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近日大司馬將會撰寫一組盛唐到中唐歷史轉變的文章,來幫助大家更好的追看熱播劇《大唐榮耀》

前文地址:

大唐榮耀:唐明皇為什麼虐太子如虐狗|文史宴

中唐時代,有一位最像唐太宗李世民的少年王子,英才蓋世,卓犖不群。

李世民少年英雄;他也少年英雄。

李世民少年時勸父親起兵,建立大唐基業;他也少年時勸父親稱帝,再造大唐。

李世民剛毅果決,英武善射;他也剛毅果決,英武善射。

李世民用兵如神,屢戰屢勝;他也擅長用兵,屢戰屢勝。

李世民率精兵強將,平定四海群雄;他也差點做了天下兵馬大元帥,平定滔天叛亂。

李世民最後登上帝位,開創貞觀之治,成為中國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他卻因讒言而死於非命,在歷史中湮滅無聞。

他就是——建寧王李倓(tán)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建寧王李倓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

淌血的皇家

李倓,唐玄宗李隆基之孫,唐肅宗李亨第三子,為張宮人所生。

李倓雖然貴為金枝玉葉,童年時卻並不好過,因為他的老爹李亨貴為太子,卻朝不保夕,隨時有可能被他爺爺弄死,像他的幾個伯父、叔父一樣。

唐玄宗李隆基,親手締造了開元盛世,又親手釀成了安史之亂,是明是昏毋庸細說,唯獨對權力的控制從未放鬆。

景龍四年(710),李隆基的伯父唐中宗李顯,被皇后韋氏與女兒安樂公主毒死,韋後意圖效法武則天成為女皇,李隆基聯合姑母太平公主發動政變,殺死伯母韋氏、堂妹安樂公主,推父親李旦上位,是為唐睿宗

先天二年(713),已經得父親禪位的李隆基,因姑母太平公主擅權,再度發動政變,誅滅太平公主一黨,並且拒絕父親求情,堅決處死姑母太平公主,使父親李旦徹底退出政治舞台。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有其母必有其女的太平公主

自李世民殺兄屠弟逼父奪位以來,或者說自西晉皇權失范皇族惡性殘殺以來,對至親的猜忌與殘酷,已經成為這個帝國的傳統,尤其是李隆基從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位置當上了皇帝,使得他對周遭的親人防範更甚。

唐高宗李治武則天生有四子:孝敬皇帝李弘、章懷太子李賢、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李隆基的老爹李旦不過是第四子,而李隆基又不過是李旦的次子而非嫡長子,按宗法制度,他本來完全沒有機會繼承帝位。

不過李弘、李賢做太子時,因為與武則天爭權,被武則天狠心殺死。唐中宗李顯一族除李顯自己,實際上覆滅在李隆基手裡,唐睿宗李旦在李隆基的逼迫下連妹妹太平公主都保不住。想李隆基從小就自稱「阿瞞」,以曹操為榜樣,他那頗富藝術家氣質的大哥李成器哪敢跟他爭,早早的把太子之位拱手相讓。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李隆基畢生尊敬的大哥

寧王李憲

李隆基剁伯母,殺姑母,逼父親,嚇大哥,這才做上皇帝,他當然知道皇帝這個位置有多兇險。所以他對於皇權一切潛在的威脅,處理得都是乾脆利落,寧可錯殺,不可放過,哪怕是自己的至親,或者說,尤其是自己的至親。

李隆基早年的幾個妃子生了長子太子李瑛、五子鄂王李瑤、八子光王李琚,中年以後寵幸武惠妃,武惠妃想讓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唐玄宗第九子)成為太子,與宰相李林甫合謀陷害李瑛等三人。李隆基明知事有嫌疑,依然狠心處死了三個親生兒子。

開元二十六年(738),按長幼順序,就輪到了第三子李亨(當時叫李嶼)當太子,於是,李亨、李倓父子的太平日子就到頭了。

飽經磨難的童年

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身上流淌著武則天的野性之血,對權力的變態渴望和不擇手段與武則天如出一轍,她一不做二不休,繼續與李林甫合作,準備扳倒新任太子李亨,把兒子李瑁推上皇位。

