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自制力差的6大根源,多數是跟父母有關係,你中招了嗎

孩子自制力差的6大根源,多數是跟父母有關係,你中招了嗎

孩子心智發育還不成熟,所以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時就需要爸媽們開始培訓孩子的自控能力。那麼為什麼有些孩子自控力好,而有些孩子卻缺乏自控力呢?來看看孩子缺乏自控力的6大根源吧!

1、年齡特性,身心發展不成熟

0-2歲這一階段的寶寶由於大腦皮質的抑制機能還很不成熟,興奮過程佔優勢,因而往往表現出很強的衝動性,以前強調過的事情再次發生時,他未必會遵從規則。因此寶寶所表現的不願等待、忍耐、不遵守遊戲規則、脾氣差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寶寶年齡的特性,是寶寶身心發展不成熟的表現。

家長不要認為這是寶寶年齡特徵就聽之任之哦,其實家長在這個時期就已經要開始注意培養寶寶的自控力了。在嬰兒時期,家長可以多抱抱、親吻寶寶,幫助寶寶進行自我安撫。調查顯示,自我安撫能力對寶寶獨立能力的培養非常關鍵。等寶寶大一點以後,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積極引導,讓寶寶逐漸懂得什麼是被允許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家長要盡量減少斥責孩子,給他更多的安全感,家長耐心的教導也是非常關鍵的!

2、父母自身缺乏自控力,脾氣暴躁

一些父母本身脾氣就比較火爆,在家長的耳濡目染下,寶寶自然也就會變得缺乏耐心、浮躁、脾氣暴躁。家長的言行舉止在寶寶的成長學習過程起著榜樣的作用。如果爸爸媽媽總是因為小事而發牢騷,或者因為孩子做錯事就大發脾氣,大聲呵責,或者家庭氣氛緊張,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的長期缺乏安全感,同時缺乏家長的引導,孩子很難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因此,家長以身作則非常重要。在面對做錯事的孩子時,應該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切勿大發脾氣,嘗試通過冷靜溝通與孩子一起分析、解決問題。如果寶寶的脾氣也是比較暴躁,總是心情不爽就亂扔東西。小編建議家長可以冷處理,先不理睬寶寶,離開他身邊直到他冷靜下來,家長再去回應他。

寶寶用錯誤行為表達他心裡的不高興,或許是因為寶寶不懂得更好的表達方式,因此爸媽可以嘗試去理解並猜測寶寶的想法,幫助寶寶表達他的情緒,寶寶感覺被包容理解以後,情緒自然會冷靜下來。像這樣的方法也是逐漸讓寶寶學會正確的表達情緒,而不只是亂扔東西發泄情緒。

3、父母經常吵架

不和諧的家庭關係使得寶寶長期處於懼怕、沒有安全感的狀態,年紀小的寶寶判斷力很差,在看到父母爭吵的時候他往往會以為是因為自己的原因,甚至會懷疑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了。同時爭吵這種行為,其實是給孩子樹立錯誤的行為榜樣。孩子很可能會認為,爭吵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而且負面的情緒不需要抑制,只要不高興就可以破口大罵。

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愉悅的家庭氣氛,讓孩子充分感受家長的關愛與溫暖,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才是良好性格、行為習慣的基礎保證。如果家長真的難以控制在寶寶面前爭吵,家長也應該要在寶寶面前和好,事後要跟寶寶解釋清楚爸媽爭吵的原因,讓寶寶原諒爸媽的衝動行為。家長也應該要鼓勵孩子將自己心裡的感受說出來,以免憋在心裡成為寶寶心裏面的陰影。

4、父母疏於照顧,缺乏親子溝通

孩子的自控力要依靠父母日常生活的引導與教育,如果父母對於孩子只是採取無所謂的態度,對於孩子不守規則的行為放任自流,缺乏親子溝通,孩子很難形成良好的控制力。

多和孩子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和內心需求,家長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可以在生活習慣方面對孩子的行為提出要求,有意培養孩子守規矩的行為習慣。比如要求孩子準時起床、準時就寢,按時飲食,不偏食、挑食等。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孩子的自控力培養著重於社會道德規範和社會責任心等方面,比如要求孩子在集體中要遵守集體規則和紀律,不可隨心所欲地侵犯別人的利益事等等。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長期堅持一貫的要求和原則,不遷就、不隨意改變,漸漸地孩子便會學會控制、約束自己。

