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什麼洗涮涮?中國人自古都不缺創意的!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古裝劇里一個常見的溫情橋段,就是女主人公在河邊洗衣服,特別是言情劇情里,男女主人公要說個情話,拉近個感情,相互嬉鬧一番,甚至來點感人肺腑的場面,常見就趁女孩洗衣服時。類似經典場面,隨便扒幾部經典古裝劇,尤其是台灣某阿姨的代表作,常見一連串。
場面多了,吐槽當然也多,還是那位擅長言情劇的台灣阿姨,有次在台灣節目里就被吐槽過:每次女孩子洗衣服的時候你都讓男孩子來搗亂,其實說情話管什麼用,送女孩一瓶洗滌劑比什麼都強。可這吐槽,更叫天雷滾滾:您從古代找瓶洗滌劑試試?
但這吐槽帶來的問題,倒是比較有趣:在沒有洗滌劑,甚至連肥皂都沒有的年頭裡,我們的老祖宗們要洗東西,去污都有什麼?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污?
事實證明,中國人在這件事上,自古都是不缺創意的。
其實只要翻翻《禮記》,就知道中國人早有個傳統專用洗滌液——草木灰。《禮記》里有原話: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浣。這裡的「灰清」,就是草木灰。到了漢朝時,又被稱為冬灰。主要是當時日常洗滌所用。
而在紡織品漂洗時,古代也早有了效果更強的傢伙——貝殼灰。照著《考工記》里的說法:實諸澤器,淫之以蜃。這裡的「蜃」,就是貝殼灰。以化學上的解釋說,貝殼灰摻上草木灰,就是氧化鈣在水裡碰上碳酸鈣,然後就能形成強鹼。不但能去污,還能增加光澤度。馬王堆出土的麻織品,都有用過這個的痕迹。
鹼能去污的原理,中國人就這樣早早學會了,但長期以來,還是這種簡單粗暴類型。不過自漢朝起,國人就發現了洗衣服的關鍵物質:天然鹼,即天然產的碳酸鈉。漢朝人的《神農本草經》里,管這個叫鹵鹼,唐朝人又叫石鹼。到了宋元年間,終於更進一步,不但能采還有完整的製作流程:基本都是在鹼中加上香料和澱粉,做成塊狀出售,學名「石鹼條,」是為去污神器!
這東西怎麼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就有完整做法:採集蒿和蓼兩種植物,挖地窖浸泡以後,曬開了再燒成灰,然後再用水淋,每一百斤澆兩三斤面,就能做成塊狀。而且別看東西不好看,用處卻是大,發麵和洗衣服,全都用得上,拿出去賣很賺錢!
而以西方很多學者認為,這個中國人當時常用的洗滌神器,就是工業革命以前,碳酸鈉提純程度最高的洗滌用品。
而且不單提純程度高,至少在李時珍生活的時代,洗滌用品的生產銷售,都已相當發達,還有了硬品牌。比如北京的合香樓和花漢沖,都是老資格鋪面,歷經幾百年戰亂,清末民初的時候,都是生意紅火。各種傳統洗滌產品,長期深受歡迎。
而也正是在洗滌產業發達的中國古代,一個現代中國人熟悉的洗滌用品,也早早有了古代版:肥皂!
雖說近代以後的肥皂,是歐洲發明的,但是早在中國,就有了中國版的,沒錯,就是叫肥皂。早在宋朝的時候,街頭巷尾上,一種家用洗滌用品,就賣得特別火:肥皂團。不信翻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經常就露臉。甚至看看明朝以後的各類評書演義,到了洗澡的橋段里,也是常用香肥皂。明朝起出現的《楊家將》等話本小說里,好些女英雄也用過。但是請注意,此肥皂,非我們今天用的肥皂。
中國古人用的肥皂,原材料是皂樹上結的皂角果實,磨碎了在水中就有大量泡沫,去污效果特別好,關鍵是用著方便,採下來就能用。而以唐朝人的《新修本草》說法,不但能洗衣服,還能治皮膚病,甚至促毛髮生長,實在好處多多。所以也是農家中國老百姓常用。
當然,這類肥皂,還主要是尋常百姓家常用,而放在有錢人家,還有一種土豪級別的奢侈品:澡豆。這東西有多土豪?原材料是動物的胰臟,製法也繁瑣,照著唐朝醫學牛人孫思邈的說法,必須得先洗乾淨胰髒的污垢,再去掉脂肪後,磨成糊糊狀,還要加上各種香料,成本本身就高,每一步都是大功夫,最後做出來一顆顆澡豆,當然無比金貴!
也因為成本太貴,所以最早的時候,一度就是宮廷專用,特別是放在出名奢侈的東晉年代,當時的豪門王敦被招為駙馬,就是那個扶起司馬家族皇帝地位的王敦,如此土豪人物,第一天去公主家睡覺,先上了個廁所,剛上了個舒服,侍女就趕緊送來一碗水和一琉璃碗澡豆,意思是叫他洗個手。沒想到王敦拿過來就把澡豆泡水裡,一仰脖就喝下去,頓時笑倒一片。名門望族王敦,都沒見過這玩意,可見多金貴。
當然到了明清年間,這東西雖然也金貴,可隨著技術發展,成本下降,起碼有錢人是用得起了,名字也換了,叫做「胰子」,同樣可以腦補下古代一些評書演義,這東西的出鏡率,就是相當高,特別是有錢人家的小姐,更是好些橋段都用。可不止用來洗臉了,胰子比一般物件好在哪?照著化學原理說,裡面含有大量的酶,女人用了還能防皮膚皺紋。
從明朝起,很多經營洗地產品出名的店鋪,都是自稱胰子店,這類胰子也不是豆子狀了,好些都是團狀,而好些名門閨秀,洗臉也都是固定習慣:先用一遍鹼,洗完後再用一遍胰子。好些我們在中國古代名畫里看到的名門閨秀形象,嘆為觀止的美麗,同樣也少不了這真正的純天然護膚作用。

※這位唐代大詩人,語文課本都有他的詩,但他卻是文壇千古敗類
※這些生活中的窩囊男人,卻都是令侵略者膽寒的戰場強人
※雍正登基為帝,為什麼他的生母卻堅拒太后的封號?
※身為女人的慈禧太后,為何要光緒帝稱自己為「親爸爸」?
TAG:我們愛歷史 |
※醉酒一次等於身體被酒精「洗涮一遍」,中醫教你一招把酒精對你的傷害降到最低!
※24小時盯著!王府池子游泳、洗涮都沒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