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聊南京的山,沒有比這篇文章說得更好更細更透的了

聊南京的山,沒有比這篇文章說得更好更細更透的了

說到南京的「山(脈)」,許多學者開篇都是從寧鎮山脈入城說起。

聊南京的山,沒有比這篇文章說得更好更細更透的了

歷史上南京城市防區地形示意圖(圖注)

寧鎮山脈由東入城,分為三支,北支由東往西即寶華山、棲霞山、烏龍山、芭斗山、幕府山,沿江西南轉向獅子山、四望山、馬鞍山、清涼山(石頭城);中支由東往西即紫金山、九華山(古覆舟山)、北極閣、鼓樓崗、五台山,在清涼山與北支交合;南支由東往西南即青龍山、馬鞍山、方山、雨花台、將軍山、牛首山、岱山至江寧鎮三山磯入江。儘管這個論述不怎麼嚴密,但也清晰地勾畫出南京防區的地貌地形。如果從軍事的角度看,只論述寧鎮山脈入城三支,範圍過小,而且各支中每座山在軍事上的地位作用大相徑庭。舉個例子,中支中的紫金山西延的一串小高地(九華山、北極閣、鼓樓、清涼山)不僅在體量上與紫金山不在一個等量級上,在軍事價值上也不在同一水平上,只處於戰術地位。六朝時期,九華山處於建康宮城東北,控制此山後,可就近俯瞰城內守軍。東晉蘇峻叛亂,劉裕平定桓玄之亂,都是先佔此山,攻擊宮城側背,得手入城。清涼山(石頭城)在六朝時期,即秦淮河從石頭城下流入長江的時期,還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但隨著長江西移和秦淮河河口北移後,清涼山就失去了軍事價值。至於北極閣和鼓樓,可以說沒有什麼軍事價值,除北極閣在同盟會江浙聯軍進攻南京時作過清軍的指揮部外,其餘在南京城區作戰中未見發揮什麼作用。

「四山一水」。南京城區內外「山」的軍事價值,其實遵循了一條社會發展和戰爭發展的客觀規律,即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對「山」的利用價值。在冷兵器時代,弓箭和拋石機射程不過百米,「山」太高、太大、太遠,夠不著,利用價值不大。故南京城外圍紫金山,雨花台少見戰史記錄,而城內的石頭城、覆舟山(今九華山)、吳大帝陵(今梅花山)卻是激戰之地。在明清的熱兵器時代,近現代火炮能打到10千米內的距離,佔領制高點對火器的射界,射程和發揮火力都有重要作用。於是紫金山、雨花台、幕府山、烏龍山等近城高地的軍事價值就凸顯出來。到了機械化時代,由於軍隊機動力的提高,機動力和火力相結合,戰場擴大到數百上千平方千米,南京的「四山一水」就成為戰術防區了。

聊南京的山,沒有比這篇文章說得更好更細更透的了

歷史上南京城市防區地形示意圖(圖注)

本文論述南京軍事地理環境的「山」,採取更大的範圍,即從東北面、北面沿江包攬南京城的寧鎮山脈及其北支;南京東面、東南面隔斷秦淮河流域與太湖流域的茅山山脈,此山由句容縣寶堰鎮向南經茅山鎮、薛埠鎮,轉向東南東蘆山;南京南面由東起溧水的石湫鎮進入橫山山脈,經涼帽山、丹陽鎮、雲台山,至馬鞍山市采石磯入江;長江西北面、西面的老山山脈,東北起浦口大頂山、向西南經大椅山、湯泉鎮、亭子山,進入安徽和縣境內的石楊鎮、如花山。由「四山一水」(即寧鎮山脈、茅山山脈、橫山山脈、老山山脈和長江)包圍的這一片地區,是近現代南京的戰術防區。

在南京歷史上,戰術防區也有一個由小(如南京城區)逐步擴大的過程。六朝的戰術作戰,基本在寧鎮山脈入城的三支間進行,渡江作戰範圍也基本上是東面的京口(鎮江)和西南面的姑孰(當塗)兩點。到近現代,戰術作戰的範圍擴大到了本文論述的地區。如太平軍在江北「三浦」與江南下關夾長江與清軍的作戰,在溧水東壩雙方的爭奪。抗日戰爭南京保衛戰,城防作戰首先在東面的湯山、東南面的淳化、南面的秣陵打響。這一線民國政府在戰前就修築了外圍陣地,儘管這一線陣地遠未完工,但防禦構想是完全正確的。特別中國守軍王耀武、張靈甫部在外圍淳化陣地的頑強抵抗,應不為南京人民所遺忘。

「四山一水」所包圍的這一片地區,在自然環境上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南京北面和西面不必多說,由寧鎮山脈、老山山脈和長江與外界相隔;東面、東南面茅山山脈,把太湖流域隔在外面;南面的橫山山脈與石臼湖、固城湖、丹陽湖等湖共同把皖南山區東北部,即宣郎廣地區相分隔。這一地區的相對獨立性,還表現為史前地形的形成,是由於古秦淮河和丹陽大澤的共同作用。北部形成秦淮河流域,包括現在的南京城區;南部隨著長江西移與丹陽大澤逐步分離,丹陽大澤這一片低洼之地,形成一個湖區,如石臼湖、固城湖、丹陽湖和安徽的南漪湖。東漢開始對這一帶進行開發,推廣牛耕,興修水利,圍湖造田。在今溧水、高淳、湖熟、溧陽一帶開墾為萬頃良田,在歷史前期南京人口不多的情況下,「湖熟熟、天下足」,即可供南京人口自給自足,成為南京的糧倉,為南京歷史前期建城建都做出了貢獻。《建康實錄》說秣陵「舟車便利,無險阻之虞;田野沃饒,有傳輸之藉……進可以戰,退可以守。」

