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林散之: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林散之: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林散之: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林散之論書格言

學字要才、學、識。「才」,是自己的本能,指天資,但單純靠此不能成功;「學」,是學問,「學」的時間最長,三五年,幾十年,在古人裡面鑽;軀殼脫掉,寫出自己的面貌來要「識」,增長自己的胸境。境界就是書卷的流露,書讀多了就有了。

書法與舊文學是分不開的。能鑽進去就好了,不要只看翻譯才懂。這是個很高的修養。所謂書卷氣,就是書讀多了,不是學成的,而是養成的。

謹防學成「書匠」。書法最難的脫不出俗氣。鄧石如這樣的功夫,在書苑中也脫不了個俗。他讀書少,在北京待不住。功力深,但不是四體都好,他的隸書寫得好,其他也不怎樣。

書法要寫得不俗就不簡單,一般人寫到形式美就不簡單了。

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俗」,千百萬人脫不掉。

不讀書,越工越俗。不讀書,再寫總是個「書匠」。

俗字講不出來,只有你自己理會才行。古人說不俗、仙骨,真是難如登天,可嘆。

光學寫字,不讀書,字寫得再好,不過字匠而已,寫出來的字缺少書卷氣。

寫快了會滑,要滯澀些好。滯澀不能像清道人那樣抖。可謂之俗。……字宜剛而柔,乃稱名手。最怕俗。

寫字要有功夫,要寫字,要讀書,要有書卷氣,否則是匠氣。

字有百病,唯俗病難醫,多讀書方能醫俗。

林散之: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無論書法作畫,總宜多讀點書,才有氣味。不然,徒事弄筆弄墨,終歸有俗氣。這個俗氣實在難除。書最難讀,非一朝一夕之功,遊歷還屬於第二階段。書讀不好,遊歷也是枉然。古人說入寶山空回,一無所得。山川的氣象不能盡心寫下來。

全中國莫有深通書畫的人,也就是莫有能讀破萬卷之人,所以下筆粗俗難堪。如民國年間還有些讀書的人,都流寓香港了。

這個關不得過。什麼關?就是俗字這個關。要讀書,古讀萬卷才能不俗。

變換氣質才能不俗。

高二適先生說:「光寫字不讀書是書匠。」其實連字匠也夠不上!

凡病可醫,唯俗病難醫。醫治有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多則積理富,氣質換;遊歷廣,則眼界明,胸襟廣,俗病可除也。

僅僅把讀書當作提高藝術水平的捷徑是不夠的。讀書為了改變自己的氣質,提高精神境界。藝術創作除了讀書及前人作品外,還要社會與大自然這兩卷活書,它的篇幅無限,每天都在延長、拓深。

林散之: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書,是前人彼時彼地感受的結晶,不盡與此時此地的我相同,可以參記,不能照搬。照搬,不是創造。

把氣捺入紙中,生命溶入筆墨之中,體現生命的躍動,則不會甜俗。

要踏實,不要好高騖遠,要多讀書。

待人以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驕戒躁。

與朋友交必能盡言,揚善改過,不能如此,只好避之,不與同惡也。

學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麼樣的人,就寫什麼樣的字,學會做人,字也容易寫好。

學問不問大小,要學點東西,不要作假,要在實踐中體會,到了一定階段就會有體會,受益。

林散之: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做學問要踏實,不為虛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於應酬,要學點真東西。

不要學名於一時,要能站得住,要站幾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虛名,功夫一點沒有,虛名幾十年雲煙過去了。

搞藝術是為了做學人,學做人。

做人著重立品,無人品不可能有藝品。

做學人,其目的在於運用和利人。

學人的心要沉浸於知識的深淵,保持恆溫,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怒海嘯於側而不變聲。有創見,不動搖,不趨時髦,不求藝外之物。別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談藝術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學人還是為了做真人。

