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荒郊野外亂墳堆搞解剖,這事他一干就是30年!
作者/米醫生
導讀:今天故事很有嚼勁。他打破了中醫不解剖人體、僅憑想像坐而論道、杜撰病機的陳規陋習,填補了中醫解剖學的千年空白,成為中醫學解剖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解剖人體並做動物解剖實驗的偉大醫學家。那他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揭秘一下吧!
話說,他原來是個武官,職稱是「千總」。一來這人性格官場也混不開,二來當時瘟疫流行生靈塗炭,總之,因緣到了,他要改行當醫生了,正所謂「不為良相即為良醫生」。
這人很有鑽研精神,越研究越發現中醫歷代醫家遵從的《內經》對臟腑的理論有很多不對的地方。
「臟腑」在中醫學的診斷和治療當中,始終是一種功能化的概念,而非實實在在的器官。
「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他尋思著得搞明白啊!他來真的!
1.他在荒郊野外亂墳堆搞解剖,這事他一干就是30年!
王清任,清代醫學家(1768-1831年)。
字勛臣,直隸玉田(今屬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納粟得千總職。
我們的這位王大夫,但凡聽聞到哪裡疾病大肆蔓延,屍橫遍野了,他就快馬加鞭飛奔而去,乘著月黑風高,他的解剖學研究活動要開始了。曾有一次瘟疫後,他逐一解剖研究了300具未被埋葬的兒童屍體,這是在清朝,干這事,除了膽,還是膽,還是膽!這種精神,你認為他可不可以獲得大清朝諾貝爾獎?no!他被封殺了,因為「毀壞祖制」。
我還記得,那年我上解剖課,是個寒冷的冬天,我們一邊喝珍珠奶茶,一邊在解剖,喵嗚。
他將這些「親自改正臟腑圖」25幅圖放入了書中的上卷。
雖然放到今天來看王氏在解剖上的認識有錯誤,但令後人驚訝的是,這些錯誤絲毫沒有影響他創製的有效方葯。
2.《醫林改錯》血府逐瘀,這件事他幹了42年!
效率好低哦,喵嗚~
他一共活了63年,卻用42年時間寫了一本書,這本書就是《醫林改錯》,改錯什麼?
他的原話是:「嘗閱古人臟腑論及所繪之圖,立言處處自相矛盾」,就是按小嶽嶽的說法,當面說人家壞話,說人家的理論,處處矛盾。
如果當時我跟他是朋友,肯定會提醒他:「看看背後是不是祖師爺來找你咯?」
此時一片陰風飄過!喵嗚
3.設藥鋪醫技名噪京師,這件事到死他還在做!
他後居北京開辦「知一堂」藥鋪,將自己經過臨床反覆驗證的「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及在中風、癱瘓、痹症、痘疹方面的治療經驗,全都寫入書中的下卷。
4.不迷信古人 發展氣血理論
《素問·調經論》云: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王曰「治病之要訣,在於明白氣血,無論外感內傷,要知初病傷人何物,不能傷臟腑,不能傷筋骨,不能傷皮肉,所傷者無非氣血。」
來,各位親,明白一下氣血: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血液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濡養全身,濡養臟腑,濡養四肢百骸。我們飲食水谷精微,吃進去的好吃的東西,脾胃來運化,脾胃是血的祖母。
血液和什麼有關?
