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皇后殺宮女,把皇帝氣得離宮出走,開國元老因此喪命|淘隋朝
獨孤皇后是什麼人?為楊堅出謀劃策,指點江山,可以說,軍功章里有她的一大半。強勢的女人自然也不好駕馭,不僅曾因一件小事把楊堅氣得離宮出走,隋朝的開國元老高熲也被她逼死。
高熲(jiǒng)是靠實力獲得楊堅賞識的。當然,他也極會把握機會。當身為北周宰相的楊堅找到高熲,希望他加入自己的勢力集團時,高熲信誓旦旦地對楊堅表示:「願受驅馳。」
他覺得光這樣說似乎還不能完全表達誠意,於是又言之鑿鑿地加了一句:「縱令公事不成,熲亦不辭滅族。」聽聽,多麼露骨,即使不成,全家被殺也心甘情願。史說高熲「少明敏,有器局,略涉書史,尤善詞令」。這番赤裸裸的乖巧表白就是最好的就職演說,毒誓縮短了兩人的心理距離,楊堅心花怒放,把高熲收為心腹。
陳曉版楊堅
公元581年2月,排除一切干擾的楊堅廢周立隋,順利登基後,立即把高熲提拔為宰相。
高熲搭上了開往春天的火車。他深得楊堅信任,先後參與隋朝的法律改革、戶籍改革,創新徵稅制度,促進科舉制度建立。
公元589年,高熲作為元帥長史,指揮隋朝大軍一舉滅掉南陳,完成南北統一,被封為齊國公。無論文化還是軍事,高熲都能獨當一面,楊堅越來越離不開他。為了籠絡高熲,楊堅對他大加恩寵,稱高熲為「獨孤公」,並把兒子楊勇的女兒嫁給高熲的兒子,以聯姻構築利益網。一時,高熲儼然眾臣之首,權傾一時。他的人生進入了收穫季。
各種特權集於一身,高熲很得意,自己是皇帝的心腹兼親家,智謀兼知己,共同吃苦打天下,這份銅澆鐵鑄的關係,比保險柜還要保險。所以,在處理皇帝家事時,高熲每每以皇帝身邊人的身份主動參與,積極提意見,結果碰觸雷區,自己給自己製造危機。
楊堅的皇后獨孤氏是個女權主義者,堅決不許老公三妻四妾,發現一點苗頭便以死相逼。某天,楊堅在自己建的避暑山莊閑逛,看上了一個宮女,致使身體出了軌。獨孤皇后知道後,將宮女殺了,楊堅知道後負氣騎馬奔出皇宮。
後來,高熲和另一大臣在山坡上找到他,並以兄弟口吻勸慰皇帝:「陛下還是保重龍體重要,天下女人多得是,怎可為了一個婦人輕易丟掉天下?」
這話沒什麼錯,皇帝嘛,位高權重,就該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頂住常人頂不住的壓力。再說,小三兒事件由己而起,老婆吃點醋也是人之常情,再怎麼也不能衝動出宮,萬一別有用心之人趁火打劫,豈不因小失大?想通後,楊堅跟著兩位大臣回了宮。
本來事情到這兒就該划上句號,夫妻二人伸手拉個勾兒也就完了。偏偏獨孤氏揪住了高熲那句話:何必為了一個婦人而丟掉天下?
陳喬恩版獨孤皇后
高熲竟把自己這樣一個智謀超群的智慧女人比作沒見識沒教養的家庭婦女?太目中無人了!生氣的獨孤氏使出了女人特長:吹枕邊風。唯夫人是從的楊堅,開始對高熲有了點兒小看法。
不久又發生了一件事,讓二人間的這份疏遠又拉大了距離——
皇二代楊勇生活奢華,作風浪蕩,而他的母親獨孤氏偏偏是個素心人,崇尚寧靜淡泊、節儉勤奮、一夫一妻制,對長子奢侈豪華的做派和美女環繞的生活很是看不慣。而二兒子楊廣一向狡猾,看透了母親大人的心思後,投其所好,收買大量宮人,天天為自己說好話。他自己則把日子過成了表演,不看肚皮舞,不聽香艷歌,不穿綾羅綢緞,不吃大魚大肉,時不時還點燈熬夜,捧書夜讀,分明一個積極向上的正面青年。
這樣入戲焉能不奏效?獨孤皇后把太子問題直接擺在了楊堅面前:廢楊勇立楊廣。楊堅怕老婆,天下聞名,面對攤牌,他立刻同意。
高熲卻不幹了,這哪兒成?楊勇是我的親家,怎麼說廢就廢了,這不亂了套嗎?於是頻繁上書反對。獨孤皇后一看高熲那個勁兒,氣不打一處來:我家的家務事,你一個外人插什麼手?又開始在楊堅耳旁大肆貶低高熲。漸漸地,好男人楊堅失去了原則,對高熲再也愛不起來了。
太子楊勇也「配合」,得知自己可能被廢的消息後相當沉不住氣。他頂著風上,把高熲本來就不太妙的陰暗處境一下拐進了地溝里。楊勇於冬至之日在東宮大宴臣僚,從清晨到日暮,徹夜狂歡。楊廣早就收買了東宮的侍從官員,楊勇的一舉一動,都落在了楊廣和楊堅眼裡。
面對太子的示威,楊堅勃然大怒。為了抑制東宮勢力,他下令從東宮衛隊中抽調精壯衛士護衛皇宮。高熲又一次反對:「如果把精英都挑走了,誰來保衛東宮?」楊堅很不高興:「東宮太子的保衛由皇宮衛隊兼管就行了,你不用操心了!」按說以高熲的情商,他應該意識到皇帝對自己的態度變化,自己低調些、順應些,會好過些。可高熲似乎好運到了頭,依然不管不顧,說話不注意,結果一次次被人抓住把柄,陷入被動。
