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該醒醒了,學區房註定是個坑

該醒醒了,學區房註定是個坑

從這些想通過買一套學區房


實現「階層晉陞」的中產階級身上


找不到一絲一毫對未來樂觀的希望

該醒醒了,學區房註定是個坑



作者 駱軼航


什麼時候,「好房子」的定義又變了?


作為從童年到成年伴隨著中國完整改革進程的一代人,我們當中很多人的住房環境也在改變著:從1980年代的胡同平房和簡易筒子樓,再到1990年代六層的蘇式居民樓或高層塔樓,再到2000年之後更大戶型的現代公寓商品房住宅。我想,如果接下來再來一次消費升級的話,應該往聯排別墅的方向走了吧。


但我應該一時半會兒買不起連排別墅了,就是想買一套面積大點的普通民宅,也難上加難。在北京,房子已經變成了價格極其昂貴的商品,而且現在也幾乎貸不到款。


京師房貴,居大不易。中國城市資源和區域發展極不均衡,政府土地財政的依賴度太高,高財富凈值人群的聚集效應,可投資的優質資產種類太少,資產泡沫和一切有形資產的金融槓桿化……這些都讓生活在北京變得不堪重負。一個人對北京寄予了多少夢想和野望,TA也必定要在這個灰濛濛的城市裡,為這些夢想和野望付出相應的價格。


但人們仍有理由追求居住得更舒適、更體面。

直到「學區房」這個怪物的出現 ,我發現過去對「好房子」的認知都脆弱得可笑。什麼?你那個六環外的140平米複式三居室也配叫好房子?


他們眼中的好房子,在三環甚至二環以內最擁擠的路段,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單價在15-20萬元人民幣每平米之間,普遍建成在1980年代甚至更早,沒有物業管理,公共設施年久失修,垃圾遍地,樓道里貼滿了小廣告,雜居著京城土著的大爺大媽和群租的打工族……他們認為這是好房子,理由只有一個:它靠近教學質量較高的重點小學和重點中學,是「學區房」。

該醒醒了,學區房註定是個坑



甚至,出現了15平方米售價超過300萬的學區「過道房」這種奇葩,猶豫一下就被搶走,搶走了的還不能保證落戶,落戶了也不能保證被電腦「劃片」到重點小學,但還是有人願意賭一把,冒著打水漂的風險,花300多萬甚至更高的價格買一個砸在手裡的庫房或過道。

因為他們「愛」他們的孩子,希望孩子受到質量最高的教育,被劃片到重點小學,然後直升重點初中,再考上重點高中,再考上985頂級高校,再上研究生,再找到好工作……


然後,還是買不起下一撥的學區房。


他們都掉坑裡了,還渾然不知。


用買一套天價雞窩「學區房」的辦法,試圖鎖定一個重點小學的電腦派位名額,這是千斤撥四兩。


學區房買了,產權交割一旦完成,就是不可更改的事實。但北京中小學的就近入學政策和電腦派位的方法,那可是說變就能變的,學區劃分屬於行政辦法,不需要立法通過。再說對北京這麼一個資源高度集中的超級城市來說,政策就是用來隨時變的,變則通嘛。


政策通了,買了學區房的就想不通了。


那些從2007年以來經歷了前後不下10次房地產調控政策「說變就變」的人,居然敢相信學區劃片和入學標準的政策不會變,這是真的不把教委當衙門啊。近期北京市教委明確「過道學區房」不具備入學資格條件,這已經讓花幾百萬買了一個過道的人把這10多平米的大雜院小窩棚砸手裡了。「學區房價格永遠漲」,這過道已經沒學區房功能了,您再轉手賣個高價給我們瞧瞧?


道理一樣,今天教委能一句話勾掉了過道房的就近入學資格,明天它能不能再下一道聖旨,把落戶時間不超過3年,經實地考察沒有實際居住的學區房入學資格也都給勾了?後天它能不能把出生原始戶籍地不在該學區的所有學齡兒童的入學資格都給免了?


你覺得不可能?5年前你想過北京出台政策限制購買第三套商品房么?你想過外地戶口在北京不交滿5年社保,連買房的資格都沒有么?


