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學道精神,詳議《道德經》中「聲」與「音」的內涵

學道精神,詳議《道德經》中「聲」與「音」的內涵

學道精神,詳議《道德經》中「聲」與「音」的內涵



隨著語言的發展,「聲」與「音」的區別已經越來越模糊,甚至在很多地方它們被視作同一個概念,被用來表達同一個意思。

曾經有人將這兩個字的意思混用之源頭歸溯到了老子《道德經》第二章里的「音聲相和」之語,將之作為「美妙的音樂皆由各種不同聲調組成」的理論依據。


打開各種《道德經》的注本,確實發現大多將此處的「聲」與「音」當作兩種不同的聲音來解釋,致使二者在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差別。


陳鼓應將「音聲相和」解釋為:樂器的聲音和人的聲音互相調和[1]。


任繼愈解:聲音相互對立而諧和;簡單的發音叫做「聲」;聲的組合,成為音樂節奏的叫做「音」[2]。

王力解:音,單音;聲,和聲[3]。


震陽子解:大聲和細聲是彼此相調和的[4]。


車乃亮解:音為有韻律有節奏的合聲,聲為單聲[5]。


清寧子解:音指樂器音響,聲指人的聲音[6]。


南懷瑾解:音與聲相和,才構成自然界和諧的音律,因此又有「禽無聲,獸無音」的說法[7]。

張其成解:音和聲是相互和諧的[8]。


培真解:迴音是相對於發聲產生和鳴的[9]……

學道精神,詳議《道德經》中「聲」與「音」的內涵



筆者經過反覆品讀,仔細琢磨,發覺可以在學習前人解釋的基礎上尋找老子所說的「聲」與「音」之間的區別。

「聲」與「音」二字分別在《道德經》里出現了三次,即第二章的「音聲相和」,第四十一章的「大音希聲」,第八十章的「雞犬之聲相聞」,及第十二章的「五音令人耳聾」,其實在這幾章經文中,「聲」與「音」也分別表達著不同的意思,它們是不能相互替換的。


第二章「音聲相和」的「音」是泛指一切能聽得見的聲音;「聲」是指能夠感知聲音存在的一切動物之聽覺。


第四十一章「大音希聲」的「音」是指聖人之言;「聲」是動詞「聽」的意思。


第十二章「五音令人耳聾」的「音」為音樂的意思。第八十章的「雞犬之聲相聞」的「聲」為動物發出的聲音。

對於第八十章「聲」的意思和第十二章「音」的意思的理解,筆者也是沿用前人的通行解釋,想必不會有人非議,只是對第二章和第四十一章里的「聲」字的理解,可能會讓人覺得過於牽強,為求拋磚引玉,筆者在此不揣淺陋試述一管之見。


一、老子的「聲」含有「聽」之義。


大音希聲


首先讓我們看看第四十一章的「大音希聲」。關於「大音希聲」的內涵意義一直是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很多人在闡述大愛無言的人生境界或美妙無比的高雅音樂時喜歡用「大音希聲」來形容,也有很多人把「大音希聲」解釋為自然樸素且沒有任何人為痕迹的本真境界[10]。


同樣,藝術界也用「大音希聲」來闡述自然的「無聲之樂」往往比人為的「有聲之樂」更富表現力,更能傳達出有限的音響節律所不能表達的美妙[11]。


教育界往往用「大音希聲」來倡導「身教勝於言教」、「採用隱性的教育策略影響學生」等教育理念[12]。


企業界將「大音希聲」作為低調前進的發展理念之口號[13]。


《韓非子?喻老》認為,巨大的聲音需要長期積聚力量才能發出,所以罕有所聞。


王弼曾解「大音希聲」:「聽之不聞曰希,大音,不可得聞之音也。[14]」


因為「希」字在《爾雅》里被解為「罕也」,「希聲」也可當「罕聞」或「難聞」解。只是很少有人將此處的「聲」直接解為「聽」或「聞」的。


雖然現今有很多人將「大音希聲」解釋為:最大的聲音反而聽起來無聲音或最大的聲音反而令人聽不見,但是,大多將其「聲」字當做名詞「聲音」或「迴響」來解[15]。

學道精神,詳議《道德經》中「聲」與「音」的內涵



筆者比較傾向教育界的觀點,深受其「大愛無痕」之闡釋的啟發,深感「大音希聲」就是老子的施教方式;只是仍然覺得,我們若要探究其「聲」之義,必須聯繫上下文,分析全章的意思,否則,脫離全章主旨自然就會變成斷字取義,難免落於片面而偏離經文之本義。下面以河上公本為例來分析: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16]道若類[17],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直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18]。


本章的大意為:上等人士聽了「道」後,就努力踐行;中等人士聽了「道」後,有時想起,有時忘記;下等人士聽了「道」後,就哈哈大笑。若下等人聽後不大聲笑,就算不上真正的「道」了。


