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法三階段——田蘊章「每日一字」

書法三階段——田蘊章「每日一字」

總第702期;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ufarumen關注。

書法三階段——田蘊章「每日一字」


任何一個書法家,你無論多少聰明,天賦有多麼好,用功有多麼勤,你都無法避免、無法超越...


本節圖文來自田蘊章系列書法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154集:「《書譜》精要九」與「麗」字。


主持人:孫過庭《書譜》流傳至今,他的一些言論或者是一些觀點到至今還是非常受用的。


田蘊章:是,很有現實意義。

主持人:那麼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想繼續請您給我們講解一下孫過庭《書譜》當中的一些精要部分。


田蘊章:好的。


主持人:好了,那麼還是老規矩,我來讀,那田老師一會兒您給我們做一下講解好嗎?


田蘊章:好的,好的。


主持人:「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學成規矩,老不如少。思則老而愈妙,學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時;時然一變,極其分矣。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田蘊章:是,我們大家來共同欣賞一下孫過庭的墨跡,這就是孫過庭的書法。前邊開始的時候,「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在那一段開始寫的時候,還稍稍有一點拘謹,越寫越好,漸入佳境,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看真是像他自己說的,翰逸神飛,寫得越來越好。


這段話剛才你念的就是從這兒開始。就是「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然後他說「學成規矩,老不如少。思則老而愈妙,學乃少而可勉」。然後接著他說「勉之不已,抑有三時;時然一變,極其分矣。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非常有名,特別後邊這句話,「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我們常常稱讚一些個非常出色的書法家,或者是老先生們,經常用這句話,「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好的,我們現在逐句向大家做一點講析。

書法三階段——田蘊章「每日一字」


這個「若思通楷則」,我再三說這個「楷則」不是指的楷書,是指的書法的規則,不要狹義地理解,一見楷字就想到楷書,不是的。那麼是「若乃思通楷則」是指的如果你真正弄懂了書法的一些規則,說「少不如老」,大家注意看這裡有好幾句,就「少不如老,老不如少」,這是說明什麼意思呢?這個老與少不是我們一般的理解,老年人和少年人,不要這麼去理解,太狹義了。應該指的是年紀大的人和年輕的人相比之下,是這麼個意思。


他說「若思通楷則」,真正弄通了書法的規則的人,那麼就是說,老年人在理解上,就成年人在理解上比年輕人理解得要深刻,所以這個「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就是年輕人不如成年人,成年人理解能力強,他能對於書法的很多的規則,很多深妙的東西有所體會,有所了解。這是年齡大的人,他們的閱識能力強,理解能力強,這是這麼個意思。


他說「學成規則,老不如少」,就是真正從基本功上開始一點點練,能把字形寫得基本上穩定,能把字形掌握,能基本上達到一個就是說書法的基礎要求的時候,這樣說來年歲大的人不如年輕的人。因為什麼呢?年輕人雖然是在理解能力比你差一點,但在實踐起來他容易鍛煉成比較紮實的基本功。是這麼一個關係。


他說「思則老而愈妙」,他說從理解問題上來說,越是年歲大的人,越能理解到這個書法的妙處,深奧之處。他說學成規矩,就是老不如少的,就是上歲數,歲數大的不如年輕的。

他說「學乃少而可勉」,這是什麼話呢?他說學習書法,年輕人特別地勤勉,年歲大的人,或者是因為社會的職務,家庭的事務以及他的本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如年輕人更集中,更容易有活力。所以呢,如果說從這個角度上,學起來的話,歲數大的人不如年輕的人更加勤勉,這個「勉」是勤勉的意思。


然後他說「勉之不已,抑有三時」,他說如果我們勤奮地努力,勤勉,勤勉努力,那麼堅持下去,他說在學書法,從小到老了有三個階段,說這三個階段是什麼呢?而且三個階段隨著年齡的不同,學習的階段不同,它會一時有一個變化。他通過這幾個變化,漸漸地達到「極其分矣」,「極其分矣」就是學到真正的掌握了書法的精華,真正的自己能夠隨心所欲地,那麼就叫「極其分矣」。


後邊他接著說「至如初學分布」,這個「至如」就是說,他說比如是這麼個意思,比如假設,「初學分布」,你開始學書法的時候,「初學分布」,你看我前面說過分布是指的楷書而言。