於是李林甫屢興大獄,陷害李亨妻兄韋堅(水利專家)、好友皇甫惟明(名將)至死,李亨被迫與妻子韋妃離婚。李林甫又陷害李亨的摯友、盛唐第一名將王忠嗣,致使其被貶死。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郭子儀、李光弼的伯樂

大唐名將王忠嗣

李亨終日生活在恐懼之中,因為害怕被構陷,屋子也不怎麼掃,樂器也不敢用,女色上也不敢放縱,才四十齣頭就已經滿頭白髮,滿臉皺紋。

李倓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富貴尊榮沒享受到多少,但磨練了他的性格。所以他少年時就「英毅有才略」、「善騎射」,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少年王子。

好在李亨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身邊也有幾個得力助手,比如後來的神仙宰相李泌,還有他的妃子張氏(即後來的張良娣,李亨的表妹),總算是慘淡經營,苦苦支撐,一直待在太子的位置上。

天寶十四載(755),震動天下的安史之亂爆發,承平日久的內地官兵哪裡是安祿山久經磨練的東北軍的對手,幾個月之後就被叛軍從范陽(今北京附近)一直打到潼關。好在哥舒翰率西北軍及時入援,死守潼關,令叛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粟特胡人、打破大唐的安祿山

但宰相楊國忠與哥舒翰爭權,逼迫哥舒翰出關迎戰,結果西北軍全軍覆沒,潼關失守,長安危急。唐玄宗只好帶著近支宗室和親信大臣逃離長安,準備進入蜀中避禍。

不過,楊國忠在李林甫動搖太子的幾次大獄裡出了大力,而當時又兼任劍南節度使,蜀中是他的地盤,如果到了蜀中,李亨肯定會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而安史之亂與楊國忠不斷刺激安祿山有很大關係,在一般士兵看來,是楊國忠一手製造了安史之亂,又一手敗壞好局,令安祿山攻入潼關,逼得他們背井離鄉。

於是,對楊國忠,以及楊國忠背後的後台唐玄宗的不滿,在大部隊西逃的途中慢慢的發酵。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最經典的楊國忠

理所當然是高蘭村版

而這些不滿的人群之間,開始了悄悄的串聯,一場改變唐朝國運的政變正在醞釀之中,而建寧王李倓也即將登台,演出他人生中最耀眼的篇章。

馬嵬之變的主持人

唐玄宗出逃是帶的衛兵主要是龍武軍內飛龍兵,都是北衙禁軍。

唐朝禁軍分南衙、北衙兩塊。南衙就是以府兵制為基礎形成的十六衛,是政府的部隊,拱衛京城;北衙則是唐朝功臣子弟組成的皇家私人部隊,守衛皇帝居住的大明宮。

隨著府兵制的崩潰和皇權的擴張,南衙禁軍日益萎縮,北衙禁軍日益壯大。唐玄宗時,北衙禁軍包括北門四軍,及左右龍武軍、左右羽林軍,以及後來宮廷馬政系統組建的內飛龍兵。

安史之亂時,南衙禁軍早已名存實亡,北衙禁軍也因為平叛而損失慘重,唐玄宗西逃時,跟從的衛士只有龍武軍、內飛龍兵各一兩千人。

龍武軍由唐玄宗親信陳玄禮統帥,內飛龍兵則由太子李亨率領斷後,侍奉李亨的宦官李輔國出身飛龍廄系統,對飛龍兵也有很大影響。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

於是陳玄禮與李輔國串聯,在馬嵬(wéi)驛鼓動兵士嘩變,殺死楊國忠,逼唐玄宗縊死楊貴妃,史稱馬嵬之變。也有說法認為太子李亨、陳玄禮之間並未主動串聯,而是兵士偶然嘩變,使他們因緣際會,出現在前台。

