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狄爾瑞:和熊貓「寶寶」一起的1281天(特別關注)

狄爾瑞:和熊貓「寶寶」一起的1281天(特別關注)

2月21日,熊貓「寶寶」啟程歸國前,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工作人員在為「寶寶」準備竹子。

和熊貓「寶寶」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華裔女孩凱蒂在「寶寶」臨行前專程來為它送行。

2013年8月23日,來自中國的熊貓「寶寶」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出生,是他,第一個將「寶寶」捧在手心。

2017年2月23日,在親自護送「寶寶」乘飛機回到中國、陪伴它度過適應期後,他成為最後一個揮別「寶寶」的美國人。

他叫狄爾瑞,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飼養員。

3月24日,經過一個月的檢疫隔離後,熊貓「寶寶」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正式亮相。

「寶寶」的一舉一動不僅牽動國人的目光,也牽動著身在大洋彼岸馬蒂·狄爾瑞的心,狄爾瑞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擔任飼養員15年,7年前加入熊貓團隊。

「寶寶」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出生時,他歡呼慶祝;「寶寶」在美國3年半的成長,他關愛呵護;按規定大熊貓要在4歲前返回中國,直到護送「寶寶」回中國的最後一刻,他始終在守護!

狄爾瑞從四川返回華盛頓後,他向本報記者回憶了這一趟特殊的經歷,以及與熊貓相伴的日日夜夜。

「我的心與『寶寶』同在」

「寶寶」回中國需要飛16個多小時,專機的貨艙里除了「寶寶」,只有狄爾瑞和一名獸醫。「除了飛機遇到氣流發生顛簸,它表現出一絲緊張外,其餘時間裡,『寶寶』的表現正是我想要的:吃,然後睡,這是熊貓在自然狀態下的舉動。」狄爾瑞對「寶寶」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為「寶寶」準備了保質保量的飛機餐:55磅竹子(約合24.95公斤)、10加侖水(約合37.85升),還有它愛吃的紅薯和蘋果等零食。為了將大熊貓在飛行途中的不適感降到最低,在啟程前數個星期,動物園就開始對「寶寶」展開特訓。

「寶寶」展現的快速學習能力與處變不驚的淡定,在抵達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時得到延續。都江堰基地安排了一名擁有照顧美國海歸大熊貓經驗的飼養員在隔離檢疫期間陪伴「寶寶」,並準備了大陸竹子、竹筍以及蘋果、胡蘿蔔、特製窩頭等新鮮口糧作為「寶寶」歸國的第一餐。

都江堰基地的熊貓飼養員告訴狄爾瑞,一般情況下,初來乍到的熊貓多少都有點緊張,嚴重者甚至不願意走出運輸箱。「寶寶」不僅主動踏出箱子,走入它的圈舍開始探索,還很自然地從第一次見面的中方飼養員手裡接過食物開始咀嚼。

此前有媒體報道,擔心生長在美國的「寶寶」回國會有語言障礙。狄爾瑞說,不要小看大熊貓的適應力,美中飼養員與大熊貓交流時幾乎使用的是同一套肢體動作,熊貓很快就能通過相同動作,聽懂飼養員的中文指令。「『寶寶』非常擅於學習,即便遇到了沒看過的肢體動作,它也能很快弄清楚是什麼意思。」

停留在都江堰陪伴「寶寶」適應新家的狄爾瑞像在華盛頓一樣餵食、清掃,當「寶寶」有小情緒了,他會多投喂它一些食物,陪它說說話緩解情緒。任何相聚都有離散,當狄爾瑞也要跟「寶寶」分別時,這名美國漢子忍不住哭了,中國同行圍上來寬慰他:「不要擔心,『寶寶』會好好的。」但狄爾瑞說,「這才是我會哭的原因,我知道它會過得很好……它是我的熊貓寶寶,過去這些年我天天都可以見到它,但以後見不到了。」

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和民介紹,待「寶寶」長到5至6歲時,將按照優生優育的原則擇優配對,參與國內的大熊貓繁育計劃,最大限度保證種群的遺傳多樣性。狄爾瑞希望「寶寶」能夠孕育自己的寶寶,「這是接下來的要緊事,我相信它日後會順利產子。現在我沒辦法每日跟進『寶寶』的動態,但我的心與它同在。」

有一種奇蹟叫「熊貓」

「寶寶」的淡定,好似複製了16年前它的雙親「美香」與「添添」抵達華盛頓時的場景。

2001年,遠赴重洋在異國客居的一對中國國寶,在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里300多名記者的密切注視下,安坐在特製運輸箱里被送下聯邦快遞專機。在機場迎接和收看電視直播的人們激動不已:「熊貓回到華盛頓了!」而新聞的主角卻旁若無人地享用鮮竹,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緊張或不適。

自從1972年4月,大熊貓伉儷「興興」與「玲玲」作為中方對美方的友好饋贈被送到華盛頓,美國人就患上了一種名叫「熊貓熱」的病,一病就是40多年。大熊貓招人喜愛的外表與萌態為動物園吸引了大量遊客,在飼養大熊貓的過程中,美方也在學習研究這集可愛、強大、脆弱於一身的獨特生命,研究它們的飲食起居、體格、情緒和性格,為保護大熊貓種群盡一份力。

遺憾的是,在華盛頓生活的20多年裡,這對夫妻孕育的五胎無一成活,「玲玲」也在1992年去世。而「美香」與「添添」的到來大大提高了動物園大熊貓的繁育率,在兩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泰山」「寶寶」和「貝貝」先後出生並存活下來。

