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舍寫《駱駝祥子》孕育於濟南

老舍寫《駱駝祥子》孕育於濟南



老舍寫《駱駝祥子》孕育於濟南


路郵局前的洋車夫


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老舍的成名作與得意之作。1936年老舍在青島寫完這部小說擱筆時,自己也十分得意,稱它好比京戲中「譚叫天唱《定軍山》」。《駱駝祥子》雖誕生於青島,若說到素材的積累,人物的醞釀,卻是始於濟南。老舍到濟南後所發表的幾篇散文與小說中,都曾寫到濟南的洋車和洋車夫。短篇小說《黑白李》里車夫「王五」的形象,已有了後來長篇小說中「祥子」的雛形;而《黑白李》則是由《大明湖》脫胎而來。


上世紀30年代的濟南被稱為「洋車夫之城」


老舍初到濟南,一走出火車站,首先碰到的濟南人,是濟南的「駱駝祥子」——洋車夫。其後老舍在齊大教書,平素接觸最多、印象最為深刻者,也是這些拉著洋車滿大街跑的濟南「祥子」們。


濟南的人力洋車,俗稱「東洋車」,於清末民初由日本傳入中國。清末濟南開埠,城市人口劇增,民族工商業崛起,運輸業興旺發達。濟南周圍四鄉八縣,日子不好過的農夫們,紛紛湧進城來,混口飯吃。這些青壯年農夫,多不識字,無一技之長,唯有一身筋骨力氣可賣,賣苦力「扛大個」或做搬運車夫,便成了不二選擇。先是土車夫,獨輪車、毛驢車車夫,而後即為洋車夫。

濟南最早出現人力洋車,約在民初,當時還是只有達官貴人才可享用的奢侈品。據記載,1916年山東督軍兼省長張懷芝就不坐八抬大轎,改為騎馬和坐「洋車」了。其手下的廳長、科長們也有自己專用的「洋車」。而至上世紀30年代初,老舍到濟南時,作為一般市民出行的代步工具,人力洋車已是滿大街跑了。當時濟南約有30萬人口,據說其中洋車夫就有八九千人之多,因而被《西行漫記》的作者美國人斯諾稱為「洋車夫之城」。


老舍在齊大教書時,濟南已有官辦客運汽車,但其運營僅限於濟南城裡,並只有短短一條線路,即從院前大街開到二大馬路。而齊大校園及老舍寓所均位於城外南關,故無緣無福享用之。因此但凡外出,進城購物或會友什麼的,別無選擇,只有雇洋車。而且老舍是個大忙人,除教書寫作外,還時常有社會團體來邀請前去發表演講。四處奔波趕場演講,自然也只能是洋車來洋車去。由於經常坐洋車與洋車夫打交道,老舍於此,顯然是有許多觀察和親身體驗的。


老舍為濟南的洋車夫「要高價」喊冤


老舍到濟南後所發表的幾篇散文中,如《一些印象》、《一些印象(續一)》、《路與車》等,都寫到濟南的洋車和洋車夫。


《一些印象》是篇幽默小品。寫的是老舍初到濟南,剛一走出火車站,便被一群洋車夫圍上來,你爭我奪搶生意。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洋車夫們很快看出客人的文人窮酸相。於是一名洋車夫把先前搶到手的行李又一把扔下車來;而另一名洋車夫則氣哼哼地駕車碾過地下的皮箱,揚長而去了。幸虧前來接站的齊大代理校長林濟青,雇了輛洋車及時趕到,才替頗為尷尬的老舍解了圍。

不過,老舍這裡說的洋車夫,還不是人力洋車夫,而是馬拉轎車夫。馬拉轎車也是一種洋玩意,於清末由歐美傳入中國,濟南人稱之為「洋馬車」。這種洋馬車是人坐在車廂內,車廂四面鑲有玻璃窗,車廂兩側各有車門。車廂後邊還有個平台,可供放大宗行李之用。因此兩種洋車相較,若論擋風遮雨,冬暖夏涼,豪華舒適,那還得說是洋馬車。老舍來濟南,正值盛夏,冒酷暑而來,又帶著行李箱,汗流浹背,步履艱難,所以便想雇輛洋馬車,而非人力洋車。而林濟青則與老舍不謀而合,為表尊重之意,遂事先電話預約,向車行雇了一輛洋馬車前來接站。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即當時齊大正在放暑假,洋人們都放假旅遊去了,林氏無法借到更為豪華氣派的小轎車。


《一些印象(續一)》寫的就是人力洋車了。文中老舍寫了濟南府城內街道馬路的擁擠狹窄,胡同小巷中石板路的凹凸不平,以及自己坐洋車走過的體會。老舍在文章中奉勸坐洋車諸君道:「坐車的姿勢也請留神研究一番,你要是充正人君子,挺著脖子正著身,好啦,為維持脖子的挺立,下車以後,你不變成歪脖兒柳就算萬幸。」接著又提醒說:「請要留神,車子忽高忽低之際,你也許有鬼神暗佑還在車上,也許完全搖出車外,臉與道旁黑土相吻。」文章末尾老舍則筆鋒陡然一轉,為濟南的洋車夫漫天要價而喊冤。說道:「末了,人們都說濟南洋車的價錢太貴,動不動就是兩三毛,但是,假如你自己在這種石路上拉車,給你五塊大洋,你干不得幹不了?」