主持人:對。


田蘊章:先學楷書,初學分布,一點一點地把結構點畫都掌握得恰到好處,這是這個階段。「但求平正」,在開始學書法的時候,你一定要把字寫得平正,我們平常所說的橫平豎直。


主持人:豎直。


田蘊章:這是個階段,在這個時間當中,難免出現了死板、刻板,過於規矩,什麼什麼不靈活,但是你先不要管,你先把這個平正問題解決,那麼就是說我們在學書法這些年輕人,你在初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跟字帖愈像愈好。那麼字帖可能是活的,你寫的可能是僵死的,特別是臨碑帖,碑拓這些作品,因為它是石刻過來的,你寫出來可能是板滯的,但是任何人都有這個階段,不要因為有這個階段,你就要否定它,說你寫字太拘板了,不要再臨帖了,那就壞了。


初學的時候都有這個過程,那麼「但求平正」,這是初學階段。「既知平正,務追險絕」。他說在初學這個階段的時候,那麼你先把平正能力解決,逐漸地追求險絕。這個追求平正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過去之後,孫過庭就說了,既知平正了,那麼務追險絕,就要去追求險絕,險絕就是一種意境,追求它的筆的力度和結構的這種險絕。在光是平正就死板了,要追求它的靈活多變,追求它的險絕。這個險絕有很多的意思,就是在奇險當中尋找字的平正。這是我們說的第二個階段,去尋找險絕的方面。


他說「既能險絕,復歸平正」,第二個階段是險絕,那麼險絕既然能做到了,那麼最後還要歸還於平正,真的這是一個必然的階段。就是說你總是開始的時候,感覺到什麼,平和,平中無奇。那麼你開始追求奇特,奇特能追求到的時候,復歸平和,這時候已經掌握奇特了,那麼開始是平中無奇。中間階段呢,就是只是一個奇特或者險絕,就這麼個概念,然後這當中又缺少了平和,到最後階段是又能平和又能奇特,在平和當中平中見奇,這是一個高級階段。然後孫過庭講的非常具體,他接著說,他說「初謂未及」。


主持人:初謂未及。


田蘊章:開始初學的時候,你達不到險絕,達不到險絕,但是「中則過之」,你在追求險絕的時候,往往就追求過了,實際上過猶不及,不及也是不好的,過也是不好的。你特別追求險絕,把字弄得非常奇特,結果人看了之後感覺不平穩,不平和,這就不好了。


他說然後呢,「後乃通會」,到了最後的時候,你才真正能做到會通精化。這是藝術界的人經常說的四個字,我們把它寫下來。「會通精化」,既會又能通達又能非常地精到,最後達到化界,這麼四個階段。


那麼孫過庭講的通會,也是這個過程。他說你能會能通,真正通達,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所以他在最後他說,「後乃通會」,實際上是到一定年齡了,因為學書法不可能速成。


我向大家說,特別是面對著年輕朋友們說,你不要以為你很年輕,二三十歲,你就自詡為書法家,你距離這個階段早了,千萬不要自負。就是說你一定要非常地謙虛地看待書法,書法太複雜了,太需要時間了。


我總說文以載道,書以載道,而且書以積年。書法是由一年一年慢慢積累起來的,不是你很年輕的時候就能找得到的。你不夠一定的年齡,學識達不到一定的高度,你的書法永遠是稚嫩的。你看看你寫的也挺漂亮,挺公整或者說也有些個性,然而這個都是很年輕的,很膚淺的東西,一定要知道,它跟你的年齡有一個直接的關係,你不到一定年齡的東西,你這些東西總不能達到老道。


它不像做詩一樣,做詩可能是寫了一萬首詩,很年輕,其中有一首詩好,留下來了。書法不然,書法是看你整體,你不可能寫出一個字好,留下來這個字是好的,或者是某一篇是好的,必然整體認為你達到了書家的這個境界。因此這需要一定的年限,當然這也根據人的學識修養的不同,天賦的不同,勤勉的程度不同。


有的人就是相對年輕,比如孫過庭也好,王獻之也好,四十多歲成為大師級的人物了。但是這極其是個派,更多的人在四十多歲的時候,也很難達到完全成熟。我不能說因為孫過庭他成熟了,我現在四十五歲了,四十八歲,我就一定成熟了,不是,一定要跟你個人的具體情況來認識自己,總之是謙虛點好吧。


