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入靜與玄關的關係

入靜與玄關的關係

入靜與玄關的關係



在建築學上來說,過了玄關,即能登堂入室。修鍊的玄關也是一樣,練功的時候,感覺到身體一震,進入到另一種狀態,即是玄關,這中間還有些不同的階段:

1,沒有障礙,身體輕安:


一開始先看著真氣走,這堵那堵的,然後突然不堵了,這痛那癢的都消失了,真氣在全身流轉無滯,全身都很舒服。


2,改換空間,失去身體:


然後突然覺得換了個空間一樣,同時也不再關注身體,身體好像消失了一樣。真氣流動的感覺也沒有了,呼吸也不知道有沒有了,這些感覺都是跟體感同時消失的。

3,失去自我:


然後會失去自我,這裡最難的就是,沒有自我了,但是依然清醒的飄著,跟上面狀態的區別就是,平時的我消失了,還是有覺知的,但思維方式完全不一樣,無邏輯性,無分別心,沒有分辨,不會想,我現在是什麼情況,應該怎麼做之類的。


4,進入恍惚狀態:


然後會漸漸進入恍惚混沌的狀態。


5,一靈獨覺:

再然後,突然從恍惚中出來,進入非常清明,一靈獨覺的狀態。動念就會從這種狀態里退出來,不動念的話,能維持一段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內丹靜功秘傳之聚火開關
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南懷瑾先生說玉液還丹
張三丰《打坐淺訓》
修到甚麼程度必須斷絕性生活?

TAG:內丹 |

您可能感興趣

入靜,是修鍊內丹功法的第一關
修鍊內功第一關:入靜法
昏沉和入定、入靜的區別
入靜難,難入靜
練功入靜與睡眠和覺醒的主要區別
靜坐不能入靜的原因?
入靜後身體會出現哪些客觀變化?
入靜後身體會出現哪些客觀變化
入靜理法深析
入靜後有「十六觸」的主觀感受?如何防止入魔!
血液外循環動脈血並不是直接流入靜脈血管
靜念投於亂念里,亂心全入靜心中
道教修鍊入靜的幾種方法
兼聽則明-入靜理法深析
丹道入靜三法
入靜:太極養生的至高境界
修道者清除雜念、修鍊入靜的幾種方法!
日常生活入靜止念之法
胎息是煉功高度入靜時的一種特殊呼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