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五味雜陳的篆刻

五味雜陳的篆刻

篆刻的複雜在於篆法、刀法、章法三者曲盡妙合的綜合評價,簡單在於直視其刀的鐫刻趣味與品格。篆刻的趣味使我們常常一眼分辨出何人作品,鄧石如以圓轉成面目,表現出「剛健婀娜」的風韻;吳讓之起筆多一變筆,表現出筆意,還別於前者;徐三庚強調伸展,以「吳帶當風,情趣再別前者,兩者同宗繼承由篆體趣味不同,各具風彩。


雖然這種趣味的背後隱蘊地顯示著深不可測的中國文化淵源與靈魂,但是在表面上卻給人們一種虛實相融、耐人尋味的視覺效果。認識這種刀石的鐫刻趣味及運用刀法的過程,實質上是在尋找步入篆刻藝術殿堂的一條途徑,也是識者領悟到刻者一番苦心的關鍵所在。書貴筆法,刻貴刀法,作為書法的延續的刀法,雖說僅沖切兩大類,而沖切之中又變化莫測,寸鐵在握,起伏卧倒,正側披削,似屋漏痕,似折釵股,自有學問在,自有無窮意趣在。

五味雜陳的篆刻


1:刀味。


刻印以刀成文,其中趣味自皆歸於刀,可謂一刀萬象。其刀趣源於刀法。篆刻中的刀法關鍵是在善用其刀鋒,這樣在操刀、落刀和用刀過程中,才能準確地表達篆刻者的創作意圖。造就刀趣的方法不外乎沖、切兩類。沖者舒展自如,得乎自然。何震的猛利,鄧石如的圓勁,齊白石的雄健,他們得宜於沖刀。切者不止不流,若即若離,朱簡的豪放、丁敬的清勁以至於浙派的崛起,均得益於切刀。沖、切者結合相得,同樣結晶出吳昌碩的蒼莽洒脫,趙古泥的雄渾,來楚生的樸厚……以上所舉均是以刀造趣的大家。造趣不同,風格亦不同。沖刀所造趣味,鐫刻線條穩健圓挺、流暢自然,給人以用刀如筆的感覺。對一位篆刻家來說更為新奇的是這裡隱藏著刀角、刀刃、刀背造趣的效果。


關於刀法名目繁多,說複雜化有數十種。什麼正入正刀法,單入單刀法,雙入正刀法、沖刀法、復刀法、切刀法,舞刀法,又有所謂澀刀、遲刀、留刀、埋刀、輕刀等等。說簡單化其實只有二種:沖刀、切刀,沖切合用;以上數十種講法是有些大家故弄玄虛,以欺外行耳。沖刀人人能之,但不宜多用,要衝、切活用,刀法運用說,實質上是講,刀口向口面,刀背所向口背,向之一面,不會同時兩面,尋常朱文落刀,大多背線外向,其線不至破碎,巨印朱文有時僅可向線落刀,但必須熟審石質脆實,輕重合度適之。總之,刀法不可泥,用久隨於變化最為佳。但是還有個最重要的問題,前人沒有談過,就是篆刻刀的刀刃、刀背在篆刻過程中的運用,刃、背如何使用。這就需要自己去琢磨,或砸或刮或敲或削,總之達到所需效果最佳。

切刀所造趣味,鐫刻線條一刀一痕,殘挫起伏,給人以老辣痛快的感覺,沖切活用所造趣味,似曲似直,奇正迭運,給人以流澀具蘊的感覺。歷史上被稱為「皖派」、「浙派」的藝術特色的流派產生的形成,與刀法的使用有著不可分的聯繫。刀刻於石,石現於刀,在這個過程中,以刀所造的趣味被個性化、風格化,為直接體現筆意墨趣,提供了一個紮實的基礎。

五味雜陳的篆刻



2:筆味。


筆情由刀趣所致,篆體的筆意、布白的處理賴於斯。印痕中的刀跡內涵,正是筆的趣味所在。

作為刻者並不是直接把現有的篆字抄移到印石之上的。因為在篆刻中篆字受到章法,石頭方寸的大小制約,因此,篆字在印石上必然要進行一種千姿百態的創造。由於這種創造為鐫刻中的筆趣所致,客觀地帶來了無限生機和廣闊的天地。應該說篆刻一旦脫離了這種趣味,便失去了生命力。如吳讓之把鄧石如的「以書入印」的理論,在篆刻的實踐中,發揮到最大限度,形成了他以刀代筆爽快利落地將落筆、運筆和收筆過程的輕重、疾徐、使轉、提按等筆意墨趣的效果,儘可能的體現出來。這種似刀似筆,刀筆相融,境界使書法與刻印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了高度風格化的統一,開闢了一個新的筆趣天地。

