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古代怎麼開「兩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兩會」又召開!所謂「兩會」,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大」是中國國家最高權力和行政監督機關,「政協」則是中國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最大機構,「兩會」制度構成了現代中國特有的國政運作模式。

那麼,古代中國有「兩會」么?有沒有「民意代表」和「提案」一說?


這篇文章,是我早幾年發在《北京晚報》獨家專欄「一方鉤沉」上的專欄稿。現值2017年「兩會」召開之際,更新企鵝平台,與企鵝網友分享。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古代代表開會「進場」情形,清朝,現代影視再現)


古代「兩會」是什麼樣的會議


從制度層面來說,現代「兩會」制度為共和國首創,古代中國是沒有的。但是如果從議事形式來講,古代中國也有類似今「兩會」這樣形式。


古代中國的國家議事體系與現代是有本質區別的。古代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家天下」,現代則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公天下」。但不論是「家天下」,還是「公天下」,執政追求是一樣的,都希望國家政權穩固,長治久安,所以他們在作出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時,都會慎重。


皇帝自稱天子,其實他是真正的明白人,知道「一個人拍腦袋」的局限性,於是有了「朝參」和「集議」。朝參又叫「朝會」,集議也稱「議會」——這便是古代中國的「兩會」制度,但其規模和功能遠不及共和國的「兩會」,有時就是幾個人,絕對不會有現在的幾千人規模。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古代朝會,塑像)


朝參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是小範圍的。原本是百官進入皇帝的辦公大廳(朝廷)參拜皇帝的一種形式,古裝戲中常出現的君臣在朝廷上問答的場景,其實就是朝會。一般在進行重要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工作安排、典章頒布時,皇帝都會開朝會。有資格參加朝會都是相當於今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級別的「三公」、「九卿」,最低也得是副廳級的正五品官員。朝參實是一種御前會議或內閣會議,有點類似於今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時間不長,但相對頻繁。後了唐代,朝參變成了「常參」,每日或隔日舉行,成了制度化。


集議則由三公們或地位相當於三公的大臣主持,皇帝一般不參加。集議實際上是應皇帝的要求或同意才開的,其規模可大可小,參會者的範圍比朝參複雜。集議通過的議案都是要認真執行的,與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功能接近,因此集議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國的簡版「全國人大」。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古代開會現場,宋朝,現代影視再現)


古代「人大」代表都是此什麼人

集議也分中央和地方,與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頗為相似。但與今「人大」代表都是普選出來的不同,參加集議的人員都是由官方決定和領導推舉,代表中並沒有普通群眾。


沒有普通群眾,那麼古代的「人大」代表都是些什麼人?從史料上來看,主要有四類:一是「駐京高級幹部代表」,相當於今省部級高官的「二千石」以上駐京大臣才有資格,實是官僚和利益集團的代表;二是「地方代表」,以分封在外、待遇達到一定級別的列侯為主,列侯都是功臣名胄或其後裔,列侯又叫徹侯、功臣侯,屬西漢20個爵位中的最高爵,實是貴族和特殊階層的代表,這部分代表是不能參加朝參的,但享有的政治地位非常高;三是「專業代表」,主要是列大夫、博士、議郎這些專職諫官,這類代表參政議政能力強,因為都是領俸祿的,實是公務員群體代表。


另外,在需要時還會有「基層代表」。劉弗陵(漢昭帝)當皇帝時召開「鹽鐵會議」,便特別召集60餘名地方和基層的代表參會,這類代表以飽讀詩書、喝過墨水的「賢良」、「文學」人士為主,表面看來是自地方和基層,但由於是由相當於今省市一把手的郡國國主和地方富豪推舉出來的,實是學術界和富人的代表。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這些代表並沒有代表性,但其素質要求並不低,要求必須敢說法,善表達,有較強的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和稀泥、當會油子,只會摁表決器和鼓掌不行。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古代開會現場,漢朝,現代影視再現)


古代「兩會」議案很難一致通過


古代中國的「兩會」雖然遠沒有今天的規模,顯得寒酸,但開會期間的民主氣氛很濃,大官不壓人,小官受尊重,「代表們」都敢說話,直抒胸意。即便朝會上,都有人敢當面指出皇帝的不是,如果「代表」總是投贊成票便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會遭到皇帝的訓斥和查辦。


而在集議上,議案也很難「一致通過」,甚至出現「經年不決」的現象。西漢末年的王莽新朝,有一次議會便開得很順利。當時會議議題之一是,討論並頌布官員的工資制度,結果集議了好幾年,也未能拿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意見。由於政策遲遲不能出台,導致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拿不到工資,即所謂「皆不得俸祿」,實在罕見。


