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提按有法 倒輒能起 一筆濃淡 聚墨成米

提按有法 倒輒能起 一筆濃淡 聚墨成米

董其昌《畫禪寶隨筆》評蘇軾《赤壁賦》墨跡稱:「坡公書多偃筆,亦是一病,此《赤壁賦》庶幾所謂欲透紙背者,乃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每波畫盡處,隱隱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傳耳。」

黍米珠的形成,是提筆的時候搓紙回筆造成的。回筆又是為了把筆提起來,筆鋒重新聚攏。用筆千古不易,手段無論怎麼變其目的不外乎是為了寫完一筆能接著再寫下一筆。

這中間有一些物理現象:

按壓停頓造成墨汁下注過量,透過紙背,形成濃墨區。

提筆快速行筆時注墨不足,形成淡墨或枯筆。

搓紙提筆,利用筆毛本身的彈力、筆紙間的摩擦力和墨的表面張力讓筆鋒重新立起聚攏。

提筆過程由於墨汁的表面張力,墨汁凹月面隨筆鋒提起而提起,筆鋒提起處形成黍米珠。

董其昌又說「用筆之難,難在遒勁,而遒勁非是怒筆木強之謂,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輒能起」、「作書須提得筆起,不可信筆,蓋倌筆則其波畫皆無力,提得筆起,則一轉一束處處皆有主宰,轉、束二字,書家妙訣也。今人只是筆作主,未嘗運筆。」

毛筆的提按訓練

按得下、提得起,是為有力。千軍萬馬,為我所用,這種力,是控制力,不是今天很多書寫者那樣一味裝腔作勢。力透紙背的效果是壓強效果,紙張受到壓強,微孔更利於墨汁垂直滲透,用筆有力指的是用最小的力產生最大壓強,按壓的極限水平必須能收筆提得起能恢復筆鋒豎直。把毛筆壓到底,把紙張都劃破,最後筆提不起來,這樣的用筆只能叫軟弱無力。

筆畫轉換方向稱為轉折,其實可以看作不離紙的連續兩個筆畫,其要領也在提按,提則束,按則放,放出去要能收得回來是為主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楷書結構,歸總起來就六字!
草聖張芝《冠軍帖》,這勁爽
學習必備 書法結體三十法
學習必備 梁 周興嗣《習字入門》
北宋 蘇軾《蘇文忠公》欣賞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您可能感興趣

「臘腸」們齊聚墨爾本,短腿也要比快慢
「妖孽」齊聚墨鏡發布會 變性人阿曼達挺塑膠胸助陣
壯觀!成千上萬隻蜘蛛蟹齊聚墨爾本海灣
阿諾德施瓦辛格健美大賽,世界各地選手齊聚墨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