五味雜陳的篆刻



3:石味


是指印石受刀後自然剝落的痕迹,這是篆刻中最富有氣韻,使人玩味不已的趣味。它成為篆刻形質、神氣的有效載體,石質印章逐步統治篆刻領域,其重要原因,就是這種具有造就欣賞價值的石的趣味。

熟悉、把握和利用石性,成功地為我所用,揚我所長,在這方面,齊白石算是用石質趣味的行家大家。他制印常用單刀直切,大刀闊斧極具個性,試想他那種筆劃一邊光一邊毛的篆刻印痕,如果失去石質受刀後自然剝落的趣味,齊璜便不再是齊璜了。


來楚生刻印用石,多將印面磨時必須平,刻時或可使之不平,印面著紙有輕重,用刀柄擦之或以銼刀銼之敲之,形成了石質受刀獨有的風格。


總之,對於追求石質的趣味,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出現了很多能夠運用這種趣味並取得成功的篆刻高手。

五味雜陳的篆刻


4:金石味


這種趣味的由來,一是古代金屬印章年代久遠、鏽蝕殘損所形成的一種殘缺的美,二是古代治印與今不同,古代以鑄鑿為主,由於其特定的工序所形成的鈐蓋效果,以致達到今天所說的刀石鐫刻中金屬的趣味。


這種趣味的呈現,在石質印章中,多是使用一套修飾的工序來完成的,用以解決刻刀所不能刻出來的效果,在這方面吳昌碩摸索出一套獨特的修飾法,這個方法很大程度上烘託了他那高渾蒼勁的藝術風格。據傳,當年王福庵求教於吳昌碩,而他始終不肯課其秘技。王福庵卻每晨耳聞吳昌碩屋中有刻印打磨之聲不絕。


印人中也有不使用修飾工序而得道,步入殿堂的,黃牧甫就是明顯的一例。他後期所刻印章,每一線條起訖,一氣呵成,乾脆利落,絕不作斷續刻劃,三番四復易改。一派熔石鑄金之象,活脫吉金意趣,其金的趣味盡在其中。

五味雜陳的篆刻



5:篆刻趣味


前面在筆的趣味中,文中所提及的只是鐫字和具體的點劃,雖然在移植上石的過程中進行了一次再創造,呈現出一定的體別,但並沒觸及個性化、風格化的篆刻的篆體。這裡所說的篆的趣味,正是指此。


這樣有一個觀點值得贊同。篆刻的立宗成派,發端於篆書書法的卓然成家,這說明了篆刻的突破,在於篆書書法的突破。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徐三庚,吳昌碩、齊白石等人,無不是在篆書的書法上創造出自立獨特的面目,然後在篆刻上出現了與眾不同的風格。


以上所述刀石鐫刻趣味的現象中,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刀、筆、石、金、鐫的趣味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包容活用的辯證統一體,其趣味是一種個性化、風格化的趣味,象屋漏痕一樣,是虛虛實實的質感趣味。這種趣味都緣於篆法與刀法相得益彰的和諧結合,使得刀與石的拼撞產生出有線有墨、有致有韻的藝術光芒。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簽約作家或網路,網路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五味雜陳的篆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圈 的精彩文章:

齊白石精品閑章58方,美醉!
就是這10幅書法,將王羲之推向巔峰!
篆書,74歲以後的吳昌碩才夠味!
一讀就錯的116個漢字,來挑戰嗎?

TAG:書法圈 |

您可能感興趣

五味雜陳
五味雜陳,圖看建築工人的苦與甜
五味雜陳,才是人生真味
嘴裡「五味雜陳」,那是健康警報!
五味雜陳!詹皇談揭幕戰對歐文:會有一些情緒
夏天公:「五味雜陳」的攝影
王鳳立:百味雜陳
五味雜陳 互不排斥
嘴巴里五味雜陳,暗示什麼病?
私奔過後,五味雜陳
剛看完《雍正王朝》,懷著一顆五味雜陳的心,去拜訪雍正皇帝陵墓
人在囧途——五味雜陳羊城之旅
實拍美國唐人街的生活,五味雜陳!
五味雜陳:世界品評特朗普「滋味」
三下鄉續曲 一路五味雜陳
早起口內為什麼會五味雜陳
相同的場景,不同的畫風,讓人五味雜陳!
同樣的好久不見!路飛內心的五味雜陳,你懂嗎?
王貴玉:給醫生看病,五味雜陳後的精神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