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淪陷 老蔣為何執意戰江南?
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為您呈現最有料資訊
關於淞滬會戰的解釋有很多很多,但是有一個問題是非常關鍵的,那就是雙方誰是主動發起者的問題。
在歷史教科書里,總是說日本要三個月滅亡中國,所以日本要南北夾擊中國。但是如果認真分析一下,這個情況是無法實現的。日本的國力有限,想從南北兩個方向動兵是不可能的事情。客觀的說,淞滬會戰是蔣介石主動發起的一場戰役。而蔣介石發起這場戰役的目的就是扭轉中國戰局,也就是利用空間換取時間。
在七七事變爆發時,北方地區根本不在蔣介石的直接控制之下。宋哲元和閻錫山才是北方地區的實際控制者。
七七事變爆發之後,宋哲元認為強控可控,主張與日本和談而且軍隊的戰備轉檯不高。等到日軍病例調動完畢,送哲元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但為時已晚。京津地區失守之後,日軍開始染指山西北部地區。山西的土皇帝閻錫山一直堅持守土抗戰。也就是說只要日本人不染指山西,那他就不會主動與日軍為敵。直到日軍出現在山西北部之後,閻錫山才同意讓蔣介石的中央軍進入山西。在此之前,無論是閻錫山還是宋哲元,都拒絕中央軍進入自己的地盤。
在日軍開始進入山西之後,蔣介石的神經立刻緊張了起來。蔣介石是熟讀中國歷史,知道山西的丟失對中國意味著什麼。一旦日軍完全佔領山西,那它就有三條路可以選擇。第一條路是從山西進陝西,然後南下進攻四川。這是當年蒙元滅宋之路,西南失守意味著中國失去了抗戰大後方。第二條路是從山西攻河南,然後直取湖北地區。這就把中國的東西徹底分開,使雙方無法呼應。最後一條就是從山西、河北一線進入山東,然後進攻江蘇。這是當年滿清滅亡南明之路,所以當日軍開始進攻山西之後,蔣介石會立刻命令衛立煌率領10多萬中央軍進入山西的原因。當然,進入山西是閻錫山同意的。
軍事學家蔣百里提出利用日本的弊端,無法進行持久戰,把日軍進攻路線由南向北轉為由東向西,中國就可以利用複雜的地形和廣闊的國土層層抵抗。至於為什麼要選擇上海,主要是因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上海是長江的出海口,而且又是國際大都市,在這裡發動戰役即有國際影響又有實際價值。
淞滬會戰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直接減輕了北方軍隊的壓力。但是中國軍隊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陣亡12萬、負傷超過35萬。江南地區的中國軍隊消耗殆盡,這給之後的南京保衛戰和徐州會戰埋下了隱患。但從戰略的層面來說,這次會戰成功改變了日軍的進攻方向,實現了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第一步計劃。中國軍隊為什麼要在上海鏖戰三個月而不退,也是有自己苦衷的。中國大部分工廠、企業基本上都在江南地區,中國軍隊在上海拚死鏖戰是為了給他們贏得撤離的時間。企業搬家是一個複雜的工程,蔣介石為了把這些企業撤往內陸,只能一次次的把部隊派往前線。這些戰士註定九死一生,但是這也是最後的辦法。


※毛澤東為何執意要娶江青為妻?
※揭秘:毛澤東為何執意要娶江青?
※面對宋江和盧俊義,吳用為何執意選宋江?
※諸葛亮為何執意六次北伐中原?
※入雲龍公孫勝為何一定要執意離開宋江?
※巫蠱之禍:江充為何執意要陷害戾太子劉據?
※隋煬帝為何執意下江南?他可不是為了玩
※漢武帝為何執意立子殺母?
※軍媒:執意南海仲裁,菲律賓玩的什麼「梗」
※諸葛亮屢戰屢敗為何還要執意北伐?源於劉備死前的一道重託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執意處死單雄信?
※姜子牙何許人也?為何執意要滅土行孫?
※諸葛亮執意北伐的根本原因
※作為司馬懿的老對手,諸葛亮明知蜀漢疲弱,為何還執意六次北伐?
※西漢富豪為何執意要裸葬?其用意流芳百世?
※薛仁貴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萬人敬仰,子孫卻為何執意滅唐?
※某國執意部署「薩德」,把中俄「逼上梁山」?
※永樂帝朱棣執意要遷都到北京的原因是什麼
※太荒唐!劉邦死後,呂后為何執意要把親外孫女嫁給親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