那麼孫過庭說,「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他說你真正書老了,這個書就是老道,真正書法到老道的時候,你再看年齡,也到了一定的年齡,我們說的這個老,就是到了一定的年齡,並不是說就到了七十歲、八十歲,不是這個概念。


那麼孫過庭已經是「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我們也可以說,他四十多歲已經說是老,為什麼說他老呢?因為他四十多歲是有一定年齡,他「極慮專精,時逾二紀。有乖入木之術,無間臨池之志」。又加這麼好的天賦,這麼高的學仰,孫過庭可以是稱為老道,那麼老道又是年齡又是基本的一個這麼一個要求了。所以說「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書法三階段——田蘊章「每日一字」



我們說到這兒,再看到一個書法的技法問題。孫過庭說,他說「後乃通會」,注意這個,後乃通會,注意他在這個地方點了兩個點,「通」字後邊一個點,「會」字後邊一個點,然後他說是這樣寫的,注意「通會」這兩個字,他只寫了兩個字,他說「後乃通會」,點了兩個點幹嘛呢,不能念成「後乃通通會會」,這是不可以的,他是「後乃通會」然後「通」字後邊一點,「會」字後邊一點,是告訴你把「通會」兩個,是兩個字再重複一遍。那就是「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是這樣讀過來。


因此告訴大家,孫過庭講的這三個階段,是任何一個書法家,你無論多少聰明,天賦有多麼好,用功有多麼勤,你都無法避免無法超越,你不管怎麼樣,你也得是初學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然後能達到險絕,復歸平正。都是這個階段。


我們現在年輕人寫字,總是寫龍飛鳳舞,喜歡一些個讓人看了這怎麼奇特,現在叫這個視覺衝擊力,這個新詞我說不好,就視覺衝擊力。到展廳之後,你一眼,頭一眼就能看到我的作品,不管有一百件,有一千件,一眼就看到我的,特別奇特,視覺衝擊力。實際上你那些東西,經不住推敲。


也可能第一眼就注意,或者你寫得胡塗亂抹,非常地嚇人,去看你的。也許頭兩天還看得你不錯,隔一段時間,越看越糟糕,你經不起推敲。好的東西就是並不是就一下就給人感覺到非常驚訝,不是這樣的,就像我們吃糖一樣,哪個最甜,不見得是最好的東西。吃得齁嗓子,吃得咳嗽,吃得要喝水,這樣的糖不是好糖,讓人品位再三,咀嚼再三,放得住經得起年代的推敲,那才是好東西。所以現在講究這個視覺的衝擊力,實在是太膚淺的一種說法。


因此孫過庭講的這個東西,再務實不過,讓我真的還是那句話,品位再三,咀嚼再三。


【未完待續,接下來講解「麗」字楷行草技法 】


說明:本系列書法講座,已獲田蘊章先生首肯。


我們標註「原創」標籤僅針對於文字、動圖,並已設置為「可轉載」。


原講座視頻歸版權方所有。


講座視頻




書法三階段——田蘊章「每日一字」



文字編輯/彭澎


動圖製作/大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瘦金之外的意氣才情
趙孟頫的字,帥到沒朋友!
宋畫,如酒
鄧散木教你寫鋼筆字
漢朝大氣魄,盡在此碑!

TAG:書法入門 |

您可能感興趣

八字命理班(第一階段)第三章 從日干怎麼推出時干
八字命理班(第一階段)第三章 六十甲子的排列規則
八字命理班(第一階段)第三章 五虎遁、五鼠遁
一起寫字吧——王灣《次北固山下》&寫字的三個階段之第一階段
一起寫字吧——曹操《觀滄海》&寫字的三個階段之第二階段
八字命理班(第一階段)第四章 自己怎麼排八字大運?
八字命理班(第一階段)第二章 地支害刑
八字命理班(第一階段)第三章 六十甲子的排列規則(2)
八字命理班(第一階段)第二章 地支生旺庫
八字命理班(第一階段)第三章 八字的月是農曆的月嗎?
八字命理班(第一階段)第二章 地支藏干(2)
習書五個階段,你在第幾階段?
學書法必經的五個階段,你在第幾階段?
明賢法師:坐禪三階段
堅持就是勝利!卓悅國際教育第三季百日閱讀計劃第一階段頒獎啦
矮冷醬的第二階段報告
顏真卿書法的三個階段,三種境界
歐盟石墨烯旗艦計劃第一階段八項成果引人注目
學書必經五個階段,你在第幾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