聊南京的山,沒有比這篇文章說得更好更細更透的了

遠處紫金山,近處玄武湖(圖注)

山的「線」和「點」。南京的「山」在軍事地理上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線」和「點」上。所謂「線」,即防線,也就是防禦地帶,沿山脈自然形成防禦地帶或人工構築防禦地帶。所謂「點」,就是防禦據點或要塞,小的可稱防禦支撐點。南京的山脈由於自然分布和走勢,都不能形成閉合的防禦圈,但也起到分割進攻之敵陣形的作用。如北軍渡江南進,只能從江北老山山脈如花山、星甸鎮之間的缺口進抵長江邊和縣和烏江,古時兩山之間設夾山關;北軍過江後遇幕府山、烏龍山、棲霞山、寶華山等寧鎮山脈一脈相阻,也只能從山間缺口通過,如下關、燕子磯東、棲霞鎮北、龍潭等。上述各「點」都是歷史上南京城北攻守雙方必爭之地。其中幕府山距離城區最近,也是最重要的防禦要點。歷史上幕府山至少發生5次重要的戰事,其中朱元璋的龍灣大捷和鄭成功兵敗江寧,主要戰場就在幕府山。南京城東面在寧鎮山脈和茅山山脈之間,有句容、寶堰平原,形成約24千米的寬大缺口;寧鎮山脈和青(黃)龍山北端基本相連,之間的狹窄通道正由湯山鎮座落其間,這是由太湖北走廊西進南京的必經之路,湯山鎮、麒麟門和陽山碑材地域在抗日戰爭南京保衛戰中都發生過激烈戰鬥。南京東南面茅山山脈和橫山山脈、石臼湖之間的缺口,由溧水縣城和句容天王寺坐鎮;這一方向近方位青龍山南端方山、雨花台屬戰術防禦地帶,由淳化鎮、秣陵關、方山、雨花台鎮守,這裡是由太湖南走廊北進南京的通道,歷史上爭戰無數,本文其他部分都有涉及,這裡不再贅述。南京西南面沿江北進有安徽馬鞍山采石磯、牛首山、將軍山、石子崗(雨花台)擋道,歷史上吳楚「衡山之戰」後爭戰無數,這裡是長江中游勢力東下和中原政權南下過江後的必取之地。

上面在說「線」的同時,也論及到「點」。這些戰役要點、戰術據點(要塞)都卡在要害部位。攻防雙方激戰,一般都圍繞「點」展開。所以「點」的建設為歷來南京防禦方所重點經營。為了以點控線進而控面,清朝和民國時期在獅子山、老虎山(幕府山之一段)、烏龍山、紫金山(天堡城、地堡城)、雨花台建有五大炮台,建設後期已比較完備,它們的火力覆蓋範圍,有的已能重疊,形成相互支援之勢。重要的「點」上,或設「關」、設「城」、設「橋」,設「門」。先後設有清流關(今滁州境內)、昭關(今含山境內,伍子胥過昭關之「昭關」)、夾山關(今和縣境內)、大勝關、上關、下關、大水關(上4關都是長江邊的水關,臨檢過往船隻,也可能作為海關收稅。古上關位於今上新河附近,大水關位於今燕子磯與笆斗山之間)、秣陵關,越城、石頭城、西州城、東府城、丹陽城、金陵城、金城(南京東北,今位置無考)、紫金山上下的天堡城、地堡城,明外郭上的上元門、堯化門、麒麟門、滄波門、高橋門、安德門,朱雀航、上下浮橋、清溪橋、河定橋、鐵心橋。這些關、城、門、橋,在南京歷史上都是激戰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大開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哪個古城打仗最多?古都西安只排第三,第一卻是它
隋文帝就知道欺負南人?看人家怎麼對付北方三勢力
晉滅吳之戰,東吳丞相親自率軍發動唯一一次反攻
魏滅蜀之戰,唇亡齒寒的東吳就不知道出兵助蜀?
瞅瞅大漢時期的韓半島,聊聊高句麗那些事

TAG:腦洞大開的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看了這些才明白,沒有比信仰更值得尊重的了!
關於寫作,沒有人能比這些大師說得更好了
關於黑眼圈和淚溝遮瑕,沒有比這篇更全更實用的了!
越南文化有沒有受到南粵影響,看了這些文物你就懂了
「你不端著,我才帶感」,廣告主說再也沒有比這更套路的了
看完這一篇,再也沒有香菇的理由了!
瘦手臂,沒有比它更好的了!
看臉的世界並沒有什麼不好
對於貓奴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悲傷的事了
《嫉妒的化身》沒有最搞笑,只有更搞笑!
外套里不知道穿什麼?沒有比這個更適合的了
看完比特和二哈的孩子,感覺沒有什麼狗更丑了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只要穿鞋,沒有不讀這篇文章的!
3大超出想像的真實事件,沒有比這更奇葩了!
睡很多還是沒有精神,這是怎麼了?
說自己文藝的,沒有一個這樣的家就不要吱聲了
克隆羊真的活得更短、老得更快?才沒有!
再沒有比附庸風雅更俗氣的了
貓咪是這麼喝水的,沒有最蠢,只有更蠢!
狼蛛蛻皮太詭異了,看過的人沒有一個不做惡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