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IBM如何在雲計算上追趕AWS、Google和微軟?

IBM如何在雲計算上追趕AWS、Google和微軟?

IBM如何在雲計算上追趕AWS、Google和微軟?

與所有人合作的理念支撐著IBM最新的雲產品和服務。這家公司上周宣布要與各種合作夥伴一起,將其技術應用於從多雲和混合雲方案,到物聯網和移動設備管理之中,企圖超越行業的傳統邊界。通過這些行動,IBM希望利用其在業務方面的傳統優勢,讓自己區別於公有雲的主要玩家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Google雲。

IBM在InterConnect上推出了一堆新的雲產品,其中最有趣的是幫助其客戶與多個雲服務提供商(IBM作為「雲代理」)合作,以及利用IBM Watson人工智慧技術幫助客戶從數據中獲得更多的洞見。比如:

IBM Cloud Product Insight,幫助IT員工管理如何使用各種雲環境,然後獲取開發產品所需要的數據。

Digital Business Assistant數字助理,主要用在監視多個雲平台的複雜情況,提醒用戶採取行動,還有從過去的互動中學習,然後提供處理建議。

Cloud Automation Manager,按IBM的說法這是基於Watson的虛擬顧問,用於輔助決策,和通過自動配置、編排來管理多雲環境。

IBM如何在雲計算上追趕AWS、Google和微軟?

IBM以Watson為基礎的雲產品,是在傳達一個強烈的信息,讓競爭對手認識到雲對它有多重要。IBM曾投資了混合雲,雲安全,雲管理和雲代理公司,比如它在2015年收購的雲代理公司Gravitant。

另外,雖然對IBM的用戶來說,推出新的「Flex」雲存儲產品價格低,很有競爭力,但IBM的真實意圖是旨在與AWS和微軟的Azure競爭。

IBM所說的是,首先將數據放在雲端是獲得分析能力的途徑,特別是如果能把數據與Watson的智能功能結合在一起。所以它會推廣超級便宜的存儲產品,把數據放到雲端不會付出太多代價。這也是在說,IBM願意參與競爭,願意進行創新,不怕與競爭對手正面較量,而不僅是提供存儲這麼簡單。

IDC雲平台和開發者服務研究經理Larry Carvalho表示,低價不是IBM想在雲存儲上解決的問題。因為存儲只是雲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有效的高端服務(如資料庫抽象和數據採集工具),成本優勢也無濟於事。 「如果與像Watson這樣的差異化產品一起打包,成本會有更大改善,但單靠存儲成本降低不會有什麼改變。」

就像公司CEO羅睿蘭喜歡說,「數據是未來的自然資源」,而關鍵是對數據進行提取,獲得有附加值的信息。

她還說:「我們與其他人的看法截然不同,我們認為價值在於洞察。有人認為,所有這些數據的價值在於找到它,並並行分配。在很大程度上,這就是在對數據作商品化,有些人還稱其為數據民主化。但這不是我們想做的。我們是要幫助用戶獲得競爭優勢,也就是獲取數據,然後更重要的,用數據優先的架構,獲得屬於自己的對數據的見解。」

但對於IBM與強勁且成熟的雲計算對手(AWS,Azure和Google雲)的競爭,也不容樂觀,甚至它發布的產品是否會驚起波瀾也不一定。各家總是在推出新功能,所以IBM很可能不久就會淹沒在其它廠商的產品之中。比如雷鋒網曾報道,Google在半個月前的雲計算大會上就宣布了100項更新,相比之下IBM還是很克制。

IBM在Watson中有一些相當獨特的東西,但它或許只能提供短期優勢。智能分析、AI、機器學習已經是,或者將成為亞馬遜,Google和微軟產品的標誌,業界也通常將IaaS的競爭視為圍繞這三家供應商的 競爭(在國內市場的阿里是個例外)。

鑒於IBM在企業市場上的巨大歷史優勢,許多人認為,IBM的解決方案應該著力於讓大客戶能更輕鬆地向雲端轉型,能夠運行和管理混合環境(使用傳統數據中心和雲環境)以及多雲場景(從各家提供商購買雲服務和容量)。這也是IBM Cloud Integration承諾的解決方案。

為了展示市場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它引用了IDC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其中預計到2018年超過85%的公司會採用多雲架構,這樣也就需要很好的工具來整合這些數據。

有人看好這種做法,因為大公司在這些傳統系統中投入了大量資金,而且現在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IBM採取的是一個相對進取的立場,想將所有傳統的東西都一齊帶到新環境中。

IBM採用混合雲解決方案,這也反映了IBM在根據客戶的需求,發揮自身的優勢(和傳統收入來源)。 混合雲是與AWS相比,IBM最核心的價值主張,特別是在普遍鼓吹未來是公共雲的天下的環境下。

IDC的Carvalho認為,對於將外部工作負載移動到公有雲,同時將某些工作內部部署的這種觀念不要太吃驚,因為很多企業就是這麼想的。而這取決於IBM是否願意支持非IBM的公有雲,比如AWS和Azure。這樣看來,IBM最近雲產品最大的成就,就是提醒競爭對手和客戶不要將自己排除在市場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用激光消除導彈的「蜻蜓微型無人機」來了
富國銀行欺詐醜聞後有了大動作,13000台ATM機實現無卡取款
英國初創企業研發「蜻蜓微型無人機」,能用激光消除導彈
HTC將成為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遊戲電影玩家一號官方VR合作夥伴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追趕Google、Facebook,微軟建立人工智慧實驗室
[多圖]回顧Android一直怎樣在速度上追趕iOS
esee曹曉蕾XFULLOF|追趕時髦有態度
追趕iPhone 8!vivo或將國內首發屏下指紋識別
Google正在追趕小米的路上狂奔!
Anitama新聲:有人正在追趕我
網紅博主都在追趕的新一代美容online celeb
蘋果iPhoneX追趕三星S8?都輸給這個國產手機!
蘋果過度關注iPhone:Siri從行業領先者變成了追趕者
Python這麼熱,要不要追趕 Python 的熱潮?
蘋果在追趕著安卓?取消Touch ID,蘋果在這點將超三星!
追趕Intel/三星!大陸14nm工藝大躍進:明年量產
英雄聯盟MSI:閃電狼辛苦追趕,還是輸給TSM比爾森一人!
廣告營銷明星代言只服OPPO和vivo,華為小米正在追趕,最慘的是它
追趕亞馬遜 傳沃爾瑪擬收購在線男裝零售商Bonobos
高通發文嘲諷蘋果:iPhone一直在追趕 安卓從未被超越
國產廠商追趕乏力?iPhone仍佔80%高端手機市場
NBA5大二當家:庫里追趕科比,6奪MVP者封王
追趕GDP的達康書記,為什麼在戰狼2里用打殭屍的A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