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州十日記》一本僅八千字不到的小書,卻被清政府禁250年
對於屠城,我們知道最多的應該就是蒙古軍隊,有記載規模較大的有蒙古人滅花剌子模,屠尋思干(撒馬爾罕)城約百萬人口;滅西夏,屠銀川八十餘萬。史書記載蒙古人數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數百城,包括屠殺了巴格達的數十萬人口,整個中亞一片廢墟。
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卻是一本小書中所記載的一場鮮為人知的大屠殺。《揚州十日記》是明末王秀楚所寫關於清兵在揚州屠城的一本約八千字左右的小書。因為滿清成功奪取了中原政權,擁有了絕對的統治權,所以清朝史書中關於清軍南下的記載基本上都是勢如破竹,解救百姓於水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清軍所犯下的種種罪行。
公元1645年,清兵在多鐸的率領下,分兵亳州、徐州兩路,向南推進,勢如破竹,迅速佔領了徐州、亳州、盱眙,並乘勢下淮安,奪泗州,渡淮河。四月十九日,明將許定國引多鐸師至揚州,揚州被清水陸各軍重圍。守將史可法統率軍民,堅守孤城,同時,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應,揚州告急,四月二十一日,明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高岐鳳拔營出降,形勢更為危急。
史可法等堅守至四月二十五日,終因彈盡糧絕,被清兵攻破。史可法自刎不果而被俘。在多鐸百般的誘降時,史可法斬釘截鐵地說道:「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態不可屈」,結果慘遭殺害。史可法的部下在這種情形下,仍率余部繼續鏖戰,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清軍佔領揚州後,縱兵屠掠,十日封刀,史稱「揚州十日」。
《揚州十日記》就是這段歷史的忠實記錄者,是屠殺淮南江北人口的罪惡見證,它永遠地將野蠻和罪惡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且看經過屠殺的這片土地上的血淋淋的場景:「……行過一溝一池,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
整個文本採取雜記形式,筆者自身亦被記錄於筆端,和歷史事件整個地融為一體,在文體上有些近似於筆記小說。在當時看來,則有似是「新聞」。所有這些,似乎與嚴肅的史學著述不太相同,很難列入史地奇書之中。
但就是這樣一本小書,清廷卻禁止《揚州十日記》流通,導致外界對此一無所知,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有心人士將此書從日本印了帶回中國,但是,此書的真偽卻飽受爭議。但是清朝咸豐年間公開編纂的史書《小腆紀年.卷十》里作者就引用了《揚州十日記》的內容:「臣鼒曰,予讀王氏《揚州十日記》,言可法抑萬里長城之黃得功而用狼子野心之高傑,至謂壞東南之天下者,史道鄰也。此蓋書生率意妄語,無足論也。」可見在清朝時期中國是有《揚州十日記》這本書的。儘管清廷明令禁止,但此書在清朝並未被銷毀。
就像我在以前文章提到的,我們經常講「文明最終會戰勝暴力」,但是這個「最終」,卻值得我們思量,為了「最終」,我們要付出多少代價,小編認為,文明要足夠暴力才能戰勝暴力,歷史雖不能改寫,卻能讓我們改寫未來!


※《每日親近神》啟示錄第15天 天使與小書卷
※2016西泠秋拍,人間小書魯迅《古小說鉤沉》手稿
※89㎡簡約北歐,超愛這個擠出來的小書房!
※5-13歲小書法家大字作品:自古英雄出少年,今日後生更可畏
※楊冪 的小書包被時尚圈搶瘋了,2016最火雙肩包都在這了!
※日讀一小書,一月份回顧
※年輕就要多讀書 10個復古小書房
※蘇東坡的一個小書童成了宋朝太尉,也是梁山108條好漢的公敵!
※9月1開學日,不能為了早背上一年小書包就放棄順產!
※5歲小七背起這個要價5千名牌小書包,貝克漢姆超寵愛!
※這個5歲小孩兒上學第一天就走紅網路,小書包里寓意滿滿
※一本小書價值上千元,二十多年來價格翻幾十倍,農家人的這生意賣的火
※4本「八卦」小書推薦
※貝克漢姆超寵愛!5歲小七背起「這個」要價5千名牌小書包
※76平現代簡約三室 擠出小書房
※90後書法還不成氣候,00後小書法家已卓然挺立,這字你服不?
※衛生間放中間!66㎡水泥房,2室1廳1個小書房。
※這位13歲的小女孩,會寫10餘種楷書,其書法筆畫優美,結構精良,堪稱天才小書家
※國產新款普拉多申報圖曝光,背個小書包,排量3.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