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聶隱娘》磨鏡少年、漢代的活雷鋒負局先生以及蘇學軍

《聶隱娘》磨鏡少年、漢代的活雷鋒負局先生以及蘇學軍

《聶隱娘》磨鏡少年、漢代的活雷鋒負局先生以及蘇學軍



(《刺客聶隱娘》劇照)

聶隱娘磨鏡少年漢代的活雷鋒負局先生以及蘇學軍@許蠶


在認識蘇學軍之前,我對磨鏡人的印象主要來自於裴鉶的《聶隱娘》,在小說中,神通廣大的聶女俠玉手親點的丈夫,就是一個磨鏡少年。有一段時間,因為侯孝賢的電影,聶隱娘以舒淇精緻的面容出現於大眾的視野,很是紅火了一番,但片中的磨鏡少年卻不知為何變成了一個扶桑人,也就是日本人,這讓我頗為不滿,磨鏡少年怎麼能是個日本人呢?他應該是20多年前的蘇學軍那樣的漢人少年才對。


20多年前,在蘇學軍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受了表哥的影響,開始接觸並迷上了銅鏡,其中一項重要的工序就是打磨鏡面,所以當年的蘇學軍可算是一個標準的磨鏡少年。


磨鏡曾經是一份職業,遠在聶隱娘時代之前的漢朝,這份職業就開始出現了。《列仙傳》上說,吳地有一個叫負局先生的人,就是靠在集市上給人磨鏡討生活,磨一面鏡子收一文錢。

漢代一文錢的購買力雖然有時還不錯,但說到底也不是什麼大錢,可見磨鏡這一行並非是一個很有錢途的職業,直到聶隱娘所在的時代也還是如此。跟裴鉶差不多同時的劉得仁寫過一首《贈道人》,其中兩句說:「長安城中無定業,賣丹磨鏡兩途貧。」這位道長打了兩份工,又磨鏡子又賣丹藥,但依然窮得叮噹響。

《聶隱娘》磨鏡少年、漢代的活雷鋒負局先生以及蘇學軍



(蘇學軍磨鏡)


磨鏡雖然並非「定業」,但畢竟還能掙幾個小錢,所以直到清末民初,只要銅鏡還在使用,這一行就還有人干。但到了蘇學軍磨鏡的時候,鏡子的天下早已被玻璃統治,磨鏡就連一份職業都不是了,只能當做一項愛好。

蘇學軍打小對「古物」就有一種強烈的興趣,在迷戀上銅鏡之前,他 「愛好」 的對象是家裡的兩把椅子,在他爺爺小時候,這對椅子就已經很舊很舊了,但卻一直忠實地干著自己的本職工作,歷經百餘年,依然穩固如初,任孩童騎著它嬉鬧折騰,也不曾損折。蘇學軍覺得很奇怪,這兩把椅子,無論扶手,靠背,還是下面的腿,看上去不過就是幾根簡單的「棍棍」組合,怎麼就這麼結實呢?這對椅子深深地吸引了他,有時候會對著它們一動不動地琢磨好長時間,家裡人因此曾懷疑過他是不是個「瓜子」娃。


看了蘇學軍這麼個故事,你很容易就會明白他後來對銅鏡為什麼那麼痴迷。性格使然耳。因為這樣的天性,有一天,當他看到表哥拿著個古里古氣的「銅片片」把玩,就跑上前要了過來,這銅片片沉甸甸的,背面的紋飾異常精美,他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立即就沉迷到這個名叫「銅鏡」的物件中。


當時還是一個小學生的蘇學軍就這樣開始跟著表哥玩起了鏡子。過了幾年,他不再滿足於「玩」,於是拜表哥為師,開始了課餘的磨鏡生涯。


蘇學軍最初的關於銅鏡的知識和鑄鏡技能都來源於他的表哥,但他人聰明,肯琢磨,讀的書也多,沒幾年就有一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架勢了,舉凡制模打范,燒范熔銅,澆銅鑄鏡,再到打磨拋光,這些工序他樣樣精通,所以說在銅鏡這個領域,他是一個通才,比負局先生和磨鏡少年單純的服務業,範圍要廣得多。

《聶隱娘》磨鏡少年、漢代的活雷鋒負局先生以及蘇學軍


(蘇學軍作品)


但繞算如此,他想靠銅鏡這個行當混一口飯吃也已經不可能,靠它混一個聶隱娘那樣既漂亮又能幹的媳婦更是想都別想,所以他開始了別的營生,大學畢業後先是在工地上起早摸黑當技術員,接著當工長、項目經理,有了點資本和人脈之後,又開了一家公司,專營消防工程,他靠這個娶妻生子、買房買車,過上了像模像樣的城裡人生活。


磨鏡這一行雖然錢途不佳,但倒還是出過幾個異人,前面說的負局先生就是一位。負局先生當然不是一個真名,負是背的意思,局指的就是磨鏡的箱子,但先生卻是一個尊稱,說明他自有功德。原來這位老兄在背著箱子走街串巷的同時,還兼著一份醫生的職業,遇到誰家中有病人,他就拿出一種紫色藥丸給患者吃,藥到病除,很是神奇。