狄爾瑞把「寶寶」稱作「奇蹟」,這不全是出於飼養員的個人情感,從專業的角度來說,熊貓幼崽的夭折率比較高,有數據顯示,約有25%的熊貓新生兒會夭折,再加上「美香」產子的經歷,「奇蹟」這個詞確實適合「寶寶」。「美香」在2005年產下第一子「泰山」後,在6年多的時間裡沒有再給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添丁。直到2012年9月23日,「美香」產下的一隻雌性幼崽不幸夭折。那日上午,狄爾瑞用蜂蜜水將「美香」從幼崽身邊引開,另一名飼養員將出生僅6天的小生命迅速送到獸醫手中進行急救。10分鐘之後,因為呼吸與心跳已停止,獸醫只能宣告幼崽死亡。這隻幼崽在人們的期盼與希望中降生,它的離去讓整個熊貓團隊的情緒都受到極大的衝擊。「我們一下從天上墜入深淵」,當時狄爾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此描述他的心情。在沮喪中,狄爾瑞啟程前往中國學習。2013年8月,狄爾瑞與同事還在中國學習大熊貓人工飼養繁育的知識與技能。當獲知「美香」快要生產的消息, 狄爾瑞立刻乘機趕回華盛頓。

狄爾瑞最難忘的時刻是「寶寶」出生那一天。狄爾瑞將在中國進修學習到的把幼崽從母親身邊取走的技能立馬用在了「寶寶」身上,他與十幾個同事擠在狹小的監控室里連續幾個小時關注「美香」生產。「『寶寶』生下來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在歡呼慶祝,我們能聽到它的啼哭聲,它非常健康,這對我來說真的是非常美妙的經歷。」「寶寶」出生兩天後,狄爾瑞成為第一個將它捧在手裡的人,跟一根黃油棒差不多大,隨後它被轉交給動物園的獸醫團隊進行體檢。因為熊貓幼崽的夭折率比較高,直到它出生滿一個月,熊貓館的飼養員們才敢長舒一口氣。

許多美國人的夢想是和熊貓一起工作,目前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熊貓團隊共有一名館長、兩名助理館長,以及8名飼養員,他們此前都有照顧其他動物的豐富經驗,並接受過飼養大熊貓的專門訓練。除了熱愛大熊貓,動物園希望飼養員具備全方位的能力,照料得了瀕危動物,也可以應付得了普通動物日常可能出現的一些狀況。

回到華盛頓,還有許多工作等著狄爾瑞與同事一起推進。熊貓館裡最年幼的成員「貝貝」不久前斷奶,從母親身邊帶離,轉移到一牆之隔「寶寶」走後空出來的生活區。今年熊貓的繁殖期快到了,「美香」也需要為下一胎做準備。

美國人患上了「熊貓熱」

時光倒轉至1999年11月28日。在為「興興」去世舉行的記者會上,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時任副園長麥金利·胡德森強調,這不是一樁普通的動物死亡案例,「興興」所代表的是美中大熊貓工作者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的合作,大熊貓是美中關係的一個重要象徵,「我們都希望這個象徵能繼續延續它的生機。」因此動物園方面開始與中國方面協商,以租借的形式再引入一對大熊貓。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自2000年12月開始了為期10年的大熊貓合作,大熊貓「美香」和「添添」赴美參與了合作研究。2010年12月協議到期,中方考慮到美國民眾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與美方就新的合作研究協議達成一致。2011年,根據新協議,「美香」和「添添」繼續留在華盛頓開展合作研究。

據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園長丹尼斯·凱利介紹,現在每年有約200萬人次來動物園看大熊貓,每天有超過1000萬人通過網路收看熊貓動態直播。對熊貓的熱愛也增進了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凱利說,每一年他去四川的大熊貓基地,都能看到包括美國在內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他們不僅探訪熊貓生活的地方,也了解當地的人文風情。

家住賓夕法尼亞州的瑪麗·舒爾茨女士因喜愛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熊貓一家,曾三赴中國,其中去過兩次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卧龍基地。「大熊貓是那麼可愛,我甚至感覺和它們有了情感上的聯結。」退伍軍人巴倫女士住在動物園附近,一有空就往熊貓館跑,她的最大心愿是去中國擁抱一隻大熊貓。

更不用說像狄爾瑞以熊貓為工作對象的專業人員,他已是中國大熊貓基地的常客。2013年他在一個基地里迎接了兩隻熊貓幼崽的誕生,中國飼養員都從各自圈舍趕來慶祝。「他們可能已經看過100多次熊貓幼崽的出生,但依然不想錯過任何新生命呱呱墜地的瞬間,他們比世界上任何人,甚至我,都更熱愛熊貓。」狄爾瑞說。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於去年宣布將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由「瀕危」降為「易危」,這與中國多年來的努力分不開。狄爾瑞告訴本報記者,中國在熊貓保護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美國需要與中國進行合作。「寶寶」在美國十分受歡迎,人人都希望它能留下,但它屬於更偉大的項目,如果他親手照顧過的大熊貓的子孫後代最終成功回歸野外,那就再好不過了。繁育項目關乎所有大熊貓,而許多動物與大熊貓共生共存,保護大熊貓,保證其有充分的自然棲息地,會使得棲息地生態系統里的所有物種受益,而不是只有「寶寶」一個主角的故事。

目前大熊貓種群的繁衍依然面臨嚴峻考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指出,作為近年來面臨氣候變化和自然棲息地消失困境的野生動物的象徵,未來80年大熊貓賴以生存的竹林有1/3可能會因為氣候變化消失,這對其生存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保護熊貓這樣的珍稀動物、改善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關係到全人類福祉的事情,正如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所說,這需要中美兩國一道努力。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31日 23 版)(責編:崔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