5、父母溺愛,把孩子視為家庭中心

溺愛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大忌,李天一事件便是很好的一個例子。現代家庭由於獨生子女的關係,父母往往會把孩子視作家庭的中心,因此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家長都儘可能的有求必應。這就導致了孩子自我中心,目中無人的性格。孩子想要玩具,想要吃糖,只要稍微眼淚攻勢一下,父母就會軟下來答應孩子的要求。其實,家長應該要堅持自己的意見,讓孩子懂得不行就是不行,撒野也沒有用。

家長可以讓孩子學會轉移注意力,學會等待。在公園寶寶吵著要玩鞦韆,但是別的孩子正在玩,媽媽可以讓孩子先玩滑梯,待會輪到他再玩這個。

家長還可採用延遲滿足的方式,訓練孩子的自控力。比如在買玩具的事情上,家長可以事先和寶寶約定,如果要買一樣玩具或者是想吃一樣東西時,要用平時積累起來的「五角星」來進行交換。「五角星」是平時寶寶表現好的時候獲得的「獎勵」,一般在寶寶積累到5次或10次後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寶寶獲得「獎勵」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

6、家長的教育理念方式不一致

現代家庭大多是「421」模式,老一輩的教育觀念與年輕父母的有著很大的差異,媽媽限制寶寶吃零食,可是奶奶轉過頭就把小零食往寶寶的嘴裡塞。孩子夾在中間,都不知道要聽誰的話。

對於孩子的教育,只能有一套原則,並且要貫徹堅持。家庭成員在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上首先要通過溝通達成一致,同時在平時教育孩子時,不要通過強制手段訂立規矩,應該是要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孩子創造好條件,通過和孩子商量溝通訂立一個人人都遵守的「家庭守則」,家長為孩子樹立行為榜樣的同時也讓孩子自覺、自願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長還可以建立一些獎勵制度,激勵孩子堅持良好行為。比如媽媽和寶寶約定一個星期內如果能有5次以上按時起床,那麼媽媽就獎勵寶寶他最愛的蛋糕。家裡有了這麼一套「家庭守則」和「獎勵制度」,那麼就能夠很好地減少家庭成員對孩子教育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了。

在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過程中,大人堅持說理,讓孩子知道「要這樣做,不可那樣做」的道理,讓孩子用這些道理來評價判別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這樣他就會以此來約束自己不做不該做的事情,孩子的自控能力也就逐漸培養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為孩子負責」!大多數父母最具破壞力的謊言,你中槍了么?
父母做到這10種行為中的大多數,孩子想不優秀都難啊
常對寶寶這樣做,怪不得養不出孝順的孩子,大多數父母都中招了!
親手毀掉孩子的自信,大多數家長還在做!
孩子容易睡偏頭? 由於大多數的父母都不懂這個小方式, 超有用
你的大多數失敗,都是因為欺騙了自己?
「大多數女孩都是沒有愛情的」
我們眼中的中產,大多數只是解決了溫飽
大多數痛苦都是自找的
這個絕大多數父母都無法接受的習慣,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東南亞大多數女性生下許多孩子,然而卻沒有一個是屬於她們自己的
自己本來還是個孩子,這麼小就當了媽媽,兇手大多數都是父親
對比和自測一下有沒有強迫症,多數人都這樣
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數一樣
哪些能力很重要,但卻是多數人沒有的?
當親戚要帶走孩子玩具時,你會怎麼做?大多數父母都做錯了
比起打罵,孩子更厭惡的其實是這三件事,偏偏大多數父母仍不自知
大多數失敗,都是因為欺騙了自己
產後大多數媽媽都逃不掉這2個病,有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