當然他的功德如果只限於此,倒也不值得流傳後世。幾十年後,吳地發生瘟疫,他挨家挨戶送葯,「活者萬計,不取一錢。」簡直就是漢代的活雷鋒,但他的貢獻顯然又比雷鋒大,所以在後人的記載中,他就成了一個神仙,比雷鋒的偶像待遇要高很多。

《聶隱娘》磨鏡少年、漢代的活雷鋒負局先生以及蘇學軍



(蘇學軍給小學生講解銅鏡發展史)


聶隱娘嫁了的磨鏡少年或者也算一位,他雖然據記載並無「他能」,但既能被女神相中,想必自有長處,只是俗人眼拙,看不出來而已。你看曾經也是一個磨鏡少年的蘇學軍,現在就越來越有成為異人的跡象。


蘇學軍的異體現於他的堅持精神,自少年學鏡到現在的20多年間,他從未放棄過鑄鏡。我與蘇學軍初見是在一次公益活動中,那天路邊學社要捐一批書刊,王立峰組織了十幾個志願者前來我的辦公室,幫忙分類打包,其中就有蘇學軍。但當時人多,他既不是美女,又不是名流,我對他的印象就比較平淡,不過隨著交往的增多,我對他的印象不但越來越深,而且已經很有些佩服他了,別的不說,但就這一份20年不間斷的執著,就不是常人所能辦到的。


長安米貴,居大不易,想在西安城裡置辦上一個鏡坊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蘇學軍把自己的古徵鏡坊一直都放在老家,每當周末,他就驅車返鄉——他的鄉在澄城縣城關鎮鎮基村,離西安約180公里——套袖,扎裙,打范,鑄鏡……


如今鑄鏡,方式很多,用得最多的當屬翻砂法,簡單,高效,但做出來的鏡子粗糙臃腫,且鏡面蜂窩麻面,絕非蘇學軍想要。他所採用的是傳統的范鑄法。既名為「范鑄」,可見「打范」就是其中一個極其關鍵的環節了,極其重要的往往也是極難把握的,土細了紋路清晰美觀了,但透氣性不好,土粗了透氣性好,但紋路又糙了,土的粗細程度全在「醋適量,鹽少許」的拿捏感覺上,得失寸心知。想當年蘇學軍可是經過一連幾爐幾爐的全部報廢,才熬過這一關的。


在歷經大小一百多道工藝流程後,一面銅鏡終於新鮮出爐,再然後的工作就是磨鏡了。蘇學軍先抄銼刀,再用砂紙,就這麼磨啊磨,磨啊磨,磨靜了心緒,也磨走了光陰,少年磨成大叔,鬢角磨出白髮,但那一面一面的銅鏡卻越磨越美了,堪稱精工良作,讓人愛不釋手,觀之即欲據為己有。

《聶隱娘》磨鏡少年、漢代的活雷鋒負局先生以及蘇學軍



(許蠶在蘇學軍鏡室)


最近,我曾到蘇學軍位於咸陽的鏡室作客。室中靠牆一排竹製鏡架,上面陳列著二十多面精美的銅鏡,另有幾面大鏡藏於楠木盒中,那是他的代表作。他套上白手套,從盒中將銅鏡逐個拿出供我觀賞,小心翼翼,如執聖物,其中一面八角鏡,名為「尖八角花鳥鏡」,尤為出彩,甫一出盒,即令我眼前一亮。


蘇學軍對銅鏡的歷史沿革浸淫頗深,舉凡銅鏡表面的圖案寓意,銅鏡背後的時代特徵,如這串葡萄體現了西域文化與漢文化的大融合,那隻怪獸四仰八叉代表了唐朝的開放心態,等等等等,皆一一娓娓道來,聽之令人入迷。所謂一鏡雖小,也可千古,當此時也,你就不由得要為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鼓掌叫絕了。


我所知道的磨鏡人中,最著名的一個叫列文虎克,這個荷蘭代爾夫特市政廳的看門人,一生磨製了500多個鏡子,只不過他磨的不是銅鏡,而是玻璃制的放大鏡和顯微鏡,他依靠這些鏡子,發現了微生物,最早紀錄了肌纖維和微血管中的血流,對人類社會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蘇學軍的成就當然跟列文虎克沒法比,但他自有他的價值。列文虎克在他磨製的顯微鏡里照見了人類從未曾見過的世界,蘇學軍則用他磨製的銅鏡讓我們重溫了人類曾經有過的文明。探索未知的世界誠然可貴,但重溫傳統也是我們必須的功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蠶歷史隨筆 的精彩文章:

從「刺死辱母者案」看基層治理問題
權錢交易大師:袁世凱的銀彈和斯大林的紅包
李世民和馬周:君臣之間能產生真正的友誼嗎?
楊過、風清揚、蔣介石,這些牛叉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
被「印度大師」忽悠,李世民亂吃藥病情惡化,壯年去世

TAG:許蠶歷史隨筆 |

您可能感興趣

道醫學堂丨歷代道醫記傳之曾亨、白石生、負局先生
希拉里勝負局 女性領導人的艱難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