市場化的商品房交易調控尚且如此,更別提本來就屬於行政管理範疇內的九年制義務教育資源的分配了。


衙門的執行力比搶學區房的中產階級們的想像力強多了。教育部剛發布了《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在「學區房」問題突出的地方,穩妥推進多校劃片(隨機搖號、派位)。


所謂「多校劃片」,就是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至每個片區,確保各片區之間的教育資源大致均衡。這也就是說:一個小區將對應多個小學和初中——包括臨近片區的小學和初中,買了學區房的家庭,也不能確定到底能上哪個學校。


那些買了和平里過道房,想借著這個上安外三條小學,六年後順風順水升一七一中學的家庭;那些買了和平門半間平房,指望著靠這個將來讓孩子升實驗一小和師大附中的爹媽,你們算算你們這個夢這下打了多少折,你們買的那個窩棚的價格,又打了多少折。

該醒醒了,學區房註定是個坑



學區房是最容易成為消息房和政策導向房的房產,只是你不知道消息哪天傳出來,政策導向又在哪天改變了你的命運。


您再算算還有多少貸款要還,再想想您在公司裡頭,身邊那些1990後出生的渾身是勁兒的小孩兒們,還有您的經理和總監們看著您那一副為了一套學區房那神神叨叨中年危機的樣兒,極其不耐的眼神。再想想公司的裁員計劃和您年終的performance review。您不好好工作,不好好健身,不好好晚上陪著孩子講故事做親子益智遊戲,不帶著孩子出國旅遊兩圈見見世面,您一天到晚心事重重,拉著張臉,焦慮萬分,心思都在換一套又破又舊又小的學區房上了,您說這是為了後代的長治久安,誰領您的情呢?


重要的是,用「有了學區房就有了一切」的執念,賭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未來,這是聰明人的做法么?



「你不買是因為你買不起,」很多人這麼說。


「學區房買的是圈子和資源,是下一代階層的門票」,很多人這麼說。


一個中產階級家庭,賣了郊區的大房子,節衣縮食加貸款,買了三環內一套破舊不堪的學區房,資產就增值了,就晉陞了一個階級了,變成富豪階層了,孩子就變成「富二代」了。這簡直是對「富豪」這個詞的重新定義。


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因為父母買了學區房,很幸運地被電腦劃片到了重點小學,有了頂級的教師和教學資源,身邊有了更好的同學,尤其是有了一些真正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同學,就進了一個更「高級」的圈子,階層晉陞就指日可待了。


有這種幻想的中產階級家庭,恐怕大多數是本世紀初享受到了「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的紅利,從二三線城市負笈來京,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甚至留京戶口指標的人。他們在10多年前靠自我奮鬥和歷史的進程完成了第一次階層躍升,接著想再發揮一下當年什麼苦都能吃,什麼空都能鑽的精神,通過一套學區房,把寶押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讓孩子擠進一個上流的學生圈子,準備完成從中產階級到「上流社會」的階級晉陞。


可他們有一點忽略了,那就是他們並不熟悉的、北京特有的圈層分布和文化。這讓他們「買學區房買的是圈子和資源,是下一代階層的門票」的臆想變成了妄念。

該醒醒了,學區房註定是個坑



歷史上的北京城沒有「中間階層」,這個特點至今在三環以內的北京市區里,仍然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我小時候在東四五條的姥姥家長大。作為1930年代置下的產業,我姥姥家是附近幾戶唯一獨門獨院的,其它的差不多都是雜院,一個院落被搭建的各種矮房和棚戶分割得七零八落,住著好幾戶人家。只要這些胡同不拆遷,這些人就永遠是院子里的土著居民。小時候我們就知道,東四四條到八條的這幾條胡同里,住著幾個在職或離休的副部長、部長和副委員長。但他們的朱漆門戶緊閉的宅第和那些沒地方下腳的大雜院,往往就一牆之隔,部長出了自家院門,就能看見對面雜院門口的老胡同串子扇著蒲扇侃大山。


後海附近也是如此,後海南沿的狹長鬍同里,總有那麼幾戶深宅的院牆上是布著鐵絲網的,可旁邊走兩步就是一個小門雜院。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三里河附近的中直機關宿舍樓附近,高幹家屬院向右拐兩百米,一片破落的平房胡同別有洞天。

