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引以為傲的世宗大王有什麼功績,想廢除漢字卻遭到國人嘲笑
朝鮮世宗庄憲大王似乎是韓國最能拿出手的一個古代君主了,他是李氏朝鮮的第四位君主,名諱李祹,廟號世宗,明朝賜謚號「庄憲」,朝鮮加謚曰「庄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韓國人認為他對國家作出的巨大貢獻超乎古人,所以後世的韓國史學家通常都尊稱他為世宗大王,同時,他也被稱為「海東堯舜」。
堯舜是中國上古時代的有名賢君,世宗大王被冠以「海東堯舜」的稱號,可以看出韓國對他的敬仰。這位韓國的驕傲到底有什麼功績,值得如此大肆歌頌。
打擊倭寇
1419年5月,世宗在太宗的建議下決定東征。此次東征的目的是清除對馬海峽倭寇的侵擾。此次東征朝鮮擊斃700名,逮捕110名倭寇,並釋放了至少140名被倭寇抓走的中國人。朝鮮方面則有180人陣亡。1419年9月,對馬海峽倭寇首領平真盛被捉獲,對馬海峽的平氏倭寇承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
發明訓民正音
世宗大王之前,韓語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以漢字為書寫文字。但朝鮮古代社會等級森嚴。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多為文盲,世宗大王為改變這一現狀發明了韓文。
但是訓民正音的推行受到朝鮮貴族和文人的抵制,因為他們認為捨棄漢字就等於捨棄中華文明而成為夷狄之邦。 當時的士大夫就曾說,
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唯 蒙古、 西夏、 女真、 日本、 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歷代中國皆以我國有 箕子遺風,文物禮樂,比擬中華。今別作諺文,舍中國而自同於 夷狄,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累哉?」。
可見,當時把韓文看成了「螗螂之丸」,而漢字是「蘇合之香」。
直到1968年,韓國總統朴正熙才強行廢除教科書中的漢字,全部使用韓文。世宗大王在發明韓文500年後才派上用場。


※這國廢除了漢字學習,沒想到國民讀國家的歷史都看不懂
※外國有座宮殿,很像中國的故宮,到處都是漢字,國民想恢復漢字
※王傳福真厲害,不僅將車賣到美國,還「逼著」美國人學漢字,驕傲
※此國受中國影響最大,首都名稱有漢字,更名都改不掉
※韓國那些掛著漢字匾額的宮殿,但現在大部分韓國人都不認識這些字
※為提升民族自尊心,此國說要廢除漢字,如今連本國歷史都讀不懂了
※韓國國旗原有八個漢字,其內容被認為是他們的恥辱!至今還不承認
※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果敢,國人說漢語寫漢字!
※日本也想學韓國廢除中國漢字,可是做不到啊!
※此國本是中國人建立,後來為了臉面拒不承認,還廢除漢字
※韓國國旗上原有八個漢字,但是內容被認為是大恥,至今都不承認!
※漢字是韓國人發明的?韓國歷史又贏了!
※韓國國旗上曾有八個漢字,如今卻死不承認
※韓國拋棄中國漢字,就可以看出,這個國家是多麼的自卑!
※這裡住滿漢人,其用漢字說漢語,但這裡卻不叫中國
※皇太極曾在朝鮮立了一座七個漢字的功德碑,韓國人一直想抹去那段歷史
※廢除漢字後韓國人後悔了:連自家的國寶都欣賞不了,因為全是漢字
※不滿曾經的藩屬國地位,韓國廢止了漢字,現在卻後悔了
※韓國有塊石碑,只因上面刻著幾個漢字,被韓國人視為歷史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