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知行合一》

你的世界觀正確了,才有正確的人生觀。如果每個人的人生觀都是正確的,那這個世界就很容易進入大同世界。 今天為各位書友推薦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2》是一部具有完整清晰體系的陽明心學通俗解讀本,「陽明心學「正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



《知行合一》


作者:度陰山


有道理君:「讓我們首先從陽明心學的世界觀——無善無噁心之體開始講起。」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啥是世界觀?

世界觀,簡單地講,就是每個人對世界怎麼看。其著眼點是物質和意識、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那麼,在王陽明看來,物質和意識、思維和存在是什麼樣的關係呢?或者說,王陽明的世界觀是什麼樣的呢?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多年以後,我們知道了... ...

第一個人類的世界觀是唯神論;


第二個人類的世界觀是唯物論;


第三個人類的世界觀是唯心論;


第四個人類的世界觀就是——

王陽明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在王陽明眼中,世界是如何來的呢?


這是個眾說紛紜的問題~~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東方的盤古說:「起初,我住在一個大雞蛋殼裡,太憋屈。於是我揮出一斧,劈開雞蛋,蛋清上升是為天,蛋黃下沉是為地。」這就叫開天闢地。天地有了,但死氣沉沉。盤古咬咬牙,痛快地自戕,他的身體自動自發地變成萬物。


西方的上帝說:「創造個世界哪有這麼難!我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我說,要有萬物,於是有了萬物。」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朱熹對這兩種創世論嗤之以鼻,他說:世界生成的過程既不簡單也不難。混沌時期,各處都充盈著「氣」,這個氣就如同煮飯鍋里的氣一樣,是一種物質。氣從下面滾到上面,又從上面滾到下面。這個氣只做一件事就是:。」


滾來滾去,萬物形成了。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氣永遠處於由靜止到運動再到靜止的循環狀態中,這就是所謂的「動靜」。氣處於「動」的狀態時,我們稱它為「陽」;處於「靜」的狀態時,我們稱它為「陰」


「陽」氣凝集而成為木、火兩個元素,「陰」氣凝集而成為金、水兩個元素。而土元素很有個性,它先天地而生,並且就藏在木、火、金、水四個元素之中,沒有了土,其他四個元素也就不存在。這就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生萬物。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到此,朱熹的世界觀明朗得很:作為物質的氣創造了世界,這是典型的唯物主義,至少是樸素的唯物主義。但他頭腦一熱,扭身奔岔路去了。


他說,「氣」能創造天地萬物,是因為它遵循這個「理」。「理」是理學的金字招牌,據說是程頤所創。朱熹說,它是宇宙、萬物的根據,是使宇宙、萬物自然而然那樣存在的原理。譬如,做人要厚道,這是自然而然的原理。如果做人刻薄,那就是豈有此理?!


朱熹覺得,「理」在「氣」先,有「理」才有「氣」。


王陽明覺得朱熹在這個問題上跑偏了。他說:「理是氣的條理;氣是理的運用。沒有理那就不是氣,不存在沒有理的氣;沒有氣那就不會有理,沒有無氣而有理的。」


心是萬物的尺度


王陽明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氣」構成的。無疑,這是貨真價實的唯物論。


但他同時也認為,作為物質的「氣」並非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了世界,它遵循著一定的原理——理。與此同時,原理不能憑空存在,必須依附於物質「氣」。


比如在各個星體未形成前,萬有引力是不存在的。萬有引力的存在,必須要有各個星體的存在。


也就是說,「理」和「氣」是共生共存的關係,可視作一體,誰都離不開誰,不可分割。


在王陽明看來,這個世界應該是以我為中心,將天地作為軀幹,把萬物作為四肢百骸,然後用我的「仁」來對待我的軀幹和四肢百骸,使軀幹和四肢都得到我的仁,並最終成仁。(有道理君:這豈止是理性的世界觀,簡直就是動人心魄的胸懷!)


為何「萬物一體」並非有意為之,而是我們內心的良知使然呢?


王陽明舉例說:「當我們看到一個小孩兒要掉進井裡時,必會自然而然地生出害怕和同情之心,這就說明我們的良知跟孩子是一體的。或許有人說,小孩兒是人類,大家是同類,看到他面臨危險,會有這種心態。但是,當我們看到飛禽和走獸發出悲哀的鳴叫或因恐懼而震顫不已時,也會產生不忍心聽聞或觀看的心情,這也說明我們的良知與飛禽走獸是一體的。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看到花草和樹木被踐踏和折斷時,也會產生憐憫體恤的心情,當我們看到磚瓦石板被摔壞或砸碎時,也會產生惋惜的心情,這就是說我們的良知與花草樹木、磚瓦石板是一體的。」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很容易想像,當每個人都把別人的冷暖悲喜當作自己的冷暖悲喜時,就會油然而生一種使命感,我要愛天地萬物,因為它們是我的一部分,正如我愛我的四肢一樣。而每個人也註定將如此,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良知。


