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喝水都有最佳「鐘點」,建議收藏
這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人人彷彿都上緊了發條:匆匆忙忙上班,風風火火出行,狼吞虎咽吃飯……平日生活節奏會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狀況,應學會快慢有節,張弛有度。有關醫學研究表明,呼吸、喝水、吃飯和走路等行為都有最佳節奏。
吃飯要慢
太快易得癌
當你狼吞虎咽地吃完一餐飯後,是否意識到:癌細胞正躲過唾液這第一道健康衛士,乘虛而入。
據統計,40%的癌症與食物中的亞硝酸類化合物、化學合成劑等致癌物質有關。而唾液在阻擊這些壞物質的過程中,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咀嚼可促進唾液分泌。然而一項統計顯示,現代人吃飯太快,已從40多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時20—30分鐘,下降為目前的每餐咀嚼500—600次、用時5—10分鐘。
【最佳節奏】一口飯嚼20次。老年人則應咀嚼25—50次,才能給飲食中樞足夠的興奮時間,幫助食物消化。細嚼慢咽可增加唾液的分泌量,讓它與食物充分混合,增進營養的消化吸收。
此外,吃飯慢還能解毒。高溫油炸、燒烤食物中產生的致癌物苯並芘等,能在人體唾液酶的作用下被部分分解。而蘋果等水果若吃的時候超過15分鐘,其中的有機酸和果酸就有足夠時間殺死口腔細菌,有效清潔口腔。
呼吸要慢
太快很傷肺
靜下心來,對著手錶,測一下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為一個周期。看看一分鐘有多少次,一個周期用了多少秒?
健康成年人每分鐘呼吸10—14次,如果每分鐘呼吸次數超過20次,氧氣不能被釋放到肌肉及器官,就會出現指尖和嘴唇刺痛、心悸、疲勞、注意力無法集中、肌肉痙攣及腸易激綜合征等問題。一般來說,壓力大、頸痛、背痛、受到情感打擊或手術等都會增加呼吸急促幾率。呼吸太快容易引發肺病,或者哮喘和支氣管炎。
【最佳節奏】一呼一吸用6.4秒。研究發現,書法家、太極拳師以及性情溫和的人,呼吸節奏是緩慢而深沉的,他們的平均壽命普遍較長。
要想長壽,不妨學學古人深長而緩慢的呼吸形式。有醫學著作指出,一呼一吸6.4秒,是養生的最佳節奏。
正確的呼吸方法要做到四個字:深、長、勻、細。深,深呼吸,一呼一吸都要到頭;長,時間盡量拉長;勻,呼與吸之間的速度要保持均勻;細,要像一條線似的慢慢將濁氣呼出。這期間,注意用鼻而不要用嘴呼吸。
初練階段,晚間睡覺時平躺,全身放鬆。呼氣時略屏氣,呼氣時間是吸氣的3—4倍。呼完之後不要馬上吸氣,應緊接著稍稍屏氣,然後再吸氣。就這樣「吸—呼—屏」循環,直至不知不覺地入睡。
喝水要慢
太快傷心臟
喝水似乎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但你知道嗎?一杯水「咕嘟咕嘟」下肚的同時,心臟此時也承受著不小的負擔。
這是因為,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對老人或心臟不好的人來說,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喝水時應特別注意喝的頻率和量,特別是洗完熱水澡後,身體受熱,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臟跳動也會比平時快些,不應大量喝水或喝得太快。
運動過後,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飲水。因為這時胃腸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需要一個恢復過程,立即大量飲水會導致肚子發脹,影響消化。