但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兵變,都讓李亨站在了老爹李隆基的對立面,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不料陳玄禮跟李亨的政治訴求不同,逼死楊貴妃以後直接向唐玄宗效忠,這樣就讓李亨陷入了尷尬,進退兩難。

這個時候,李亨的三子建寧王李倓挺身而出,為李亨謀划了一條萬全之計:與唐玄宗分道揚鑣,另立中央。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馬嵬之變出了大力的李倓

首先,李倓為這種不光彩的行為舉出了一條冠冕堂皇的理由:唐玄宗入蜀,等於偏安,把大散關以東拱手送給叛軍,所以老爹你身為太子,有責任挺身而出,拒絕入蜀,收拾精兵強將,留下來平亂。

然後,李倓又點出了計劃的可行性:雖然河西軍崩潰了,但朔方軍主力尚在,朔方軍的主帥郭子儀、李光弼曾經是老爹你的下屬。

唐玄宗時曾經讓諸子掛各地節度使的虛銜,李亨就擔任過朔方節度大使,雖然只是一個虛銜,但朔方軍的屬官元旦時都會來朝見,所以不是完全沒有聯繫。而現在天下綱紀蕩然,朔方軍擁戴李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李倓的計劃如此周全,讓幾十年的窩囊廢李亨終於雄起了一回,向唐玄宗提出分兵北上。唐玄宗一面為勢所迫,一面可能也覺得李亨這窩囊廢翻不起什麼浪來,果然同意了。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窩囊廢李亨的雄起

然後,李倓充分展示了他的將帥才略,統帥禁兵當先開路,一路擊潰小股叛軍、劫匪,身先士卒,血染征袍,一日百戰,戰無不勝,護送李亨有驚無險的到達朔方。

殘殺傳統與宿命

李亨到達朔方,果然獲得朔方軍將帥的擁戴。當時西北軍、東北軍、朔方軍是唐朝的三支主力部隊,西北軍已崩潰,東北軍是叛軍,所以掌控朔方軍的李亨實際上成了唐朝拳頭最大的人,而且同時還有太子的身份,實力與合法性兼具。

李亨隨即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唐肅宗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奪取了老爹的權力。

而李倓的擅長籌劃、文武雙全,在李亨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李亨打算用李倓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主持平叛。

而李亨的密友、同樣擅長奇謀秘計的李泌進言,應該立長子廣平王李俶(chù,日後的唐代宗)為大元帥。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奇策無雙的鄴侯李泌

李亨認為李俶是太子,應該待在中央建立威信,怎麼能出征在外,做這種打雜的事呢,而且太子的將略也遠不能與李倓相比。李泌則點醒他:現在是亂世,人心易歸於有軍功的人,你忘了李世民和你爹李隆基怎麼上台的了嗎?

李亨悚然一驚!

當年李世民以李淵次子的身份東征西討,消滅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勁敵,同時也組建了天策府的個人勢力,最終殺死太子李建成,逼迫老爹李淵退位,登上帝位。

李隆基則在多次政變中拉攏北衙禁軍,令兄長李成器不得不交出太子之位,老爹李旦不得不徹底退出權力舞台。

而李倓當日謀劃之周全,氣質之英武,極有李世民為父籌謀、立取天下的意思。

而且李倓還懂得為自己收攬聲譽。李亨想賞給張良娣七寶鞍,被李泌以「四海分崩,當以儉約示人」為由諫止,李倓被父皇的納諫感動得直哭,而且哭聲很大,吸引了宮廷里很多人的注意。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唐肅宗的表妹與妃子

工於心計的張良娣

當時唐肅宗的私人張良娣、李輔國與代表政府的李泌矛盾不斷增加,李倓則與李泌過從甚密,還曾經找李泌商議,想做掉張良娣,而且還揭發張良娣的私生活問題。這不是想在朝中搞一個天策府,針對老爹嗎?

