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當心!「三高」可能致聽力障礙

當心!「三高」可能致聽力障礙

當老年人出現聽力減退時,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是衰老的自然規律,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患者,要想到可能是「三高」惹的禍。

當心!「三高」可能致聽力障礙

當心!「三高」可能致聽力障礙

63歲的劉先生患高血壓多年,今年初突然出現耳鳴、聽力下降,且逐漸加重。最近,劉先生髮現和老伴面對面說話都聽不清了,遂來到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看病。接診的耳鼻喉科主任周成勇副主任醫師檢查發現,劉先生除血壓高外,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都明顯偏高,考慮為血管性突發耳聾。

周主任說,像劉先生這樣因為血管疾病引起的突發性聽力障礙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發病者中老年人較多,也有40歲左右的中年人。臨床上導致聽力障礙的原因主要有四種:一是全身器官功能自然退化;二是環境噪音;三是服用耳毒性藥物;四是疾病引發,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尤其要警惕的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疾病,已成為誘發中老年耳聾的一大危險因素。

高血壓易致高頻聽力下降

據周主任介紹,高血壓會導致全身血管病變,影響到身體許多組織器官的微循環,其中包括內耳微循環,可造成內耳血氧缺乏,導致聽力減退。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高血壓特別容易導致高頻聽力的下降,高頻聽力一旦下降,就會影響日常話語交流。

糖尿病增加失聰危險

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聽力障礙發病率比非糖尿病的健康人群高兩倍多。該研究分析認為,長期高血糖會導致血管受損,進而損害耳內神經和組織,破壞聽覺能力,增加聽力喪失危險。

高血脂可致內耳供血不足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分析了10萬多名高血脂患者的資料後發現,高血脂導致的耳聾大多發生於中老年患者中,且發病過程緩慢。臨床證明,高血脂可引起內耳脂質沉積,過氧化脂質增加,直接導致內耳毛細胞損傷,血管萎縮;而且高血脂患者血液的黏稠度增加,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而內耳的動脈本身非常細小,且又無側支循環,這樣就使其血流更為緩慢,導致內耳供血不足,引起內耳微循環灌流障礙,進而影響內耳的聽力,造成雙耳對稱性高頻下降的感音神經性聾並伴持續性高調耳鳴。

在日常生活中,對聽力障礙的患者除了積極採用藥物治療之外,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運動鍛煉,積極防治「三高」疾病。

2. 飲食清淡,盡量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多吃含纖維素和蛋白質較多的蔬菜、水果、魚肉和牛羊肉。

3.老年人疾病較多,用藥要謹慎,避免耳毒性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

4. 注意保持情緒穩定,不要生氣或過於激動。情緒波動可導致體內植物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發生缺血、水腫和聽神經營養障礙,出現聽力銳減或耳聾。

5.盡量不要參加環境噪音大的娛樂活動,避免環境噪音損傷聽力。

專家提醒

定期檢查聽力,一旦出現耳聾,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病情超過3個月,聽力恢復的幾率就很小了。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增強免疫「飲食方」
孕前的三補兩忌
對艾滋病患者零歧視,你能做到嗎?
對付尿頻可灸肚臍

TAG:大眾健康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長期用耳塞聽歌會導致聽力下降嗎?
頻繁掏耳朵或致聽力受損,你多久掏一次?
JAMA子刊:別小瞧貧血,或可導致聽力損失!
瀾·電台 致聽眾的一封信
每天近百萬女性服用的藥物,竟會導致聽損?
穆洛娃「弦動巴洛克」登台國家大劇院帶來巴赫極致聽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