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鯨,它們的一生不應在娛樂遊客中度過
圖文: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白鯨,以多變的叫聲和豐富的臉部表情聞明,也被稱之為海中的「金絲雀」。主要分布在北極及亞北極地區的白鯨在年輕時呈灰色,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轉淡,最終除了背脊與胸,尾鰭邊緣有暗色沉積外,全身皆為白色。白鯨數量稀少,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以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海洋動物表演的興起給白鯨帶來的卻是惡夢。許多地方的海洋館或者海洋世界都滾動上演白鯨等野生動物表演,然而許多遊客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狹小沉悶的環境永遠無法複製白鯨的自然棲息地,也無法使白鯨自由地活動。當然更沒有人會告訴這些遊客有關殘忍囚禁白鯨等野生動物進行娛樂表演的內幕。
某海洋世界,遊客與白鯨互動
許多人工飼養的白鯨是從野外捕獲的。白鯨複雜的社會群體遭到破壞,取而代之的是恐懼和痛苦;存活下來的白鯨生活在水池中,相比廣闊的大海,水池空間十分有限。再加上執行高強度的表演活動,包括與馴養師或者遊客進行互動、直接接觸。白鯨還容易患上各種疾病,包括可傳染給人類的疾病。
野生動物只屬於大自然。它們已經完全適應野外生存環境。其特有的身體構造、生理和行為特徵經過世代的演變已經能夠適應在其自然棲息環境下生存並繁殖的需求。
在圈養狀態下,野生動物的福利狀況則極大程度地取決於其實際生存條件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似程度。
野生動物的圈養場所,包括旅遊娛樂場所和動物園,都應負責確保最大程度滿足被囚禁的野生動物的福利要求。
但是,要滿足圈養野生動物的各項需求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比如:
· 限制或避免其與人類的互動;
· 提供的食物應新鮮並類似於其在大自然中所獲得的食物;
· 應提供各種設施讓動物能夠自由表達天性,比如自由活動、覓食以及彼此互動等,如同其在野外生存一樣。
為圈養動物創造一個同野外自然環境一樣的生存條件挑戰很大並且成本極高。根據目前所掌握的研究資料,人類對許多野生動物的需求還不了解。
在一些場所,圈養動物確實獲得了充分的營養和醫療待遇。這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認為它們沒有遭受痛苦。但是良好的動物福利不僅僅只是身體健康而已,心理健康,行為表達以及生存環境的影響也同樣重要。
實際上,野生動物的需求只有在野生條件下才能夠得到全面的滿足!
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白鯨也只屬於大海。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呼籲遊客拒絕參與野生動物娛樂表演活動,呼籲旅遊企業停止推廣殘忍的野生動物娛樂項目,並積極支持動物友好型旅遊,不要讓白鯨的一生在娛樂遊客中度過。
------------
探索大自然的野趣和神奇之美,激發愛惜和保護之心


※為勾引這死腦筋的鳥搬家,老爺子機關算盡 整整努力了45年
※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十類昆蟲
※別總是談蜜獾,它那本事與我比差遠了
※在樹上,想找個舒服的地方睡覺,容易嗎
※生命是如此頑強,虎鯨Sira的故事
TAG:自然使者 |
※中國遊客來到印度旅遊不僅被坑慘,而且都快氣炸了!
※到河內的中國遊客增多,然而男遊客去的目的卻不是旅遊!
※在印度旅遊的遊客 都說印度到處都是混亂不堪的景象
※到越南旅遊購物的男遊客,有一種商品他們是絕不會買也不會問價的
※遊客在野生動物園目睹白虎以一敵十,這隻白虎可真是勇者中的強者
※一個適合窮游又能避開中國遊客的國家,秘魯,背包客此生不能錯過
※這一次,我們不站中國遊客!
※一隻巨型大象載著好多人出現在街頭,噴著水,遊客不但不怕,反而開心的向前
※為了吃上一條魚,它竟然這樣,遊客感動
※鱷魚欲突襲沉思在自己世界當中的短尾貓,遊客為其捏了一把汗
※遊客向猴子扔了一袋「食品」後,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大家都意想不到!
※旅遊不要「遊客照」了,這樣穿就能拍出大片感!
※旅遊趣聞:遊客在這裡猛吃榴槤,垃圾車都忙不過來
※頤和園中有一塊石頭,遊客最好不要跟它合影,否則出現的後果自負
※遊客們正在賞魚,突然間被潭中一條魚給嚇住,靠近後更是不敢看
※可怕的大白鯊趁遊客不備,以光的速度想要將其吞下!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那些不僅僅遊客稀少而且風光無限的勝地
※遊客野外看到這樣的一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世界上最奇葩的國家,一言不合就「扒光」,很多女遊客卻搶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