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古代的「新型」毒殺手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朝鮮籍中男年子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遭新型毒藥VX毒殺,引起全球嘩然。這類新型毒藥和方式,古代有嗎?當然有。

與今天一樣,在使用常規毒殺手段同時,古代犯罪分子也會千方百計地不斷使用最新的手段,謀害對方,讓時人難以發現,以逃避偵察和懲罰。如毒氣、煤氣、鴉片等殺人方式,在歷史上的相應時期,都被認為是神秘之毒,在當時都是新型毒藥。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戴面罩,防毒氣中毒)

被毒氣所殺,古人稱為「入井死」,這種毒氣早期以墓穴、深井中多見,隋唐醫家將之歸為「雜毒」類。《諸病源候論·雜毒病諸候》中對這種毒氣有記載,「入井冢墓毒瓦斯候」條稱:「凡古井、冢及深坑阱中,多有毒瓦斯,不可輒入,五月、六月間最甚,以其鬱氣盛故也。」


毒氣,至晚在秦漢時已被發現,當時的盜墓者便碰到過。


《太平廣記·冢墓一》(卷第三百八十九)引《西京雜記》,西漢時,廣川王劉去盜掘戰國時代魏襄王墓的時候,「黃氣如霧,觸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入井死」相當恐怖,盜墓者如果遇到就別想活著出來。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如何迴避?多採取「活口驗」,讓家畜等動物進去測試,沒問題再進入墓穴。而在進入墓穴後,使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毒吸入,現代則使用防盜面具。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掘墓現場)


據唐《括地誌》,晉永嘉年間,有人在盜齊桓公的墓時,「有氣不得入」,這伙盜墓者對付「入井死」頗有經驗,先把洞口打開,把毒死放出來,等過幾天後,再牽了一條狗進去,過段時間看狗死了沒有。覺得沒有問題後,才進入墓穴,避免了「入井死」。


這種「放氣」、「活口驗」在現代的考古、盜墓中都使用。如1950年代在發掘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時,在開啟地宮入口墓門時,便從附近農家買了只大公雞,先把雞從開口中扔進去。發現雞沒有死,一直在撲騰,人才進去。如果有毒死或是其他暗器,公雞首先是活不成的,這種人就能免去「井下死」。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幽深地宮)


在實際操作中,法醫亦與盜墓者一樣,常用「活口驗」檢測毒氣案:《諸病源候論·雜毒病諸候》稱:「若事輒必須入者,先下雞鴨毛試之,若毛旋轉不下,即是有毒,便不可入」;《外台秘要》亦主張:「內生六畜等置中,若有毒,其物即死。」


井下死的毒氣(盜墓者則稱為「墓毒」)是怎麼產生的?原因至今並不十分清楚,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下葬時,古人使用水銀、藥石等防腐原料所致,也可能是屍體分解後形成的。現在考古中已出現採集古墓氣體的現象,但對毒氣的成份有不同說法。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明蜀王陵地宮,棺床上放棺材)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明蜀王棺材,已被盜墓者破壞)


「井下死」這種中毒現象,在古代較鮮見,但偵察難度大,如果盜墓者出於「黑吃黑」目的,謀害同夥,之推下盜洞即完成謀殺。但如果作為常規手段來謀殺,受限於條件,還是不大好辦的。到明清時,毒氣殺人多了起來——煤氣被運用於自殺或他殺,尤其是古代的滅門犯罪,煤氣是最理想的手法,而且容易隱蔽。


煤氣即一氣化碳,現代已常握這種有毒氣體的防範手段,但在古代,大家還是陌生的。《本草綱目》中對煤氣中毒現象有記載:「人有中煤氣毒者,昏瞀(mao)至死。」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煤氣中毒,在明清時的北京比較常見,因為當時京城人有條件燒煤的多了。明醫學家張景岳對煤氣中毒有詳細觀察和紀錄,其在《景岳全書》稱:「京師之煤氣性尤烈,故每熏人致死,歲歲有之。而人不能避者,無他,亦以用之不得其法耳。夫京師地寒,房屋用紙密糊,人睡火坑,煤多熱其室內,惟其房之最小而最密者,最善害人。」


