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貪財的鐵帽子王,溥儀稱他為誤國奸賊
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統三年),隨著武昌城內的一聲槍響,揭開了旨在推翻滿清統治的辛亥革命的開端。辛亥革命爆發之後,在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等人的極力主張下,清廷不得不起用被罷黜的袁世凱,起用後的袁世凱不久即被任命為總理大臣並重新組織內閣,從而掌握了清廷的實際權力。武昌起義僅僅數月後,南方各省就紛紛宣布獨立並擁護共和政體。袁世凱為了奪得最高權力,一方面重賄奕劻等滿清宗室讓其勸說清帝退位,一方面令北洋新軍四十多位將領聯名通電,要求清帝遜位。民國元年(1912年)一月十七日,在清廷舉辦的御前會議上,奕劻、溥倫等竭力主張清帝自動遜位並宣布共和,但此舉遭到以溥偉、良弼、載洵、鐵良等宗室大臣的一力反對,他們大罵奕劻賣國求榮,不配做愛新覺羅的子孫。同年二月十二日,宣統帝下詔退位,奕劻一家有感留在北京必成眾矢之的,舉家前往天津避難,在其離京不久慶王府就被憤怒的清室遺老們砸的一片狼藉。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歷史上最貪財的鐵帽子王。愛新覺羅·奕劻,乾隆帝之曾孫,慶僖親王愛新覺羅·永璘之孫。同治十一年(1872年),奕劻被加郡王銜,任御前大臣。光緒十年(1884年),奕劻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光緒二十年(1894年),被慈禧封為慶親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被慈禧太后封為鐵帽子王(因在戊戌政變中幫慈禧太后出了大力),也是清朝歷史上冊封的最後一個鐵帽子王。奕劻做事雖才能平平庸碌無為,但作風穩重滴水不漏,「榮辱忽焉,皆在聖意」,因善於巴結討好慈禧太后而深得信任。
軍機大臣榮祿病死後,奕劻進入軍機處任領班軍機大臣,很快又管理財政處、練兵處事務,集內外大權於一身。奕劻在權位日重之後最大的愛好就是撈錢,他的生財之道就是賣官,明碼標價,一手交錢一手交官。奕劻為人貪鄙,與其子載振、大臣那桐共同賣官鬻爵,大小官員都去賄賂他,慶親王府常常門庭如市,時人稱之為「慶記公司」。袁世凱也用重金籠絡奕劻,在其壽辰上一次就奉上壽禮白銀二十萬兩,奕劻很快成為袁世凱在朝廷中的內援。奕劻七十壽辰之時,僅收到各級官員的禮金等就有白銀一百五十萬兩之巨。同時為避免朝廷非議,奕劻在英商滙豐銀行等外國銀行還存有私財七百多萬英鎊。
少年時的宣統帝溥儀
清帝遜位之後,因奕劻此前一直支持袁世凱的主張而為宗室遺老所不容。此後舉家遷往天津居住,做起了富家翁。民國六年(1917年)一月,奕劻病死於天津租界,時年七十九歲。其子載振入紫禁城向遜帝溥儀哭求謚號,遜帝溥儀(此時年僅十二歲)對這個貪鄙誤國的王爺痛恨之極,對著跪著的載振說道:「奕劻誤國奸賊,受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斷送在奕劻手裡。」並親自選了「謬、丑、幽、厲」四字給其挑選(此四字皆為謚法之中最惡的謚號),溥儀之父載灃聞此有所不忍,勸溥儀網開一面,但溥儀仍然不肯。之後在親貴力求之下,溥儀才勉強賜謚「密」字,密者,「追悔前過」之意。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皇太后——隆裕太后葉赫那拉·靜芬
※朝陽已落,歸國路難——朝鮮末代皇太子李垠
※若做陳友諒莫遇朱元璋——元末梟雄陳友諒
※還原一個真實的若曦——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
※義薄雲天的清末豪俠大刀王五
TAG:歷史人物誌 |
※中國歷史上最貪財的皇帝
※他是八路軍旅長,卻貪財找小老婆當漢奸,女兒為他洗白勝訴
※都說豬八戒貪財,其實孫悟空也貪,曾經瞞著師父偷藏一件稀世珍寶
※大清最後的鐵帽子王,不僅貪財還賣國!溥儀「喪吾大清者是也」!
※中國史上最貪財的皇帝,為錢最終連江山都葬送了!
※坑隊友+貪財 《鬼吹燈》中的王胖子的人設徹底崩了
※揭秘「史上最不貪財的兵」:是王近山部隊一挑夫
※故事:家人糊塗埋了親生女,傻子貪財前去盜墓,陰差陽錯娶上嬌妻
※古代最貪財的皇帝是誰?為何這麼貪婪!
※揭秘乾隆寵臣和珅的感情生涯,雖貪財也不誤紅顏
※朝鮮認為的中國最「貪財」的皇帝,其實一生「窮」的叮噹響
※談父女戀被指貪財,因女兒貪玩而離婚,兒子生父成迷
※和珅貪財算什麼,他最厲害的就是偷了乾隆的女人,給乾隆戴了綠帽
※故事:古井藏小龍,卻被貪財的人給賣了,村子因此而消失
※婚後暴露貪財風流本性,給男人戴綠帽離婚的生肖女
※歷史上有個盜墓賊,不貪財寶貪美色,只為和墓主同眠,喝墓中藏酒
※貪財愛色的齊宣王,孟子說我能幫你改
※貪財狠心殺了親兄弟,老牛開口說話,他成瘋子
※他曾活埋上千紅軍,貪財數十箱叛逃國外,如今故居被人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