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王氏家族唯一存世真跡
總第703期;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ufarumen關注。
《伯遠帖》
晉,王珣書,紙本,行書
5行共47字,縱25.1cm,橫17.2cm
王珣,字元琳,祖父王導、父王恰均精於書法,「書聖」王羲之是其堂叔。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王珣,他的墨跡自然倍受重視。
《伯遠帖》筆力遒勁,態致蕭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書風。行筆自然流暢,俊麗秀雅,為行書早期典範之作,通篇用筆精熟,疏朗飄逸,從平和的文字中我們可以洞窺到東晉一代的「尚韻」書風,那種追求完美的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和當時的社會風尚是有密切關聯的。
董其昌稱之為「尤物」,他在《畫禪室隨筆》中這麼評價《伯遠帖》:「瀟洒古淡,東晉風流,宛然在眼」。的確,《伯遠帖》為我們提供了「直入晉室」,「書追二王」的途徑,它的筆法、結體和王羲之的很多法帖相近,不過更瘦硬、開張,有自家面目。
清高宗弘曆把《伯遠帖》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按:後二者非真跡,為描摹本)定為「三希帖」。他還在《伯遠帖》上題跋褒揚,於空白處補繪樹石。弘曆還以「三希」為名,編刻大型法書叢帖,這就是著名的《三希堂法帖》。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單字高清放大欣賞
點擊播放 GIF/109K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點擊播放 GIF/128K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原文:
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剋申。分別如昨,永爲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此帖風格特點
1、用筆:抑揚頓挫,鋒棱畢具;點畫跳動,節奏明快。
2、結體:結體開張,疏密有致;欹側取勢,動靜結合。
3、章法:《伯遠帖》的章法沒有大起大落的奇特變化,但為欣賞者帶來和諧天成的自然美,字與字間是那麼合理,得體而又巧妙,絲毫沒有造作擺布的痕迹。
臨習建議說明
1、使用工具
此帖的用筆充分體現出晉人用筆清爽挺勁,字跡秋毫可察,時見賊毫,由此推知其用筆應是硬毫筆,彈性極好,筆不太大,約寸許。其墨色較淡,轉折處清晰可辨,映日光細審,筆絲墨跡歷歷可睹,明董其昌跋:「珣書瀟洒古淡,長安所見墨跡,此為尤物,足見東晉風流。」其紙為白麻紙,紙質堅潔細膩,但不光滑,明顧復《平生壯觀》:「紙堅潔而筆飛揚,脫盡王氏習氣。」也可以看出,此帖的紙質與現在的宣紙不可同日而語,其紙的性能差別較大,臨習時盡量選擇與此帖相近的紙,如毛邊紙、元書紙、半生半熟宣紙等。
2、臨習提示
此帖瘦勁古秀,其筆法、結體與王羲之《姨母帖》極為相似,而《姨母帖》是唐代勾摹,墨氣蕩然無存,用筆與結體較之《伯遠帖》也略顯圓渾凝重,轉折不分明。通觀王羲之行書與王珣《伯遠帖》相對照,《伯遠帖》則更親切,比王羲之表現得更果斷,折筆較多,筆與筆之間的氣韻流貫而宕逸,線條在運動中筆斷意連,其瀟洒的氣質充分反映了晉人書法精神。因此學習二王書法的最好的途徑,就是結合此帖的學習,正確理解晉人書法。此帖用筆輕鬆清爽,於不經意之中瀟洒痛快。清董邦達跋云:「札中有『志在優遊』及『遠隔嶺嶠』語,轍彷彿情景,作林下蕭散之致。」
附錄董其昌題記: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臨摹,到底學古人什麼?
※書法箴言:梁同書《頻羅庵論書》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瘦金之外的意氣才情
※書法三階段——田蘊章「每日一字」
※趙孟頫的字,帥到沒朋友!
TAG:書法入門 |
※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
※李白紀念館裡的書畫珍品,唯一公認存世李白書法真跡是這樣的!
※據說這是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
※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毛主席愛不釋手!
※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毛主席愛不釋手!!
※曹雪芹祖父的書法真跡,毛主席秘書田家英收藏,無私捐獻
※非常遺憾,這才是米芾唯一傳世小楷的真跡!
※當代名家字畫收藏 林德坤字畫收藏真跡 林德坤官網
※孤美!米芾唯一小楷真跡
※宋高宗希世書法真跡,鑒藏家吳湖帆感嘆:「真驚人心魄之品。」
※珍寶-張旭唯一楷書傳世真跡《郎官石柱記》
※中國歷代帝王書法真跡
※真正的聖旨是怎樣的?歷史三百年仍完好,皇室真跡令書法家都汗顏
※珍品!——古人書丹真跡
※美哉!米芾唯一小楷真跡
※孤美!米芾唯一小楷真跡!
※趙孟頫妻子的書法比他還好,元代第一女書法家管道昇真跡
※真想不到,宋美齡畫畫這麼厲害!宋美齡真跡欣賞,宋美齡珍貴私密照
※說他是書法家他會生氣,那看存世僅見的大字真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