高熲夫人去世,楊堅怕他孤單,就勸他再娶一個。高熲哭著說自己年經大了,除了上班,只喜歡讀經研史,暫時不想娶妻。誰知剛說完這話不久,高熲的小妾就生了個兒子。
高熲自己也許沒有意識到:家事永遠都是外人的雷區。雖然皇帝是出於關心讓自己續弦,可家事就是家事,不需要拿到陽光下公開討論,也無需外人摻合,所以他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高熲拒絕楊堅的建議後,獨孤氏抓到了把柄,她一再對楊堅說高熲不靠譜:「你好心好意勸他再娶,他卻私養小妾,這明明就是欺騙你嘛!」禍不單行,高熲又被屬下誣陷自比司馬懿,讓楊堅相當反感。公元599年,高熲被罷官回鄉,其齊國公的爵位也被廢。
這位為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功臣,就這樣被打入冷宮,遠離主流,小心翼翼地活著。高熲大概不會想到楊廣繼位後會重新起用他。讓人奇怪的是,他死性不改,依然用對待楊堅的那套行事作風來對待楊廣,干預楊廣的私情,很快就把這位暴君得罪了。
之前楊廣平定南陳時,對美女張麗華很有好感,曾派人讓高熲留下張麗華。高熲卻借口紅顏禍水把張麗華給殺了。面對高熲種種讓自己不滿的行為,楊廣哪裡有他爹那樣的耐性?很快以誹謗之名宣布高熲死罪。
人是善忘的動物,得意或輝煌時最容易忘記自己的身份,從而自作多情地把自己當作掌權者的家人、兄弟和朋友。在封建社會,無論皇帝對屬下多麼好,那關係也是亘古不變的君臣關係,君可以對臣任意興廢,任意升降。不明白這點,隨隨便便一腳踏進雷區,純粹是自找倒霉,這是葬送前途自掘墳墓的最快路徑。
春風十里,不如讀史。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taohistory)
T君帶你淘歷史,漲姿勢
本文作者|喬 娟
閱讀更多:
一個小太監被判死刑,在獄中寫奇書,寫了十三年終遭豁免|淘明朝
南宋第一市長,為討好上司不惜學狗叫,國危時他挺身而出|淘宋朝
可憐的嘉靖,臨死前兩次提出同一要求,首輔都說:沒門兒|淘明朝


※如何才能喝上乾淨水?古人想出一個辦法,一勞永逸|淘宋朝
※古代官府里有一種刑罰,觸犯了就無人敢徇私,無人敢包庇|淘觀點
※一個奇醜灰姑娘,無意中做一事被入宮,說一席話被封王后|淘戰國
※一群文臣在朝堂打架,把錦衣衛活活打死,皇帝說:打得好|淘明朝
※慘烈圍城戰,城內百姓把同胞當柴燒,城外軍隊想走走不了|淘春秋
TAG:淘歷史 |
※史上最牛老丈人!三個女兒是三朝皇后,隋朝開國皇帝是其女婿,唐朝開國皇帝是其外孫
※隋文帝身為開國皇帝,對皇后又敬又怕,連皇帝都不想當了
※司馬遷血統太過強大!兩位開國皇帝,出了唯一的女皇
※小主身體不方便,宮女給頂的班,曾孫是開國皇帝
※都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他復國成功,他卻依然走向失敗
※他是西夏開國皇帝,卻因強封兒媳為皇后被兒子殺死!
※同是開國皇帝,為何劉邦和朱元璋猛殺功臣,而秦始皇卻不殺?
※明朝開國皇帝年少貧窮,卻因父母遷墳身染帝王之氣,農民起義稱帝
※狗血!開國皇帝迎娶王妃,為何忽然臨時變卦娶了離異的寡婦?
※宋朝開國皇帝死於非命,真是被自己的親弟弟暗殺的嗎?
※大明開國皇帝之朱元璋:殺伐決斷,捨我其誰
※王建的永陵,五代十國前蜀的開國皇帝,無賴出身卻是位好皇帝
※皇妃來月事了,宮女替皇妃侍寢,生下了龍子,後來這一脈竟然出了開國皇帝劉秀
※她是讓清朝開國皇帝專寵的女人,地位僅次於皇后,死後皇帝大哭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什麼被稱為乞丐皇帝?
※宋朝開國皇帝死於非命,真是被自己的弟弟暗殺的嗎?
※開國之君,為何只有秦始皇沒殺功臣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稱帝之前都是做什麼的?
※滅了遼國,統一女真,他是開國皇帝,陵墓卻被村民做成化糞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