所以古代就有這樣的說法:明曉「道」的人看起來很愚昧,在道業上取得進步的人看起來是在後退,對「道」的蔑視和嘲笑看起來是很美好的善舉,崇尚「道」之德的人胸懷好像山谷一樣虛廣,最清白的人好像已被完全玷污,盛德之人看起來卻像德行不夠,剛健精進的德行(法道立德的人)看起來像苟且偷安,品質純真的東西看起來好像已發生質變,最大的方形看不到稜角,重大的器物總是很晚才能造成,宏大的聲音很難使人聽見,最大的形象反而使人看不見。「道」總是幽隱不顯名相。只有這樣的「道」,才善於假借各種看似反常的現象,來體現它柔弱的作用,並且形成它反向運行的規律。

學道精神,詳議《道德經》中「聲」與「音」的內涵



顯而易見,本章是對前一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具體解說,旨在通過各種「下士」覺得反常的現象,來闡釋太上大道的柔弱功用及其反向運行的規律。


為了引導人們返樸歸真,體悟大道的玄妙,老子提出了許多方法與要求,比如: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身退,將欲翕之必固張,將欲與之必固奪之,去甚,去奢,去泰,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等等。


這些要求往往會使多數修道者(下士)產生疑惑,認為老子的道是不可信的,是不合常理的,是很難實現的,所以他們會對老子的言論充耳不聞,甚至大聲譏笑。然而老子深知——大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只有少數「上士」會踐行他的教化;所以他在此處才談及「大音希聲」(越是宏大的聲音越會使人厭煩、令人充耳不聞)的現象,並以此點明了他效仿大道「隱無名」、「行不言之教」的理由。


故《莊子?天地》云:「大聲不入於里耳,《折楊皇華》,則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因為再高超的言論,用大聲宣說的方式是沒法進入世俗人的心中的。


如果我們脫離「聽」而言「聲」,將「希聲」二字理解為稀少的聲音,那麼「大音希聲」里的「音」「聲」二字就同屬名詞「聲音」的範疇,也就變成了可以互換的同一名稱,也就可以將之說成「大聲希音」。

學道精神,詳議《道德經》中「聲」與「音」的內涵



但是老子早在第二章就已告訴我們「音聲相和」,他所說的「聲」與「音」是兩個不同的對象,是不能相互替換的,否則,單一對象就不可能相互應和;而且,如果我們將「大音希聲」說成「大聲希音」(最大的聲音就像最小的聲音)似乎與前面提到的「上士」、「中士」與「下士」沒有太多的聯繫。然而,若將「希聲」解為「少聽、罕聞,很少被人聽見或很難被人接受」就能使人更容易明白上中下三等人面對「道」的不同態度之原由,自然更符合老子「知我者希」之本義。


當然,將此處的「聲」理解為「聽」的意思並非筆者憑空杜撰,在《漢語大字典》里就已有將「聲」做動詞「發聲」和「聽」解釋的例子[19]。雖然其出處是在晚於《道德經》出現許久之後的宋代,但足以說明「聲」是可做動詞「聽」來理解的。


二、老子的「聲」又含有「聽覺」之義。


音聲相和


當我們得知「聲」含有「聽」的意思之後,就不難理解第二章里「音聲相和」的「聲」含有名詞「聽覺」的意思了。


不過,在我們探究其本義之前,同樣須先了解全章經文的主旨思想:」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這章的大意為: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樣的是美時,丑的觀念也就會同時出現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樣的是善時,惡的觀念也就同時產生了。有和無相互對立而產生,難和易相互比較而形成,長和短相互比較而襯托,高和低相互比較而顯現,聲音和聽覺因同時存在而相互體現作用,前者和後者因不同的分別而相互隨順。


因此,聖人以無為(不帶私心、忘卻成就)的態度去對待世事,以不言(不大音)的原則來教化世人,任憑萬物自然地興起而不加干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培育萬物而不恃望其報答,功成業就了而不拘泥於世俗之分別而炫耀自己。正因為他不拘泥世俗之觀念,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滅。

學道精神,詳議《道德經》中「聲」與「音」的內涵



通讀此章經文,我們不難發現老子在此列舉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六個相對的現象,來論證一切事物都是由對立雙方組合而成的,彼此皆以對方為其存在的前提條件,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將不存在。


此世間,一切事物都需要相互依賴,相互印證,相互對照,相互比較才能存在。沒陰就沒有陽,沒有美就沒有丑,沒有善就沒有惡,沒有無就沒有有,沒有難就沒有易,沒有長就沒有短,沒有高就沒下,沒有「音」就沒有「聲」,沒有前就沒有後,這些概念都屬於形而下的,都是會隨著人們的心態、時間、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


所以,聖人會持守「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原則,不帶任何分別心,反而能與「道」圓融,長久「不去」。