該醒醒了,學區房註定是個坑



他們都在同一個「片區」,理論上都會被「劃片」到同樣的幾所小學和中學。北京城區的階層分布很難以社區的形式劃分,這是北京特有的「地緣政治」。


所以,北京從來不缺「貴族學校」,比如海淀的八一學校和一零一中學,西城的四中和八中,東城的景山學校和史家小學等,但這些學校在以「共建」的名義招收特定渠道的學生之外,也幾乎無一例外地就近「劃片」,同時招收土著居民的後代,幾十年來一直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北京又沒有真正公立的「貴族學校」。


我的一個小學同學,最近在同學群里很高興,她的女兒劃片上了史家胡同小學,教學主任正好是當年帶我們的年輕班主任。史家胡同小學是東城區的優質學校,但我這個同學並沒買學區房,她從小住在附近的胡同里。


類似這樣的生源,佔了至少一半以上。那些準備用一套學區房讓孩子上史家小學的家長,要做好的心理準備是:你的孩子進的那個「圈子」,裡面有達官顯貴和央企老總的孩子,也有土生土長的胡同串子的後代,後者的數量比前者多。


重點學校內部的隱形「北京摺疊」,恐怕是很多從未經歷過北京義務教育的人們認知範圍之外的。


你的孩子在學校里跟誰交朋友?是跟院士的兒子還是跟部長的孫子,再或者是跟附近筒子樓里開複印店的小業主的閨女,你做得了主么?你倒是可以跟孩子說「要跟XXX交朋友,不要理XXX」,可你真的這麼做了,孩子一定會聽么?真的這麼教育孩子,那麼跟我們上一輩的大多數父母又有什麼區別?


而且不排除真的有家長是希望靠孩子當敲門磚,進了家長的微信群,然後挨個給那些有點「來歷」的父母們發微信好友請求的。人家在忙著官場晉陞和往前走,您在忙著還學區房貸,你們的人生交集是什麼?就算人家通過了你的微信好友請求,你給人家的朋友圈點了180個贊,你們真的能成朋友?

該醒醒了,學區房註定是個坑



中國這一代10多年前催生出來的「中產階級」,一直指望在歷次社會利益分配的時候,讓那些更底層的人當分母和炮灰,自己逃出生天,跟既得利益階層一起享受勝利的果實。他們本來有能力推動更多的社會公正,但一次次地冒著被既得利益者犧牲和拋棄的危險,淪為了既得利益者的幫凶。在學區房這個問題上,他們再一次暴露了這個問題:用孤注一擲購買天價學區房的方式,將擠進一個更高階層的概率提高個1-2%,並為此無怨無悔。


作為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我身邊就有各種童星、改革開放後暴富的第一代商人的貴公子和外交部子弟等各色同學。同一個學校,有「你懂得」的關係戶,也有富得流油的贊助生,但大多數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好學生。但是,「好學生」在重點中學學壞的也不少,抽煙打架打劫的也都有。但是那些階層和生活環境跟你完全不是一個圈子的,基本上最後也是路人。


即便你的孩子上了中關村三小或人大附中,也幾乎不太可能跟李雙江的寶貝兒子李天一成為好朋友,你也根本不可能跟李雙江稱兄道弟——儘管如果李天一不作惡被勞教的話,這一切可能都是你夢寐以求的。


另外,可能真有人忘了去年中關村二小的校園霸凌事件了——那可是著名的學區名校啊。中國所謂一流「名校」的教育高地,呆過的人心裡多半都清楚,沒你想像得那麼高。


那些覺得買了學區房就買到了一張通向「上流社會」的門票的人,到了小學升初中再次「派位」的時候就發現了,在通向那屈指可數幾所重點中學的道路上,真正「上流社會」的孩子們,是不會給你的孩子當升學比例分母的。而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到時候就是分母的一部分。



說到最後,還是得說那些指望著買一套學區房脫胎換骨的「中產階級」,骨子裡對自己是有多絕望,對自己能賦予孩子的家庭教育和人格養成,是有多不自信。


當你糾結在只有學區房才能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並且一路順風順水地獲得更好教育的時候,你的孩子已經不可能獲得更好的教育了。


為什麼那些掌握資源和社會話語權的家長通常能讓孩子在教育和職業上有更好的前途?除了權利的尋租和輸送之外,更多的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像李天一那種混蛋的例子,是家庭教育徹底失敗以致於優質的學校教育徹底無濟於事的個案,也是「學區」教育迷信的典型反例。


