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晚兩年買房=多打拚十年!絕非危言聳聽!

晚兩年買房=多打拚十年!絕非危言聳聽!



很多有計劃買房的人都在觀望:這次調控史上最嚴,房價肯定會降,到時候就能抄底買房了...然而,歷次房地產

調控的實踐已經證明——調控期是剛需買房的最佳窗口期。不要總想著晚兩年買房,等著房價大跌,然後就可以省一大筆錢。


不信,我們就來看看對於買得起房子(至少出得起首付和供得起)的人來說,早兩年買房和晚兩年買房,會有什麼

區別!


1

晚兩年買房,少兩年幸福

在自己房子里住,當然比在租屋住好,因為從自住房獲得的居住品質,遠高於租屋。

要是租房更好、租房更幸福,那人們也沒必要去抱怨房價高了。

租房的人們,生活有種種的不幸、辛酸、悲哀、血和淚水。

很多時候,租房是迫不得已,說租房幸福的人,只是在自我慰籍和自欺欺人罷了。



生命苦短,活一年,少一年。租上幾年房,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權宜之計,也無可厚非。但要是在租屋裡住很多年,是讓人無法忍受的,也很少人會同意這麼做。




2

晚兩年買房,比現在更偏僻

中國樓市,主要因為城市化的原因,當前處於擴張期,一個個城中村被拆了蓋房子,城市沿著三環、四環、五環往郊區外擴張。今年買房的人,在三環看盤,而晚兩年買房的人,可能得去四環看盤了。這種情況,在中國絕大多數城市都是普遍存在的,以前是,未來二十年內也會是。


例如,在北京,對於普通市民,在六環外居住,每天搭車將近兩小時到達市區上班,這種往返奔波的痛苦和疲倦,會明顯拉底生活質量。更何況要買在更遠的地方呢?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買房會關注地段,會買得離上班的地方近一點,當然是有道理的。



3

晚兩年買房,少買一間房

現在很多在售的新盤,可能是在比較偏僻的地方,各種不方便,各種不好。但一兩年後配套一起來,好住了,這些利好的因素會使房子升值,會使房價上漲。而這些利好的因素,開發商只是可以賣得到一部分,業主可以無償享受剩餘部分。比如,很多業主從地鐵房獲得二次升值。

相比之下,那些等著房價下跌的人,預算的下跌幅度,要再計入新房配套成熟的眾多利好因素,這簡直是跟潮流作對,太難了。


房價下跌的阻力,有多大?土地供給壟斷,金融重重管制,首付、限貸、限購政策,房產交易稅費等等,這些因素決定了在中國樓市,

做快進快出的房產投機者(俗稱「炒房」)不會大規模存在,這會使中國樓市整體是健康運行的,不會大起大落。

城市人口持續上升,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則是推動房價持續穩定增長的主要因素、關鍵因素。這種情況下,等著房價下跌,是在跟趨勢對著干,太難了。


可以這麼說,在近期,認為房價會暴跌、等著下跌再買房的人,需要很多的勇氣(但不是勇敢)。


從種種情況判斷,房價持續快速上漲,這會是大概率事件。

現在買得三室,兩年後只買得起兩室,這在一線、二線城市可能性是很大的。




4

晚兩年買房,降一個階層

由於大學快速擴招,對一些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來說,就業形勢一般,薪資普遍增長緩慢。相比之下,由於人口急速湧入,城市的房子稀缺度增加,房價快速增長。這種情況下,本來勉強買得起房子的,稍不留神,很快就變得徹底買不起了。對這種人來說,可以承擔得起房價下跌的風險,卻承擔不起房價上漲的風險,因此有的人提倡「

愈是買房困難的人,愈要儘快買

」,這並不是沒有道理。


收入增長是緩慢的,而房價是快速上漲的,這會加速因為房子引起的貧富差距及社會階層變更,短促而快速,可能出現如下的局面:


現在是買得起豪宅的高富帥,現在不買,兩年後變成只買得起蝸居的屌絲;現在是買得起蝸居的屌絲,現在不買,兩年後變成買不起房的窮人。


生活中,常常面臨各種選擇,理智的人,考慮的是邊際量,即每作出一種選擇,會得到什麼,失去什麼。


早買房或晚買房,各有哪些利弊,理智的人們,應該去慎重考慮。從形勢的方方面面判斷,我們最關心的一線、二線城市,近十年內,過去已經出現過、未來仍然會出現的一種現象是:

晚兩年買房,多打拚十年




——END——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覺敏 的精彩文章:

必看:什麼朋友值得交!
π之歌:厲害了,圓周率還能這樣玩!
萌寵:看完心情大好!
震驚60億人!至今找不到破綻
短篇:天堂的門票

TAG:覺敏 |

您可能感興趣

你晚兩年再結婚,多給家裡掙點錢
沒有這個兵種,太平洋戰爭要晚兩年結束,打起仗來日軍先殺他們
該款大飛機比殲20還晚兩年 如今不知不覺造了這麼多
王菲曾經只能給她伴舞,能連上春晚兩年,嫁富豪後消失不見!
新一如果晚兩年恢復,也許就這樣子
可虧得警察叔叔把他抓起來了,不然再晚兩年他都把律師證考出來能給自己辯護了
微軟在中國召開發布會,國行HoloLens卻比美國晚兩年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