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鯤一號」衛星乘新火箭發射成功
【觀察者網綜合】新華社3月3日報道,我國於當天7時53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開拓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鯤一號」新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天鯤一號」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獨立自主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顆衛星,為新一代小型低軌通用衛星平台。開拓運載火箭則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研製的一型先進通用固體運載火箭,具備快速發射能力。此次發射成功意味著航天科工集團在小型運載火箭的載荷覆蓋範圍上進一步完善。
開拓二號運載火箭發射路線示意圖,可以看到這次發射任務是典型的太陽同步軌道(SSO)
據悉,「天鯤一號」於2014年3月開始研製,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抓總,主要用於遙感、通信和高功能密度通用衛星平台技術驗證試驗。「天鯤一號」衛星採用模塊化的設計思想,以高度集成的星載綜合電子系統為核心,形成通用化的小衛星平台,承載可見光、紅外、微波等多種遙感和通信有效載荷,可實現空間碎片觀測、多源遙感信息的快速獲取以及在軌處理分發和應用,提升我國在快速發射、多功能集成應用方面的支持能力以及應急救災等空間信息獲取的快速響應能力。它的發射成功使航天科工自主擁有了一型高功能密度小型敏捷衛星平台,拓展了我國小型低軌通用衛星平台型譜。
天鯤一號衛星CG圖
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開拓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研製的一型先進通用固體運載火箭。火箭的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250公斤/700公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350公斤。開拓運載火箭作為航天科工在商業航天領域規劃的五大運載系統之一,具有運載效能高、機動發射能力強、任務響應速度快、發射保障要求低、環境適應性強、載荷拓展性好等特點,可滿足多種類、多用途、多任務衛星發射需求。
開拓者系列運載火箭
目前,我國一共有快舟、開拓、羽舟、巧舟、輕舟等五種小型固體運載火箭。
快舟一號甲發射升空
此外,今年1月9日,由中國航天科工四院研製的快舟一號甲通用型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靈巧視頻星03星,同時搭載行雲試驗一號、凱盾一號兩顆立方體星,實現一箭三星發射。此次任務不同於傳統航天發射模式,採用商業發射合同組織形式,按市場行為運作,具有組織模式新,準備時間短等特點,標誌著中國航天科工四院在中國商業航天領域邁出新步伐。今年年底,具有更大運載能力的「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也計劃進行發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落幕 大放異彩的中國手機有哪些亮點
※特朗普登上核航母福特號:增加軍費 我們需要12艘航母
※反制大陸導彈 台「防長」出新招:氣球裝防空導彈
※印度與以色列重啟開發中程地空導彈計劃 更換印度陸軍老裝備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
※長七火箭發射「天舟一號」飛船圓滿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將邁入新階段
※美「獵鷹9」火箭十餘天內3次成功發射衛星
※獵鷹9火箭首次發射軍事衛星 成功返航
※獵鷹9火箭首次發射軍事衛星後成功返航
※真身首次曝光 中國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實現「一箭三星」發射
※印度成功發射一箭31顆衛星 印網友:發射火箭是小菜一碟
※中國航天又有兩個突破:首台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首顆空間X射線衛星升空
※大火箭運抵文昌發射場 6月發射實踐十八號衛星
※黑箭:英國唯一能發射衛星的火箭
※中星9A衛星最新進展:已完成兩次變軌,火箭發射視頻曝光
※中國長征七號新型火箭發射成功
※日本將發射全球最小衛星運載火箭
※天宮二號和長征二號F火箭今天轉運至發射塔架
※美宇航局將藉助「飛馬座」有翼火箭發射衛星
※歐洲織女星火箭成功發射5顆衛星 4顆屬谷歌旗下
※中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成功發射
※美國發射秘密間諜衛星:搭乘全球最大火箭
※美國一公司將用「二手」火箭發射衛星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