【最佳節奏】跟著心跳喝。合理的喝水方式是,每次100—150毫升,間隔為20—30分鐘,這樣才能使心臟有規律、平穩地吸收進入體內的水分。運動後最好過幾分鐘,等心臟跳動稍微平穩後,再接著小口小口地喝些溫開水。
上班族每工作半個小時就要休息一會兒,並喝100毫升左右的水;室外工作者最好隨身攜帶水杯,稍覺口渴就喝;老人則應在家定個喝水時間表,不妨上個鬧鐘,至少每小時提醒一次,每次喝幾口水。
走路要快
快提高免疫力
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按下「慢進鍵」,有些動作快點反而更好。
美國匹茨堡大學研究人員對3.4萬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結合個人病史、吸煙和血壓等情況,走路速度大體可以預測老年人的剩餘壽命。一般來說,步伐80厘米/秒的老人能達到70—75歲,步伐超過1米/秒的老人壽命可超過75歲。
走路速度和身體機能是相輔相成的。一般來說,走得快的人,心臟、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機能都比常人強,平衡能力、協調能力也比較好,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對意外事故的防範能力自然更佳;反過來說,長期有規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體各方面生理機能,如減緩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讓他們顯得更年輕。
【最佳節奏】每分鐘120步。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走路頻率會逐步下降,步幅也會變小。年輕人一般7—10分鐘走1公里,步幅在0.75米左右,四五十歲以上的人走1公里就需要10分鐘以上了。老年人儘管步履蹣跚,但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還是應該盡量把步子放快一點。快速步行時間一般要持續半小時左右,速度以每分鐘120步左右為宜。步行時,身體要略微向前傾斜,雙臂自然下垂,協調地前後擺動於身體兩側。全身著力於腳掌前部,步態要均勻、沉穩而有節奏。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食物鍾」,就好像身體有自己的生物鐘一樣!在對的時間吃對的食物,養成最佳的「食物鍾」,就好像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對雙方都是最好的,你能享受美食,食物也能發揮最大的營養價值。快來看看最佳的「食物鍾」吧!
1
水的最佳「食物鍾」
早晨7點:晨尿後需要補充水分,這杯水可以沖淡你體內的毒素,還能洗滌腸胃,喝完水,還會有想大便的感覺,就是這杯水起到了潤腸的作用。
上午9點:到辦公室後給自己一杯溫開水,因為上班路上的顛簸,已讓你體內無形中開始缺水。到辦公室後趕緊喝一杯水,確保體內不缺水分,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
中午11點:活化一下細胞,更滋潤一下腸胃,午飯時間快到了。
中午12點半:午飯以後再喝一杯,幫助消化。
下午3點:以一杯健康的礦泉水代替午茶與咖啡等提神飲料,可提神醒醒腦。
下班到家後:喝一大杯水,可以緩解一天的疲勞,更主要的是能增加你的飽腹感,苗條又健康。
2
水果的最佳「食物鍾」
早餐前10分鐘:此時吃水果可以增進維生素的吸收,同時水果中的果酸也起到開胃的作用,很多人不愛吃早餐,用水果開胃很不錯。適合餐前吃的水果最好選擇酸性不太強、澀味不太濃的,如蘋果、梨、香蕉、葡萄等。但是有胃病的人不宜在這個時段吃水果。
