讓沿線國家越來越繁榮,這一戰略必然獲得成功。反觀日本非要隨著美國遏制思維的慣性起舞,其「鑽石構想」早已脫離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流,必然遭到無視。「一帶一路」完勝「鑽石構想」如今已是不爭的事實,這意味著中日爭奪亞洲主導權的牌局已經沒有懸念。而百年國運此消彼長的分界點也日趨清晰。(完)

註: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歡迎理性評論與科學指正。關注微信donatehour007,這裡有最另類最個性的國際新聞評論。「如需轉載,請登錄快版權獲取正版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探客 的精彩文章:

從「非法抗日」到「處決辱母者」:民意即自然正義
菲律賓示弱另有隱情:杜特爾特站著掙了200億美元
印度窩火又無奈!中方從2個方向出擊,力挺「一帶一路」
輸給中國男足並非末日,韓方有機會挽回200億美元損失
為擺脫醜聞影響,安倍拉上3個西方盟友向亞洲大國發難

TAG:海外探客 |

您可能感興趣

除了殲20外,歐洲從來不買中國飛機,但這款十年前出口歐洲美國!
中國在一關鍵設備方面將美歐拋下,歐洲最強只有隻有中國2.5%
張學良丟失東北後去了趟歐洲,獲得了一場大勝利,回國後人人稱讚
歐洲兩支9連勝球隊,德國提前出線,一隊卻仍可能出局
歐洲兩強8戰8勝沒提前出線,國足4負3平2勝竟還活著!
39歲後衛讓中超汗顏,一場比賽看出國足與歐洲差距有多大!
此國曾是歐洲最大最強國家,人口1.1億,最後被鄰國3次瓜分
歐洲唯一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女性只有32人,國家元首兩次道歉,望能建交!
歐洲一國家,三次支持日本侵華,後被大國瓜分,國內精英全被處死
此國被稱為歐洲的中國,歷史上曾遭到六次瓜分,亡國123年後才獨立
歐洲第二強國,世界排名前三,侵略完中國後,被肢解成8塊
世界10大最有錢王室,唯一上榜歐洲國家面積連上海的1%都不到
歐洲一小國,僅有幾十位女人,元首兩次向中國致歉
歐洲第一魔鬼主場,160場僅負5場,皇薩在此無勝,拜仁曾奪1勝
中國與歐洲第一次交鋒,11年後,一中國戰俘回國帶回一本奇書
該國被稱「歐洲乞丐」,拿了中國一百億,民眾至今感謝中國!
它是歐洲最窮的國家,中國曾援助它100億,後來卻這樣對待中國
100年前中國派14萬人到歐洲戰場,拯救了一個國家
歐洲一帝國欲侵略非洲一國,半個世紀發動兩次戰爭不得逞還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