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第七大洞天——朱明輝真之洞天

道教第七大洞天——朱明輝真之洞天

道教第七大洞天——朱明輝真之洞天



北宋詩人蘇東坡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而使羅浮山聞名於世。羅浮山又名東樵山,是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據《雲笈七籤》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記載,羅浮山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漢朝史學家司馬遷曾把羅浮山比作為「粵岳」,羅浮山素有「嶺南第一山」的美譽。

羅浮山還有一段傳說。相傳古時只有羅山,浮山從東海浮來,倚於羅山東北,由鐵橋峰相連,故名。山中有七十二石室、十八洞天、四百三十二峰巒、九百八十瀑布與飛泉,山中有許多道觀點綴其間,歷來許多文人墨客、方士道人紛紛前往山中遊覽、隱居和修鍊,為其作賦吟詩,歌頌讚美,如陸賈、謝靈運、李白、杜甫、李賀、劉禹錫、蘇東坡、朱熹、葛洪、陸修靜、楊萬里、屈大均等人。

道教第七大洞天——朱明輝真之洞天



東晉年間,著名道教理論家、煉丹家、醫學家葛洪入于山中修道煉丹,採藥濟世,著書立說,創建九天觀、黃龍觀、沖虛觀、酥醪觀、白鶴觀。葛洪居山積年,優遊閑養,筆耕不輟,著述極豐,他繼承並發展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整理了當時流行的各種煉丹術,總結了自己在研製金丹過程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撰寫而成《抱朴子·內篇》一書,既確定了我國的神仙理論體系,又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從而使羅浮山逐漸成為嶺南道教名山。

羅浮山自然風景秀麗,其中的道教遺迹和景觀主要有:沖虛觀、黃龍觀、九天觀、酥醪觀、葛洪煉丹灶、仙人洗葯池、飛來石、遺履軒、會仙橋、蝴蝶洞、朱明洞、飛雲頂、華守岩、升仙岩、劉仙岩等等,尤以沖虛觀最為著名,現為全國道教重點開放宮觀,屬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道教第七大洞天——朱明輝真之洞天



沖虛觀位於羅浮山朱明洞景區麻姑峰下,南臨白蓮湖。為東晉葛洪創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東晉咸和年間(326年-334年),葛洪在羅浮山創建了四座道觀:白鶴觀、沖虛觀、黃龍觀和酥醪觀。


初為葛洪修道煉丹南庵,葛洪「羽化成仙」後,晉安帝在此建「葛洪祠」,唐玄宗天寶年擴為「葛仙祠」、宋元祜二年哲宗賜額改為「沖虛觀」,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全國最有影響的道教宮觀之一,杭州黃龍觀、香港黃大仙、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黃龍廟等,均認它為「祖庭」。

道教第七大洞天——朱明輝真之洞天



羅浮山之所以成為是全國知名道教聖地,十大洞天第七洞天,就是因為有這個道觀等遺址。沖虛觀有三奇:主殿三清殿周圍大樹環繞,屋頂卻無落葉;觀內無蜘蛛網;長生井井水能治病,昔日名曰「神仙水」,斗米才能換斗水。三奇至今仍難解全謎。


沖虛觀雖然始建於晉,但現在的觀也是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重修,是全國重點道教寺觀之一。總建築面積4400平方米,平面呈四合院布局,主體建築由平台、山門、天井、三清殿、葛仙祠、兩廡及膳堂組成。山門、三清殿、兩廡齋堂均為懸山式屋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屋脊、內外博風、牆體均飾以大量的灰雕、陶塑、壁畫,題材包括人物、花、山水、博古、書法等,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選自公眾號:道教洞天福地

濟源市陽台宮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李春林先生一行參訪陽台宮
道教神仙 電母
春季我們可以吃哪些野菜?
喝粥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穿越千年——喜迎王屋桃花節,「女仙」再現陽台宮

TAG:濟源市陽台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