上午10點左右:這會兒正是工作壓力大的時間,多數人會感到心情煩躁。此時吃個水果,它的酸甜滋味可讓人感覺神清氣爽,有助於緩解緊張和急躁的情緒。
午餐後1小時:此時吃水果,有助於消食,適合吃富含蛋白酶的菠蘿和獼猴桃,以及有機酸較多的橘子、檸檬、山楂、杏等。
下午4點左右:有點餓了,水果可以作為下午加餐。在水果的選擇上,可以跟早餐前10分鐘吃的差不多。如果怕水果生冷,可以在吃水果之前喝一杯熱水,保證胃腸的舒適。
在這四個時間段中,早飯前和下午時吃水果最好,早餐前吃水果可以讓維生素更好地吸收,下午加餐吃水果可以讓一下午的工作勞累和緊張得到緩解與放鬆。
3
酸奶的最佳「食物鍾」
飯後一小時:酸奶可以幫助消化,改善胃腸功能,但是並不是任何時間喝酸奶都能起到這樣的效果。一般來說,飯後一小時是喝酸奶的最佳時間。
酸奶好喝,但是想讓活性乳酸菌發揮功效,還是要下一番心思。通常狀況下,人的胃液PH值在1~3之間。空腹時胃液是酸性的,不適合乳酸菌生長,只有PH值高於3的時候,才能讓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好好生長。飯後一小時左右,胃液被稀釋,PH值上升至3~5之間,此時喝酸奶,其中的營養素最容易被吸收。
4
牛奶的最佳「食物鍾」
睡前半小時:人們多喜歡早餐來上一杯奶,其實牛奶的最佳時間並不是早晨,而是晚上睡覺前。早晨空腹喝奶是不對的,因為牛奶的蛋白質要經過胃和小腸的分解形成氨基酸後才能被人體吸收,而早晨空腹狀態下,胃腸的排空是很快的,喝下的牛奶胃腸還來不及吸收就被排到了大腸。
晚上熱量消耗小,蛋白質得以保存,牛奶還有助眠的作用。晚上睡覺前半小時左右喝牛奶,可以避開晚餐消化時間,半小時後正好睏意來臨,酣然入夢。
5
零食的最佳「食物鍾」
下午4點:下午4點左右是一天最疲勞的時候,此時比較適合吃零食。人們吃東西4小時後,碳水化合物就基本上消耗殆盡,此時大多數人都無法集中精力,還會感覺非常疲倦。對於午飯與晚飯間隔時間較長的上班族來說,零食就是這一時間段里最好的能量補充。
在零食的選擇上,最好是那些富含營養素,而糖分和脂肪相對較低,防腐劑含量也少的,適合作為日常營養補充的零食,比如低脂乳酪、花生、無花果、海苔、水果等。
露露說
趕緊學習收藏起來吧,掌握最佳「食物鍾」,你的身體健康才會多一點!
長壽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你肯定沒想到!
【特別推薦】
售後有保障,購買無風險
注意:本品不能替代藥品

※貓,你是在喝水還是洗澡?
※阿根廷美女喂蟑螂喝水 想給蟑螂做衣服
※本以為家裡的貓去洗手池喝水是渴了,可沒想到那是懶癌犯了
※第26輪英超五佳球:凱恩左腳凌空掃射,「喝水哥」天外飛仙
TAG:喝水 |
※在大美杭州坐飛機 居然能來個便宜「鐘點床」吃喝打盹兒
※裝修完把照片發到朋友圈,沒想到短短几分鐘點贊就過百,真的有這麼漂亮嗎?
※賣水果也要請鐘點工了?棗莊賣果小工最高收入20元每小時
※房間這麼布置,分分鐘點燃你的少女心!
※「共享睡眠」創始人自述:我們真的不是鐘點房
※客人都過夜了,不上鐘點了
※監獄裡的「鐘點房」,預定太火爆,需要排隊
※租客退房請鐘點工把房子好好清理一遍,這樣的租客你見過嗎?
※監獄裡的鐘點房,預定太火爆,需要排隊
※我給富家女做鐘點工,每晚她都讓我打掃閨房5
※哥倫比亞鐘點房每間都有一個主題,全部體驗一遍需要半年
※再續一個鐘點——包機房的過去和現在
※我給富家女做鐘點工,每晚她都讓我打掃閨房2
※恐怖城免費,我和女孩同去,裡邊有間鐘點房
※如何花3分鐘點一塊不錯的牛排?
※監獄裡的「鐘點房」,預定太火爆,犯人需要排隊
※保定容大宣布退出中甲!補時7分鐘,最後一分鐘點球都是正常的嗎
※老公是長工,情人是特工,什麼是鐘點工呢?哈哈哈哈,太有才了!
※北京推出「共享睡覺」引起鐘點房恐慌,網友問「共享女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