當年李世民、李隆基奪權路上,針對的可不止是兄弟,還有他們的老爹啊!李亨越來越覺得李倓是李世民第三、李隆基第二,是一個有可能炸死自己的定時炸彈。

於是當李輔國進讒,說李倓因為沒當上大元帥,謀害太子時,唐肅宗順水推舟,做掉了自己最能幹的兒子、頗有李世民之風的李倓。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李倓——李世民再現!

而李俶主持的平叛,也因為其軍事才能平庸,曠日持久,最終不得不姑息河北的安史叛將,用他們為當地的節度使,使河北脫離唐朝中央的掌控。

尾聲

李唐皇族殘殺,並沒有因為李倓的死而中止。

李隆基不情不願的承認李亨為帝的時候,已經開始布局,用二十三子永王李璘為江淮四道節度使,總攬江淮軍政。但唐肅宗很快搞定了不聽話的李璘,李璘死於江南官吏之手。

張良娣因與太子不和,打算擁立唐肅宗次子越王李係為帝。太子李俶與李輔國合作,當著病重的唐肅宗的面,殺死張良娣與李係,唐肅宗驚懼而死。

唐肅宗病重時,李隆基身體尚好,卻在唐肅宗死前三天突然死亡,事有嫌疑。明代劉仲達《鴻書》說五代時軍閥溫韜盜掘唐玄宗泰陵時,發現他腦袋被利斧劈成兩半,是死於非命,不過也有說法認為泰陵不在溫韜轄地之內,他盜不了,這是假的。但總之,李隆基有很大的可能不得善終。

最像李世民的少年王子,卻是與李世民完全不同的悲慘結局|文史宴

天道循環

唐明皇的凄涼晚景

直到唐憲宗以後,權力結構上出現了緩衝階層宦官,以及宋初出現了理想的緩衝階層士大夫之後,皇族不用直接掌權,逐漸淡出政治舞台,皇族間的惡性殘殺才逐漸結束。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注

我們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穎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大唐榮耀:唐明皇為什麼虐太子如虐狗|文史宴
《水滸》中幾樁命案的離奇結局|文史宴
水瓶座的黑歷史——不走尋常路的水瓶座|文史宴
契丹國的金正男——失寵之後流落異鄉,不得善終|文史宴
羅馬四大暴君之卡里古拉——小屁孩誤入權力場|文史宴

TAG:文史宴 |

您可能感興趣

跟隨李世民的人,長孫無忌最後的結局
宋仁宗趙禎,身世悲慘的皇帝,一心為民最終的結局更是殘酷
杜月笙與宋子文,民國時期兩個最大的財神,卻選擇了不同的結局
唐朝最悲哀的皇帝李柷,結局令人唏噓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趙敏,嫁的是朱元璋的兒子,結局悲慘
南宋四大名將,他戰功不如岳飛和韓世忠,也最貪財,結局卻最好
劉邦稱帝後賞賜最多的人,官位比肩韓信彭越,結局卻是同樣悲慘
《歡樂頌2》大結局,王子文又驚艷了,最成功的卻是楊紫
吳越,最「富有」的王朝,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一個王朝
歡樂頌2驚現大結局,樊勝美和王柏川竟然不是最慘的!
聰明的薄姬,雖不受劉邦寵愛,卻是劉邦妃子中結局最好的
《人民的名義》結局最慘的不是祁同偉,而是這一群人
張作霖八個兒子的人生結局,各有喜悲,張學良是老大卻活的最久。
當年的韓國第一夫人,容貌美麗,最後結局悲慘
灰姑娘嫁給王子,她是人們心中的最美王妃,然而故事的結局卻沒那麼美好
劉伯溫兒子只認建文帝,不認朱棣,雖結局很慘卻頗有乃父之風
劉表的兩個兒子,一人靠劉備,一人靠曹操,結局和演義完全不同
唐太宗和魏徵君臣佳話的最終結局:李世民親手砸了魏徵的墓碑
李世民身邊的十位重臣,立功無數,那他們的結局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