古代最著名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是「鹽鐵會議」。會議時間在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會上,60餘名由相當於今省市一把手的郡國國主推舉出來的地方和基層代表,與以御史大夫桑弘羊為首的駐京高級幹部代表,進行面對面的激烈的辨論。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古代議事,繪畫)


會議由時丞相田千秋主持,重點議題是對漢武帝主政時期國家施政政策的得失,進行討論。地方和基層代表們對鹽鐵官營、平準均輸、酒類專賣、貨幣發行等多項政策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強烈要求廢除之。桑弘羊深得漢武帝的信任,曾統管中央財政近40年,是這些政策的實際制定者,對「賢能」和「文學」的否定意見不以為然。


爭論到最後,會議最後表決通過,廢除了全國酒類專賣和關內鐵官制度,打破國有公營的壟斷。這次辯論實是不同治國理念大碰撞,30年後學者桓寬根據這次「全代會」的會議記錄,整理出了著名的歷史文獻《鹽鐵論》。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漢代議事現場,現代影視再現)


董仲舒的「提案」在古代影響最大


古代共商國事,除了朝參和集議這樣的「兩會」形式外,還有一種「諫議」制度。所謂「諫」本義就是規勸君主,諫議自然就是給皇帝行為和決策提意見,專挑毛病和不足。諫議既有會議形式,也可個人約談,有時還會與集議混在一起,但與集議明顯的不同是,諫議多有「提案」。


與集議相比,諫議制度在古代中國影響很深,這與皇帝的重視是分不開的。實際上此制度原本就是皇帝提出來的,諫官往往也由皇帝親自挑選和委任。諫議制度要求拿出提案供皇帝和中央決策時參考,開會時的味道更像今全國政協會議;諫官也都會積極建言獻策,其所扮演的「民主監督」角色,實際就是古代中國的「政協委員」。


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諫議制度其實早在先秦時便出現了。秦中央設置了中大夫、太中大夫、諫議大夫、中常侍、給事中等權力大小不等的專職諫官,起初並無固定編製,多時達數十人。


西漢中早期皇帝都重視諫議制度的建設,漢武帝劉徹對「政協的同志」便十分關心,出現了不少出色的諫官。當時,最著名的一位是「新儒學」的代表人物董仲舒,他上交給漢武帝的提案《舉賢良對策三》,可以說是古代中國影響最大的提案,提案的中心觀點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觀點得到了漢武帝的肯定,提案被採納,儒家地位驟升,從此開始左右古代中國人的意識,至今還在發酵。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古代代表招待會,清朝,繪畫)


白居易當「政協委員」最窩囊


到了唐代,諫議制度趨於成熟,諫官的地位被進一步抬升。唐太宗李世民便規定,諫官可以隨宰相入朝議事,可見,諫官事實上已進入了唐中央的決策層。但是,古代中國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並不好當。


諫官的權力是皇帝給的,這位「中央領導」想聽時便稱為「納諫」,不想聽時便「拒諫」。所以,遇到了好皇帝,開明君主,諫官便很瀟洒,連皇帝都敢罵。唐太宗是個好皇帝,主政期間湧現出了魏徵、王珪、姚思廉、褚遂良等一批著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相反遇到了昏君庸主便好不當,或遭貶或丟官,搞不好自己還得主動把老命交出來,美其名曰「尸諫」。古代「政協委員」中,當得最窩囊、失敗的大概是中唐時著名詩人白居易。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白居易 畫像)


白居易於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被唐憲宗李純破格提拔為諫官左拾遺,當上了從八品的「副科級幹部」。白居易當時真把自己的「政協委員」身份當回事了,大事小事都「建言」,李純要提拔寵臣吐突承璀,他也反對,由於說話不考慮方式和分寸,結果把李純惹毛了,被李純罵是「小臣不遜」,被貶為江州司馬,逐出京城。此後白居易再也沒有為民請願、仗書直言、上交提案的機會,只能寫寫《長恨歌》,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中作自我安慰。


宋代以後,諫議制度變成了擺設,元代乾脆取消諫院。到明清時,古代中國的「兩會」和諫議制度所散發出的民主精神幾乎不存,明世宗朱厚璁甚至把持不同政見、反對給他生父興獻王朱祐杬上尊號的朝臣當場杖斃16人,另外134人被關進監獄。



古代怎麼開「兩會」?「朝會」和「集議」共商國是



(古代招待晚會,有歌舞表演)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中國最古老毒殺手段是人工制毒,早期人人忌畏,被盯上後只有死
古代查驗毒藥的手段簡單又靈驗,其中一種至今鄉下人、警方都在用
傳劉基與朱元璋有段對話,預言中國的分合統一,兩岸將誰來統一?
安徽農民挖到一樣東西,與楚懷王有關,毛主席安徽視察時特去看了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國民眾聚集議會大樓 組織反脫歐遊行
英國欲加快「脫歐」談判 民眾聚集議會大樓前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