可是,我們若將此處的「聲」和「音」當做兩種不同的聲音來解釋就不太符合互為存在前提的邏輯現象。不管是樂器的聲音與人的聲音,還是簡單的發音與有節奏的聲音之組合;不管是無生命的物體發聲與有生命的喉嚨發聲,還是發出來的原聲與迴音;它們都不是相互依賴才存在的,其中任何一種聲音的消失並不會引起第二種聲音的消失。只有單聲與合聲以及大聲與細聲裡面含有「大與小」及「多與少」的相互對立概念,但是這些概念根本沒法「相和」。《說文》解:「和,相應也。」可見「相和」是相互響應的意思,而不是相互對立的意思。


如果老子只是為了表達「大與小」或「多與少」相反相成的話,他完全可以直接說「大小相成」或「多少相存」;並且,世上有很多可以體現「大與小」或「多與少」相互對立並存的實物可供例舉,他根本就沒必要用這「搏之不得」的聲音來論證此理。


當然,力推「不言」、「希言」的老子更不會濫用字詞。《禮記·樂記》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可見聲音的產生是與心有關的。

學道精神,詳議《道德經》中「聲」與「音」的內涵



「聲」甲骨文


我們再看看「聲」字的寫法,繁體為聲,在甲骨文中的寫法是左邊用一根繩子吊著一塊穿有孔的略像一彎月牙的玉石,右邊是一隻手正拿著棍棒之類的物體敲擊著玉石,下面是一隻耳朵,顯然它是一個會意字。即耳朵正聽著敲打玉石所發出的聲。我們都知道漢字是表意性的文字,每個字的形體結構皆能直觀地顯示一定意義,它們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通過「聲」字的外形結構我們就能發現它是在表達用心聆聽聲音這個動作。我們也只有將「聲」與心聯繫到一起才能理解孔子所說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之語,因為在聽覺審美上沒有共同點的人不會相互響應,在嗅覺愛好上沒有共同點的人也不會結伴相求,這是不可辯駁的事實。


莊子云:「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若世間動物皆無聽覺,聲音也就沒法自我體現其存在;只有聲音和聽覺同時存在才能相互體現其作用。所以老子說:「音聲相和。」


綜上所述,我們也可以說,老子在《道德經》里提到的「聲」和「音」分別表達著不同的意思,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能相互替換的,我們不能將之作為現今「聲音混用」的源頭依據。


【注釋】


1.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中華書局2009版第61頁。


2.任繼愈:《老子繹讀》,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版第5頁。


3.王力主編:《古代漢語第二冊》,1999版第375頁。


4.震陽子:《道德經註解》,大連出版社1994版第6頁。


5.車乃亮:《證悟道經》,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版第15頁。


6.清寧子:《老子道德經通解》,鷺江出版社1999版第6頁。


7.南懷瑾:《老子他說》,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版第69頁。


8.張其成:《張其成全解道德經》,華夏出版社2012版第42頁。


9.培真:《道德經探玄》,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8頁。


10.如錢鍾書在《管錐編》里以《琵琶行》「此時無聲勝有聲」為例來論證「當聲之無,有聲之用」之理。


11.如宋亞文在《試論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藝術思想》(《長安學刊》2010年第2期)中說:「大音」「大象」體現了「道的(自然之美的)特徵;葉曉蘭在《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詩意花鳥畫之空靈美》(《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用「大音希聲」來闡釋畫應留有藝術空白和靈的空間。


12.參見陳麗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談分層教學的最高境界》以及徐忠平的《大音希聲,大愛無痕》(《內蒙古教育》2013年第08期)。


13.參見《銷售與市場》2013年第07期。


14.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校釋》,中華書局2008版第112頁。


15.諸如《老子繹讀》任繼愈著,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版第93頁的「與『希聲』、『無形』為並列,名詞之前都是否定詞」之語;《老子直解》劉德康撰,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版第146頁的「故大音、大聲皆高妙之音聲」之語;《老子》李傑主編,2006年版第110頁「最大的聲音聽起來反而少有聲音」之語;《張其成全解道德經》張其成著,華夏出版社2012版179頁「最大的聲音少有迴響」之語,等等。


16.夷:在此處可理解為「剷除、毀謗、蔑視」,因為在第十四章里有「視之不見名曰夷」之語。


17.類:善,美好;參見《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簡編本1996版第1974頁「類」字條第8項解釋。


18.貸:此處可當「借,假借」解。


19.《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簡編本1996版第1284頁。


(本文作者邱清輝道長,原文曾發佈於《海峽道教》2016年第4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上元燈節,這些詩詞你知道嗎
正月初一拜大年,紅包福氣全都來
中國道教協會向全國各地道友拜年啦
北京道家書畫委員會組織書畫藝術家送福字寫春聯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