王陽明提出萬物一體,無非是希望每個人都發自良知地去愛人,愛世界,愛天地萬物。這就是儒家苦口婆心教導世人的「仁」,在王陽明看來,「仁」就是致良知。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在王陽明看來,我們之所以擁有這個世界,就是因為每個人要行這「萬物一體」之仁。倘若沒有這個,所謂的世界也就不存在了。陽明心學的一切理論、概念都建立在「萬物一體」之上,它是陽明學的世界觀,也是陽明學的基石。


心即世界


王陽明龍場悟道所悟出的道濃縮成三個字就是「心即理」,它同樣也是王陽明的世界觀之一。自龍場悟道後,王陽明走出低谷,意氣風發,他所憑藉的正是「心即理」這三個字。或許有人問,這三個字真有如此神奇功效,能讓一個身處絕境、意志低迷的人瞬間就可脫胎換骨、旋乾轉坤?!


按王陽明的解釋,因為我心中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所以天地萬物之理都在我心中,不需外求。


王陽明說,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個尺度就是良知,沒有良知就不成為人心,人也就不是人了。


確切地說,良知是人存在的根本依據,自然也是萬物存在的根本依據,所以「草木瓦石沒有人的良知,就不能為草木瓦石;天地若沒有人的良知,也就不能為天地」。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也就是說,是我們用良知為草木瓦石、為天地命名的,我們「發現」「創造」了草木瓦石、天地。如果沒有我的主觀介入,它們就不能成為草木瓦石、天地。


換句話說,「心」不但是宇宙萬物的主人翁,能超越時間和空間,同時還是一種強大的意志,能創造出整個人文世界。


王陽明承認: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這個世界應該什麼樣子,是由我心來決定的。有的人的世界黑暗無邊,有的人的世界光明燦爛,這都是拜我們那個宇宙萬物的主人翁的「心」一手所賜。


王陽明說「心即理」,實際上是號召人們以積極的人生態度、生命意識去面對世界、創造世界。同時又告訴人們,既然真的世界就在我心中,所以那個所謂的物質世界就是虛幻的,我們千萬不可被它所遮蔽、所改造,而忘卻、淪喪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真諦。


心既然如此神通廣大,是宇宙萬物的主人翁,所有的一切都在它控制之下,那心外還能有什麼呢?你不是不能去心外求索,而是根本就沒有心外這個地方!


善惡只是一物


人人都會想自己發財,人人也會想自己會碰上倒霉事。這些胡思亂想的背後,其實都是我們對名利的奢望和對我們怕失去的擔憂,它們都屬於非分之想。如果你看淡名利,如果你真看透生死,就不可能在平時胡思亂想。


所以王陽明說,一定要根除閑思雜慮,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那些影響閑思雜慮的私慾給克掉。


王陽明說: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世界太殘酷,因為我們總感覺自己常受到束縛,精神也不能自主,我們受到了客觀條件的種種限制。實際上,我們之所以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是因為我們和外物產生了對立。我們所以和外物產生對立,是因為我們總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外物,於是,就有了是非好惡之情。


當我們對外物有了是非好惡之情,就是給外物貼上是非善惡的標籤,一旦你給它們貼上標籤,它們就有了生命,反過來干擾你。也就是說,我們被客觀條件所限制,全是我們自己搞出來的。

狠戳你的世界觀!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其實王陽明的意思只是想告訴我們,想有正確的世界觀,就要取消我們和外物的對立。不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價外物,讓外物按照它們自己的規律去發展。比如你被雨澆成了落湯雞,不必惱火,因為雨就是要落到地上的,這是它的規律。比如你被別人誹謗,也不必憤怒,你不理它,它自然就按它的規律慢慢消亡。大風起的時候,要順風走,不要逆風行,你要遵守風的規律,這就是——順應萬物,不要和萬物對立。


房子、車子、金錢各有它們的規律,它們也不過就是房子、車子、金錢,你不要給它們加上標籤,讓它們來指揮你,你不必把它們放在心上,只需要向前努力就是了。


當我們做到不以自己的私意來衡量外物時,我們就不會受到外物的限制和支配,我們就可以支配自己,使自己的心靈得以安放。


由於心即是理,你的心靈安放了,這個世界也就好了。


【本書金句】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身之主宰便是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道理科技傳媒 的精彩文章:

預見未來的能力是99%以上的人群都缺失的,這才是你人生的短板!

TAG:有道理科技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