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美即面膜半年虧15億 歐萊雅還要當幾次冤大頭?

美即面膜半年虧15億 歐萊雅還要當幾次冤大頭?


  美即面膜成為歐萊雅收購案例的又一個反面教材。


  歐萊雅2016年財報顯示,美即面膜在2016上半財年共計虧損15.8億元。

  2016年8月,美即面膜拿下papi醬爆紅網路後的第一支廣告,想要翻紅的意圖昭然若揭。然而,「第一網紅」papi醬也沒能替曾經的「第一面膜」挽回頹勢。


  近日,歐萊雅發布的2016年度財報顯示,整個集團在2016年銷售額增長4.7%,發展穩健。但旗下品牌美即面膜呈現了完全相反的勢頭:在上半財年共計虧損15.8


  億元。隨後,美即又被第三方市場監測機構曝出2016年整年的回款不足2億元的消息,較2012年巔峰時期13.5億元下滑90%。


  對於母公司歐萊雅而言,這意味著美即不僅成為其在中國市場業績的最大短板之一,更成為歐萊雅收購案例的又一個反面教材。

  隕落的面膜王


  近年來,不論是在電視和網路廣告,還是用戶群中,都已經鮮少聽到美即的名字。只有在每年財報公布的時候,人們才會想起這位往昔的面膜銷售王。


  2003年成立於廣州,憑藉創新的單片面膜銷售以及屈臣氏的整牆陳列模式,美即的銷售量迅速增加。到2009年,美即的市場佔有率已達到15%,成為面膜界一姐,並且隨後連續5年蟬聯桂冠。


  那些年,大街小巷都可以聽到美即「停下來,享受美麗」的廣告詞。在「美即一刻」的概念深入人心時,美即的利潤也在2012年達到了2億元。


  風光無限的美即,在2013年被歐萊雅相中,以65.38億港元的高額聘金「嫁入」豪門。但高增長率在聯姻後戛然而止,當年起美即面膜銷量一路下跌,並在2016年跌出了新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歐萊雅2016年財報顯示,歐萊雅旗下的奢侈品品牌Yves Saint LaurentBeauté(聖羅蘭)和Giorgio Armani(阿瑪尼)2016年都在中國市場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縱觀整個財報,僅上半年就虧損15.8億元的美即,無疑是歐萊雅中國市場成績不佳的「罪魁禍首」。


  曾經的面膜冠軍緣何至此?


  這場滑鐵盧看似毫無徵兆,其實早就有跡可循。2012年,在美即銷售額瘋狂增長的同時,AC尼爾森的一份報告指出,當年中國中國面膜市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了21.9%。如此高速增長,意味著整個面膜市場還處於裂變期,美即的成功,只不過是暫時跟上市場增長紅利而已。



  更瘋狂的是,同一年中國化妝品市場的面膜品牌增加了400%。新浪潮湧現之際,美即因為缺乏絕對優勢被逐漸替代。

  在2016年線上面膜的市場中,美即面膜的市場佔有率僅為2.1%,位列第八。榜單前三位換成了近年來崛起的本土面膜品牌:一葉子、膜法世家和御泥坊。


  收購之痛


  如果美即只是當年那個廣州本土面膜品牌,它的隕落不會受到如此關注。但被打上「歐萊雅」的標籤後,外界的目光紛紛投射在美即身上,企圖透過它的一舉一動來分析歐萊雅的走向。


  從財報看,美即的「虧」是3年前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讓·保羅·安鞏(Jean-Paul Agon)決定收購美即時,萬萬沒想到的。

  按照他的構想,美即的加入會補充歐萊雅在中國平價消費品市場的產品線,讓集團中國消費者產品部門的品牌組合(巴黎歐萊雅、美寶蓮和美即)更加完整。


  收購後,歐萊雅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反映了其對美即的看重:成立面膜實驗室、重建新型工場、提出面膜哲學概念進行營銷,加上拓寬銷售渠道,歐萊雅幾乎把能做的都做了。


  但美即的表現重重打了歐萊雅的臉。


  更讓歐萊雅不安的是,美即可能會走上旗下另一品牌美體小鋪(The Body Shop)的老路。


  2006年,歐萊雅以11.4億美元收購英國護膚品牌The Body Shop,以加強在天然護膚領域的業務。與美即如出一轍,The Body Shop自被收購後業務持續低迷。歐萊雅發布的2016財年前9個月財報顯示,The Body Shop銷售額同比下降4%至5.995億歐元,與集團總營業額5.6%的增長率背道而馳。


  曾就職於消費者前沿公司的高級資產分析師賈維爾·埃斯卡蘭特表示,歐萊雅應該放棄The Body Shop。「管理層以前誤認為這個品牌可以擴展到彩妝或護膚等類別,但這行不通。」