為什麼同一個學區、同一所重點學校,就近劃片入學的很多土著居民後代,在日後的高中和大學升學考試中處於競爭劣勢的可能性仍偏高?除了社會資源的缺乏之外,家庭環境對教育、修為和人格養成的影響,都在裡面呢。很多人都在強調同等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可是同樣的學校教育質量下,家庭教育的優劣,往往成了家長們本能逃避的話題。


家庭教育,這原本應該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優勢,這一代中產階級父母差不多證明了自己在智力和教育程度上的能力,是知識改變命運的一代。但很可惜,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的知識已經在上一輪的階級晉陞中消耗得差不多了,沒法繼續改變自己的命運了。


絕非偶然,這一代中產階級父母當中的很多人正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面:年近不惑,剛還完一套房的房貸,疲於應付育兒和長輩醫療,知識儲備久不更新,職業技能和競爭力逐漸退化。在經濟下行的波動期內,他們是裁員或變相強制退休的優先考慮對象。


正是這麼一群人,正在積極買學區房。學區房背後的下一代教育和階層晉陞機會,加上房子本身的增值空間,是他們未來人生的唯一指望。


他們不相信自己在事業上還能更進步,不相信靠知識和智慧還能帶來自身和後代命運的改變,不相信做一些符合志趣的事能帶來財富和精神的雙重自由,甚至不相信住在一個更體面舒適的大房子里是一件重要的事,他們只相信學區房是下一代命運和前途的保險箱,是財富增值的保障。就算經濟崩盤百業凋敝,房價也會繼續漲,學區房也永遠日不落。


這是一種孤注一擲的信念,是相信這個世界的一切都不會變得更好,相信自己的無能為力,只有房子是個例外。


學區房未必能真的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但卻有效地控制了父母的無力感和焦慮感。這一代中產階級,終於在他們步入中年的時候,活成了他們父母當年的樣子。

該醒醒了,學區房註定是個坑



別人家的孩子,被中直機關或央企工作的父母安排參加企業贊助的暑期海外夏令營,被北大和清華當教授副教授的爹媽帶著走訪院士、經濟學家和企業家。而那些背了一大筆貸款買了一套學區房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全家出國旅遊的預算被壓縮了,看電影聽講座的預算被壓縮了。他們不理解為什麼自己家從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換到了一套不到60平米的小房子,或者是為什麼買了一間完全不能住平房,每天自己要在同學們還賴床的時間就出門奔波幾十公里去上學。他們的父母每天耷著一張心事重重的臉,幾乎沒有業餘愛好,不健身也不讀書,還經常絮絮叨叨地告誡他們:我們費這麼大勁,花了那麼多錢,讓你上了這麼好的學校,你可得努力啊。


這一幕何其熟悉。這根本就不是階層晉陞,這是昨日重現。


當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已經無力通過自身的家庭氛圍和教育感召和影響孩子,當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已經不再相信自己的言傳身教能成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從這樣的家庭身上,我看不到任何「階層晉陞」的跡象。


此之學區房,彼之砒霜,只是毒性發作的時日後會有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中新合作進入「新」階段,伊利大洋洲投資成最顯著成果
他們蓋了「最美回遷房」美哭網友,如今卻遇到了新問題
中韓汽車之戰,或將快現結局
今天,央行發出重要信號!房價腰斬一次會怎樣?
錄取率比斯坦福還低的大學,居然給了這個種生菜的農民一張高分PASS卡

TAG:中國新聞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醒醒,夜深了可是你還得繼續學
有這6個條件,你還是單身,真的該醒醒了
醒醒,該起床結婚了。
狗哥快醒醒,醉成這樣了都叫不醒
那些七夕出租自己的人,醒醒吧
關於婚姻的三個問題,男人是該醒醒了!
醒醒,醒醒,你不能死啊!
汪峰抱愛女醒醒被拍,小臉方方,醒醒真是隨爹長了!
執著了這麼久都沒結果,是該醒醒了
醒醒终于「醒」了,有点国际章的意思啦!
這種東西天天吃,吃多了竟會致脫髮?該醒醒了!
還在打麻將的城步人,你們該醒醒了『窮』你們怨不了誰
江湖已經變了,哥你該醒醒了
你明天的模樣由今天決定,胖子們該醒醒啦!
騷年醒醒,咱別做夢了!
醒醒吧,這樣的男生你擁有不了
親愛的,該醒醒了
醒醒吧姑娘們,那些說「別怕,我一直在」的編劇都是瞎編的
醒醒吧,按部就班不是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