藝術家必須是專同假、丑、惡作對的真人,離開真、善、美便是水月鏡花。

臨古人精神,不是軀殼。

林散之: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要脫俗氣,脫自己的殼。自己的匠氣脫不掉,想脫離古人,就要多讀書,養氣,有些書要讀。吳讓之是讀書人,有書卷氣。

要和有學問的人多接觸,能得到許多知識,有幫助。

浮名乃虛花浪蕊,毫無用處。必回頭,苦幹廿年,痛下功夫。人不知鬼不曉,如獃子一樣,把漢人主要碑刻一一摩下。不求人知,只求自己有點領會就行了。要在五更後起身寫字,懸腕一百個分書寫下來,兩膊酸麻不止,內人在床上不知。

寫字抒寫性情,求者過多,作者成書奴,作品全是敷衍,何來靈氣?

做人是學不完的。我到九十多歲,依然是個白髮小蒙童,天天在學。越學越感受到自己無知。身外名利,天外浮名,時間用於治學尚嫌不足,哪有工夫管浮名微利?不超脫也得超脫。

我不是天才,只是較為勤奮而已。

林散之: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林散之: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滋養了無數寫字人,是我們一生需要的功課。初學者找本帖入門,選它沒錯;習行草追求提升,選它也沒錯。有些書友感覺字形把握不準、進步不明顯、運用到創作很難……讓我們扎進聖教的研究,學技術的細節,學變化的火候,學古人的「招」,透過刀鋒看筆鋒,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科學的方法和訓練,最大限度地汲取它的營養,把經典中的字法、筆法、章法運用到自己身上——

聖教終生不可廢

——《集王羲之聖教序》解析

導師:肖燦

第一節 《聖教序》結構解讀(3月5日19:30-21:00)

1.疏密、離合、錯位、避就

2.展筆、斷連、點線

3.正側、曲直、參差

4.大小、粗細、繁簡、工草

第二節《聖教序》字法探究(3月12日19:30-21:00)

1.形式構成分析

2.欹側手法的廣泛運用

3.字形、齊邊、閉合性

4.平正見楷法、險絕見飛動

第三節《聖教序》用筆詳解(3月19日晚19:30-21:00)

1.「九用」的系統運用

2.變動中線

3.一面起筆、兩面換、三面換

4.推、拉、衄、挫

第四節《聖教序》創作運用(3月25日19:30-21:00)

1.大字作品與小字作品創作

2.字勢、行氣、呼應、對比

3.字型檔調取與章法安排

4.借鑒、吸收、融通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周末秒殺丨臨帖遇到瓶頸?速速打開這個錦囊
鄭簠的隸書,真是美暈了!
墨池&中國書法網 全國中青年書家30人提名展之周雲平篇
有膽就來闖金庸的「書法江湖」

TAG:書法屋 |

您可能感興趣

不假就是君子!書如心畫字如人,名家林散之書法藝術!
林散之談書法,字字璣珠!
林散之,一個把寫書法搞成畫書法的人
陳傳席:當代書法家中林散之是第一人,但是他的書法問題也不少
陳傳席:林散之的字甚是難看!
林散之說書法-如何才能脫掉「俗」氣
林散之老人臨寫的《張遷碑》,這才叫臨帖!
抄魯迅散文打下書法底子,林散之內長孫盛毅,書作得林老真傳
當代「草聖」林散之,楷書也了得!
許多人只知道林散之是當代草聖,沒想到他的國畫這麼好
林散之寫字就是畫畫
書家崔靖,得名家林散之和啟功指點,書作端莊古樸韻味無窮
郭沫若:林散之的書法,代表中國!
女書家端木麗生,師從林散之蕭嫻,書作雍容渾雄簡靜含蓄
王鐸書法是美是丑?看林散之怎麼說的吧
當代草聖林散之書法欣賞:擅草書者,必善楷書?
書家吳振立,擅書,林散之贊其:力量圓轉通透,不死學古人!
林散之|散翁自序 談書論藝
林散之臨漢隸,這字真帶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