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一句古詩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科學道理
Hello啊小夥伴們
雖然蝌蚪君三句不離網路熱詞
一言不合就發表情包
但你們並不知道
我骨子裡可是個文人!
在草長鶯飛的爛漫春日
無論暖陽抑或春雨
都令人心曠神怡
面對此情此景
蝌蚪君濕詩興大發
突然想吟濕一首: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當你徜徉在幽草、深樹、鳥鳴、春雨的優美意境中時
可否想過
自然狀態下的小舟為何是「橫」(垂直於堤岸)
而不是「縱」(平行於堤岸)呢?
說為了押韻的
泥奏凱
「舟自橫」的確是現實世界中存在的現象,與流體力學相關,我們可以從伯努利原理和流體的穩定性兩個角度來解釋。
解釋一:伯努利原理
現在,請你取出兩張紙,將它們平行靠近放置,然後用力向兩張紙中間吹氣,你會發現兩張紙不但沒有遠離,反而向中間靠攏。
我們在闡述飛機的飛行原理時,經常提到伯努利原理:在流體系統中,流速快的一側壓力小。上面小實驗中的現象正是伯努利原理造成的,而「舟自橫」也是相同的道理。
河水從小舟兩側流過示意圖,版權自有
在上圖中,我們假設小舟從垂直於堤岸的方向偏離一定角度。
可以看到,小舟與堤岸中間的河道是由窄變寬的,當河水從此流過時,便會在河道較寬的地方減速。而小舟的另一側則由於河道由寬變窄,水流加速。
根據伯努利原理,小舟靠近堤岸的一側受到的水流壓力要大於另一側,在這一橫向壓力差的作用下,小舟便會恢復到垂直於堤岸的狀態,即出現「舟自橫」的現象。
解釋二:流體的穩定性
除了上面的伯努利原理,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小舟能夠穩定地橫在河水中,實際上是達到了平衡狀態,也就是說小舟所受的合力為零,我們可以簡單通過流體力學知識來分析。
小舟的簡化模型,版權自有
如上圖所示,我們將小舟視作橢圓,這樣簡化後,便成為流體力學中常見的力學模型了。
天津大學的研究者曾對橢圓在流體中的受力情況進行演算,他們發現,只有當河水流動方向和橢圓長軸的夾角(即上圖中的α)為0°或90°時,小舟所受的合力矩才等於零。
什麼是力矩呢?大家在初中物理中都學過槓桿原理,其中的「力乘以力臂」便表示力矩。力矩可用來衡量力讓物體繞點或軸轉動的程度,力矩越大,物體就越容易發生轉動,而力矩為零時,物體就會保持穩定。
言歸正傳,研究者們的結果似乎意味著小舟在垂直和平行於堤岸的位置上都能穩定,但真的如此嗎?
在此,我們先用下面這張圖科普一下力學中「穩定」的概念。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如果用手輕輕撥動小球,左邊的小球最終會回到原來的位置,中間的小球會在一個新的水平位置停下來,而右邊的小球則會滾到四海八荒以外,無法回到原來的位置。
力學中將左邊小球的狀態稱為「穩定」,右邊的為「不穩定」,而中間的則是「中性穩定」。
力學中的穩定與不穩定,圖自知乎
詩句「春潮帶雨晚來急」說的是晚潮和春雨使河水發生了湍急的流動,也就是說小舟被撥動了。小舟被撥動後,其合力矩也會發生變化。
研究者們發現,對於平行於堤岸的小舟,其合力矩變化的方向和小舟偏離的方向是相同的,力會使小舟越來越偏離原來的位置;而對於垂直於堤岸的小舟,合力矩變化的方向和小舟偏離的方向卻是相反的,力會使小舟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
這說明小舟只有在垂直於堤岸時,它的平衡才是穩定的,這便是「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原因。
這裡有更為直觀的視頻
以上兩種角度的解釋
其力學本質是相同的
看似尋常的一首古詩
卻包含豐富的科學道理
換句話說


※不僅費電還會損害電網?你可能看了假新聞
※唯一能在太空中書寫的黑科技圓珠筆!NASA,FBI標配!
※學好數理化,不怕李元霸
※世界上最危險的發明家,居然靠玩命成了超級網紅!
※蝴蝶不僅飲淚,而且還吃翔……
TAG:漫科普 |
※一句古詩竟隱藏了這麼多科學道理
※一根完美的薯條背後,原來隱藏著那麼多科學知識
※為什麼會有月震?科學家稱這絕不是簡單的「自然現象」!
※頻繁的月震到底是為什麼?科學家稱這絕不是簡單的「自 然現象」
※雪山竟然拍到這樣一幕?科學家稱無法解釋
※這些圖如此神奇,每張都暗藏科學的魅力!
※奇怪I這不科學啊,怎麼她化妝後是這樣的呢?
※驚奇!科學家竟然發現另外一個太陽系 驚人相似
※奇怪?緊身褲穿的那麼緊緻凸翹,這不科學啊!很彰顯女人味
※為什麼三花大多是母貓?這其實是個科學問題
※和另一半什麼都能吵?科學證實,這是「感情好」啦
※科學家發現了這些神秘隧道,挖掘者是這種滅絕的古代大型動物
※另一世界在哪?科學家發現讓你毛骨悚然
※最好的身材是什麼樣的?科學家找到了這串「完美數字
※科學驚天秘密,火星地表竟然拍到這樣一幕
※為何家住這幾樓的孩子智力特別高?原來還有這些科學根據!
※看看小貝家:爹帥帥一窩,這個道理有科學依據嗎?
※扒一扒那些曾讓人深信不疑的「科學流言」……
※印度古老冰川湖驚現兩百具人類骨骸,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