以上兩篇文章均寫於1930年,老舍初到濟南之時。《路與車》則寫於1933年,文中少了些幽默、誇張之詞,多了些嚴肅、寫實之感。老舍在《路與車》中先寫了濟南的市容道路,西門外洋式建築的商埠與寬闊平展的馬路,府城內的小街小巷與高低不平的碎石或石板路。隨後寫到,府城裡的商店鋪面雖小,買賣也大,但因是歷史悠久的老字號,反倒比商埠還熱鬧,生意還要好。不過,這可苦了行人和車夫們。汽車走不開,小車推不動,行人擠不過,洋車撞南牆。每逢有大人物路過,汽車喇叭一響,巡警手中的棒子一指,便常常使行人、自行車、洋車、小車全跌滾在一起。


「駱駝」與洋車夫,蘊含著一個傳奇故事


由於有了這許多親身體驗,洋車夫便也走進老舍的小說。

老舍在濟南創作的幾篇小說中,如《眼鏡》《柳家大院》《黑白李》等,也都寫到濟南的洋車和洋車夫。《黑白李》中寫了一個在李家拉包月的洋車夫名叫「王五」。車夫王五來自農村,臉上有塊小時候被驢啃而結下的疤。有意思的是,《駱駝祥子》中的「祥子」,臉上也有一塊幼年在家鄉遭驢啃而結下的疤。由此可見,早先短篇《黑白李》中的車夫王五的造像,已有了後來長篇《駱駝祥子》中祥子的雛形。而短篇小說《黑白李》則是由長篇小說《大明湖》脫胎而來。《大明湖》手稿焚毀於上海「一·二八」戰火後,老舍無意重寫,其後即憑記憶從中抽出若干情節,寫成短篇《黑白李》與中篇《月牙兒》。據此不難想見,長篇小說《大明湖》中必也寫到濟南的洋車夫,而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當比《黑白李》中更為豐滿。


這些資料足以表明,《駱駝祥子》雖寫於青島,而其孕育則始於濟南。老舍在濟南看到並接觸了太多的洋車夫,幾乎每天都與這些賣苦力的祥子們打交道。老舍對他們的身世經歷、舉止喜好,已經爛熟於心,早就想寫寫這些掙扎在社會最底層的苦人們了。可是,要寫成一部長篇,似乎還缺點什麼,缺少點傳奇色彩,缺乏一個具有象徵意味可稱「書膽」的東西。恰在此時,京城舊友齊鐵恨來訪,飲酒閑聊中,向他講了一個北平洋車夫被抓壯丁夜間逃跑時順手牽走三匹駱駝的故事,一下觸發了老舍的靈感。「駱駝」之于洋車夫,不僅蘊含著一個傳奇故事,無疑也是一語雙關。


洋車與洋車夫的出現是中國近現代城市客運的一個顯著標志。


伴隨城市客運的現代化步伐,昔日兩個輪的人力洋車,已演變為如今四個輪的出租汽車。從這個意義上說,今日開出租手握方向盤的的哥的姐們,也是洋車夫,也可稱作咱們濟南的祥子們。他們不是也在演繹一個現代版的「農民進城」的故事嗎?不是也在為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洋車」而奮鬥嗎?當然今日的哥的姐們的知識和眼界,已遠非昔日的洋車夫祥子們可比。時代不同了,其命運和結局,自然也會大不同。但不管怎麼說,讀讀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知道這部小說與濟南的關係,還是會令人浮想聯翩,帶來若干啟迪的。(文/李耀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晚報 的精彩文章:

楊絳紀念文集面世:永遠的女先生留給我們什麼
生了二孩嚴重抑鬱 山東年輕媽媽四次自殺
為什麼你會和錯的人結婚?
夫妻間吵架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維持婚姻新鮮感

TAG:齊魯晚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駱駝祥子
歷史記憶:老北京的洋車和「駱駝祥子」
讀《駱駝祥子》有感(美文)
關於個人主義的末路鬼——讀《駱駝祥子》
北京木樨地:駱駝祥子必經之地
《駱駝祥子》手稿權屬背後的法與情
駱駝祥子朗誦《沒有人知道,我多麼的愛你》作者
分期付款,打民國那會就有了——從文學名著《駱駝祥子》、《京華煙雲》說開去
老舍自沉51周年:他當年如此檢討《駱駝祥子》 | 史料
老照片記錄民國時候的黃包車司機,讓我想起了駱駝祥子
寫了《駱駝祥子》的那個人,51年前的今天,他跳入了太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