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兩極海冰範圍又破歷史新低,是自然還是人為?

兩極海冰範圍又破歷史新低,是自然還是人為?

兩極海冰範圍又破歷史新低,是自然還是人為?



圖片來源:pixabay

撰文:劉小鷗


三月初,南、北極先後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大事件」。衛星數據顯示,南北極分別在3月3日與7日迎來了海冰範圍的年度最小與最大值——2017年已是北極海冰連續第三年創下年度最大值的新低。與此同時,南極的年度最小值也「觸底」新紀錄。


衛星監測與海冰範圍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是科羅拉多大學與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等機構合作建立的數據信息中心,同時受NASA資助。NSIDC對兩極海冰連續的衛星監測可以追溯至1979年。除了海冰,它在各種極地與冰凍圈研究甚至大氣候研究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未來可能會深受特朗普削減氣候研究經費之苦)。

NSIDC報道的通常是海冰範圍(sea ice extend),它與海冰面積(area)略有區別。每個海冰密集度大於15%的衛星網格單元即認定為「有冰」,有冰的網格單元面積即為範圍。這種計算方法主要考慮到冰融季節中,衛星感測器對海面與表面有融水的海冰會有一定的判斷誤差。

兩極海冰範圍又破歷史新低,是自然還是人為?



圖1. 例如,有4個尺寸為25千米x25千米的網格單元,海冰密集度分別為100%、20%、10%與3%(其中兩個單元超過15%),則計算出的海冰範圍為2個網格單元,即1250平方千米。


「低開低走」的北極

與經年累積下的冰川不同,海冰經歷著季節性消長循環。北極海冰通常在3月至9月間融化,達到年度最小值後,隨著北半球秋冬季節的到來逐月增長,直到下一年3月左右達到年度最大值。南半球的節奏則恰好相反。


除了溫度這一重要因素,對於漂浮著的海冰來說,風向、氣旋及海浪等因素也都影響著冰的消長與分散等狀態,即總體的範圍變化。


對北極而言,2016至2017年的秋冬增長周期中,整個北冰洋區域溫度幾乎始終高於1981年起的30年平均值,其間還有極端熱浪來襲,都不利於海冰增長。加之2016年一整年海冰量總體偏低,在這種「低開低走」的局勢下,2017年1月與2月的月均範圍,均是有衛星數據以來的歷史同期最低,也造成了連續第三年的年度最大範圍破紀錄的新低[1]

兩極海冰範圍又破歷史新低,是自然還是人為?


「發揮」不穩定的南半球


相比於北極連續破紀錄不同,前幾年南極的海冰量相對不穩定,但總體呈增長趨勢。2012-2014年甚至接連刷新了最高紀錄。而去年9月後,南極海冰範圍開始快速下跌,遠低於歷史同期。同年11月的月均範圍低於長期平均值5.7個標準差。由於西南極較高的溫度,阿蒙森海在2月幾乎無冰,全南極的海冰範圍也在3月3日創下歷史新低[1]

兩極海冰範圍又破歷史新低,是自然還是人為?


圖3. 過去幾年12月至4月南極海冰範圍變化,2016-2017年的周期海冰範圍遠低於歷史同期。(圖片來源:NSIDC)


自然還是人為?


數據能直觀地反映變化。但目前關於氣候變化的爭論,大多並不在於變暖這一事實,焦點或許更多地在變化究竟是自然的還是人為造成的。確實,人類尚未誕生之時,地球也曾出現過兩極無冰的極暖時期。因此近期的許多研究也將重點轉向區分自然與人為因素的影響。


海冰的變化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驅動因素:外部壓力(如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長期冰損,與內部氣候變率帶來的短期隨機變化[4]。3月初,一項由華人科學家丁慶華主導的研究通過大量氣候與海洋模型發現,在北極,僅約三至五成的夏季海冰總體減少是由內部變率導致的[5]。去年的另一項研究也得出結論:夏季海冰消失與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線性關係[6]


大量研究已經表明,人類引起的氣候變暖確實導致了海冰減少。目前,科學家仍在繼續研究,力圖揭開人為因素對長期海冰消失的影響。


也已經有學者對此充滿擔心——很可能在我們弄清一切之前,會有更多海域出現無冰情況,極地周圍的航道將變得更加開闊,人類可能開展更大規模的石油與天然氣的開採活動與其他經濟活動。這也許會是一個糟糕的惡性循環[7]


參考資料:


2. CPOM (2017), Sea ice volume and thickness, European Space Centre;


3. PIOMAS (2017), 『PIOMAS Arctic sea ice volume reanalysis』, Polar Science Centre a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4. Swart, N. (2017), 『Natural causes of Arctic sea-ice loss』, Nature Climate Change;


5. Ding, Q. et al. (2017), 『Influence of high-latitud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s on summertime Arctic sea ice』, Nature Climate Change;


6. Notz, D. & Stroeve, J. (2016), 『Observed Arctic sea-ice loss directly follows anthropogenicCO2emission』, Science;


7. Borenstein, S. (2017), 『Arctic sea ice dips to record low for winter』, phys.org.


《賽先生》第四輪選題發布,期待你來創作!


1. 我們到底需要多少睡眠時間?


2. 「音樂療法」有神經科學基礎嗎?


3. 為什麼會有人「路痴」?


4. 人類的血型為何會有區分?


5. 你愛掛在嘴邊的「腦補」,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6. 「球狀閃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7. 為什麼會有人「暈車」「暈船」?


8. 昆蟲可以成為人類的營養來源嗎?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賽先生 的精彩文章:

愛情能否長久?腦成像技術也許可以幫你預測
量子力學中的平行宇宙
暗能量:宇宙加速膨脹的黑暗推手
丘吉爾曾撰文探討外星生命,這事兒人類竟然剛剛知道

TAG:賽先生 |

您可能感興趣

知道這些,我的歷史三觀又刷新了一下!
人人崇拜的「千古一帝」,真實歷史上卻是這樣?竟然比宋朝還不堪
武則天多次爭奪西域都是一敗塗地嗎,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世界歷史上四個創造者,是思維超前,還是未卜先知,或是穿越?
此人被譽為三國神將,也是歷史最強狙擊手,五虎上將被他幹掉倆!
我們的新都市空間,是在摧毀歷史?
名譽天下失一地卻毀譽一生,是大意還是歷史必然?
誰是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人?毛主席,還是孔子,或者是他
歷史上最自大的四個人,誇下海口,打的卻是自己的臉
這些歷史名人都被醜化了,這些內容將顛覆你的歷史觀
它是地之血,卻還能止血,並且是歷史悠久的植物染料
這個醜女人是中國歷史上最強悍的毒婦,卻仍被稱為賢妻,她是誰?
項羽推翻秦朝的原因是秦自己有關,他是真的存在歷史不是穿越
趣味歷史:可能是穿越的古人都有誰?
歷史上有哪些小人物改變歷史走向,然後突然消失了?
帶你看看中國歷史上那些可能是穿越者的人,真相在此
歷史上有哪些小人物改變了歷史走向,然後突然消失了?
此人力戰關羽,大破馬超,是三國歷史上被低估的大將!
他是歷史上最失敗的刺客,也是最有「價值」的刺客?
歷史上那些又粗又暴的廣告,節操下限都是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