張景岳還煤氣中毒規律作了總結:「凡煤毒中人者,多在夜半之後,其氣漸滿,下及人鼻,則閉絕呼吸,昧然長逝。」


古人防煤氣中毒的方法是:「但於頂隔開留一竅,或子窗紙揭開數楞,則其氣自透去,不能下滿,可無慮矣。」而古代下毒者正是利用煤氣殺人時「人不知神不覺」的特點,將被害對象燒爐子的居住房間窗口封堵起來,不讓其透氣。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煤氣中毒而亡,在驗屍時比較明顯,其屍體特徵象:「其屍軟而無傷。」屍斑、肌肉呈櫻桃紅,現代法醫也是據此觀察,作出結論的。


現在來看,煤氣是再普通不過的毒氣了,現代已有更多新型的毒氣,人類史上最先進、品種最多、毒性最大的毒氣都出現了,如毒殺朝鮮男子的VX神經性毒氣,由英國人在1952年首先發現的一種毒劑,是現代最致命的化學武器之一,它無色無味的油狀液體,一旦接觸到氧氣就會變成氣體,10毫克即致死,朝鮮籍男子即被此毒氣謀殺。


而到了清朝,古代毒藥的新品種繼續出現,如鴉片。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清末吸食鴉片場景)


鴉片即罌粟,在早期並沒有被視為毒物,到清朝才被利用。鴉片中毒多是急性中毒,易假死。據清王又槐增輯《補註洗冤錄集證》:「若服多毒重,則身冷氣絕,似乎已死。若肢體柔軟,則臟腑經絡之氣尚在流通,實未死也,乃鴉片烈性醉迷之故耳。三,四日後,鴉片之氣退盡,即活。」


如果懷疑是鴉片中毒,開棺驗屍時最易分辨——看屍體不是背向上或側身,就能知道個大概:「檢服鴉片屍骨,伏則居多,側者亦常常有之。平卧者甚少。蓋因其人埋在土中,鴉片毒性退盡,仍服醒活,輾轉棺中不能復出,久則真死矣。故其骨殖不伏即側,實為服鴉片可救之確證也。」


鴉片中毒後毒性消失,人復活,而其時已被當死人收斂入棺,結果只能在棺里著急,作垂死掙扎。



神秘的毒殺現象「入井死」,盜墓者遇到便別想活著出來,避毒有招



(現代開棺驗屍現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古老毒殺手段是人工制毒,早期人人忌畏,被盯上後只有死
古代查驗毒藥的手段簡單又靈驗,其中一種至今鄉下人、警方都在用
傳劉基與朱元璋有段對話,預言中國的分合統一,兩岸將誰來統一?
安徽農民挖到一樣東西,與楚懷王有關,毛主席安徽視察時特去看了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

您可能感興趣

搶命似的活著,不願慢吞吞地老死
古代女性最害怕的地方,比監獄還恐怖黑暗,進去容易活著出來難
她們僥倖活著偷越國界,卻在「天堂」夢想破滅,冒死追隨者依然不絕
不死之身?這些動物被吃進肚子里竟然還能活著出來
人活著,都是被逼出來的!
狗狗似乎被烤乾一樣,沒想到居然還活著
犯人在這裡無法活著出來,暴力和虐待讓他們生不如死
隱藏在外太空的微型殺手,只要一掃便可殺光所有生命,宇航員別想活著回來
82歲殺人魔在監獄突然傳出「好消息」,廢死法律通過後還活著的他現在已經被死神帶去醫院!
她活著厲害,死了更可怕,幾十萬人也挖不開的陵墓
不是所有的犀牛被砍角還能活著,直擊殘酷的非法交易
神奇!執行死刑卻仍然能夠活著 被打9槍卻沒死
被丟棄在小洞里的一窩小土狗,爬滿蒼蠅,還好有幾隻還活著
古代打仗最慘的就是這種人,九死一生難活命,活著比死了還難受
一有風吹草動就靈魂出竅?其實你還可以這樣活著!
只要你進來這監獄,就別想活著出去
這個監獄用動物來看守犯人,幾乎沒人能活著走出來
你以為可憐的只有穿山甲嗎?這些表演中的動物們活著比死了更難受
人到底該怎樣活著,才能克服對死亡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