(↑↑↑我是一條小廣告↑↑↑)


  歐萊雅若行斷臂之舉,在業界看來頗為明智,但這背後隱藏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歐萊雅在收購業務上屢屢失利。


  從歐萊雅的財報看,美即和The Body Shop不是唯二拖後腿的被收購品牌。歐萊雅在2011年收購的潔面儀品牌科萊麗(Clarisonic),在2016年上半年有2.34億歐元的虧損,全球虧損數字超過美即。


  收購時被認為能錦上添花的品牌,最後都成了歐萊雅的千斤重擔。


  冒進的戰略


  對於一家110年的老店而言,歐萊雅似乎太冒進了。


  根據歐萊雅集團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的反饋,歐萊雅將加大對美即品牌的投入力度,鞏固歐萊雅的平價化妝品在中國市場的地位。


  在國際日化集團的競爭中,寶潔和聯合利華憑藉在日常用品上的壟斷,市值遠超歐萊雅、雅詩蘭黛這類以美容用品為主的巨頭。


  不進則退,拉長產品線似乎成了最好的選擇。因此歐萊雅在收購上格外上心:在科技發展、潔面儀成時尚時,將科萊麗納入麾下;在中國的面膜市場日漸火熱時,拿下當時的老大美即;在自然護膚概念漸成潮流時,買下了全球超3000家分店的The Body Shop。歐萊雅希望通過收購來完善自己的全階梯品牌計劃,將所有層級的消費者一網打盡。


  但冒進起到的是反作用。沒有進行過充分的市場分析和考量,收穫的只能是苦果。對於歐萊雅收購The Body Shop,德意志銀行分析師伊瓦·基羅加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它是一個自然品牌,這是美妝市場增長最快的部門。「可惜,The Body Shop的自然定位從來沒有真正吸引到消費者。」


  不止面膜,歐萊雅早就在中國平價消費市場節節敗退。2014年,歐萊雅將旗下平價品牌卡尼爾撤出中國,原因是定位不明導致銷售不佳。與歐萊雅同病相憐的還有聯合利華和資深堂。根據後兩者財報看,其集團業務都呈現奢侈品強而大眾品牌弱的局面。



  和歐萊雅相比,老對手雅詩蘭黛可能還算清醒。雖然新財報顯示雅詩蘭黛去年同樣遭遇挫折,但在收購業務上卻十分精明。去年,扛起雅詩蘭黛業務增長的,是此前收購的幾個高端品牌,如香水祖馬龍、護膚品牌海藍之謎以及彩妝品牌Tom Ford。這幾個品牌都針對高端消費者,貼合雅詩蘭黛集團的整體風格,且目標明確。


  想要面面俱到的歐萊雅,已被現實狠狠打臉。如果歐萊雅能停下腳步,仔細分析旗下增長強勁的奢侈品牌,會發現專一的攻破一類消費者,遠比討好所有人來得容易。


  (信息來源:界面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眼 的精彩文章:

奢侈品品牌們刺激中國遊客海外消費的策略有哪些?
現在流行給皮膚吃益生菌了?
網購也要有體驗,但你給的不一定是消費者想要的
兩個新生代聯手,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2月份線上BB霜排行榜 韓妝品牌還安好嗎?

TAG:青眼 |

您可能感興趣

五美即將回歸,這個姑娘美得不只一點點
美即將服役航母,造價130億,五大優勢全解
歡樂頌2 五美即將上線,最新發布會上五人五色,你最愛哪一款?
美即至安舒潤面膜,守護熱巴奔跑每一刻
韓式「快美妝」趨勢下,美即如何贏得年輕人市場?
3個平價品牌,強烈的白富美即視感
歷史上六大緋聞,女子非美即貴,你認為哪一個真實?
中國要小心這幾種徵兆!證明美即將動手
哪種面膜補水效果好?美即黃金面膜讓肌膚元氣十足
什麼面膜比較好?美即帶來護膚新「膜」法
普羅旺斯,美即是一切-遊學日記day11
美即面膜夏日冰凝舒緩面膜
顏美即是正義!不管什麼榜單,這幾位女星總是榜上有名……
閃耀全場!美即帶你回顧整季跑男中熱巴的奔跑瞬間
海賊王:娜美即將爆發,在誘惑森林大媽和克力架的名號都沒她可怕
美即至安舒潤積雪草健韌面膜
國慶出遊護膚大作戰,美即面膜給你神助攻
夏天穿對衣服猶如坐對船 簡略的美即是一件裙裝
油皮遇到敏感,用美即至安舒潤面膜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