血和氣關係最密切。氣能生血,氣和血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氣還能推動血液的運行。氣還能固攝血液。要保證血液正常運行,主要靠心氣的推動作用,但同時血還和肺、脾、肝有關。
肺朝百脈,肺負責血脈的輸送。
肝負責藏血,當人體劇烈運動的時候,肝就會把血放出來給四肢。
脾還負責統血。
5.經典病案分享:活血化瘀治不育
「道光癸未年,直隸布政司素納公,年六十,因無子甚憂,商之於余。余曰:此易事耳,至六月,令其如君服此方,每月五付,至九月懷孕,至次年甲申六月二十二日生少君,今七歲矣。」(來自王清任《醫林改錯·少腹逐瘀湯說》)
書里此案雖沒說明原因,從投以少腹逐瘀湯獲效,可推知這位布政司的夫人為寒滯血凝、阻閉胞宮所致不孕。
王清任認為子宮內如有瘀血內阻,則血難聚以成胎。故取少腹逐瘀湯,以小茴香、乾薑、官桂溫經散寒,通達下焦,元胡、沒藥行氣散瘀;蒲黃、靈脂活血化瘀;當歸、川芎、赤芍活血行氣,散滯調經。寒散瘀祛,沖任通調而有子。
【藥方名稱】少腹逐瘀湯
【處方】小茴香(炒)7粒 乾薑(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沒藥(研)6克 當歸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黃9克 五靈脂(炒)6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溫經止痛。治少腹積塊,疼痛或不痛,或痛而無積塊,或少腹脹滿,或經期腰酸、小腹脹,或月經一月見三五次,接連不斷,斷而又來,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塊,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紅兼白帶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少腹逐瘀湯方取《金匱要略》中溫經湯之意,合失笑散而成。
王清任本人評價此方能「去疾、種子、安胎,盡善盡美,真良善方也」,廣泛應用於女性少腹疼痛、脹滿、積塊、崩漏、痛經、月經不調等,並稱「皆能治之,效不可盡述」
另外補充一下,對於少腹逐瘀湯不僅適用於女性,男性的前列腺炎也可參考。
珍珠/Zhēn Zhū
MARGARITA
性能特點:
本品質重鎮怯,甘寒清解,入心、肝經。既鎮心而安神定驚,治驚悸、失眠、癲癇及驚風;又清肝而明目除翳,治目赤翳障;還解毒斂瘡、潤膚祛斑,治喉痹口瘡、潰瘍不斂、皮膚色斑。
功效:
安神定驚,明目除翳,解毒斂瘡,潤膚祛斑。
主治病證:
(1)心悸,失眠,癲癇,驚風。
(2)目赤腫痛,翳障胬肉。
(3)喉痹,口瘡,潰瘍不斂。
(4)皮膚色斑。
性味:
甘咸,寒。
《開寶本草》:寒,無毒。
《品彙精要》:味淡,性寒,無毒。
《綱目》:咸甘,寒,無毒。
歸經:
入心、肝經。
《綱目》:入厥陰肝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經。
別名:
真珠、蚌珠、真珠子、葯珠、珠子、濂珠
來源:
本品為珍珠貝科動物馬氏珍珠貝 Pteria martensii(Dunker)、蚌科動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紋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 等雙殼類動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藥材類別:動物類
入葯部分:
珍珠貝科動物珍珠貝、馬氏珍珠貝或蚌科動物三角帆蚌、褶紋冠蚌、背角無齒蚌等貝類動物珍珠囊中形成的無核珍珠。
產地和分布:
海產的天然珍珠主產廣東、台灣;淡水養殖的珍珠主產黑龍江、安徽、江蘇及上海等地。
採收加工:
天然珍珠全年可采,以12月份為多。淡水養珠以養殖2-3年,秋末後採收。自動物體內取出,洗凈,於燥。
性狀鑒別:
本品呈類球形、長圓形、卵圓形或棒形,直徑1.5~8mm。表面類白色、淺粉紅色、淺黃綠色或淺藍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澤。質堅硬,破碎面顯層紋。氣微,味淡。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0.3-1g,多入丸、散,不入湯劑。外用:適量,研末干撒、點眼或吹喉。
注意事項:
1.《海葯本草》:真珠不葯,須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餌。研之不細,傷人臟腑。
2.《寶慶本草折衷》:娠婦忌服。
3.《本草經疏》:病不由火熱者勿用。
4.《本草新編》:瘡毒若內毒示凈,遽用真珠以生肌,轉難收口。
珍珠的功效與作用:
鎮心安神,養陰熄風,清熱墜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驚悸,怔忡,癲癇,驚風搐搦,煩熱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瘡瘍久不收口。
《本草經集注》:治目膚翳。
《藥性論》: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墜痰。
《海葯本草》:主明目,除面皯,止泄。合知母療煩熱消渴,以左纏根治小兒麩豆瘡入眼。
《日華子本草》:安心、明目。
《本草衍義》:小兒驚熱葯中多用。
《綱目》: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疔毒。
《本草匯言》:鎮心,定志,安魂,解結毒,化惡瘡,收內潰破爛。
《本經逢原》:煅灰入長肉葯及湯火傷敷之。
附方:
治大人驚悸怔忡,癲狂恍惚,神志不寧,及小兒氣血未定,遇觸即驚,或急慢驚風,癇痓搐搦:真珠一錢(研極細末),茯苓、鉤藤、半夏曲各-兩,甘草、人蔘各六錢(同炒黃,研極細末)。總和勻,煉蜜丸龍眼核大。每服一丸,生薑湯化下。(《本草匯言》)
治小兒驚啼及夜啼不止:真珠末、伏龍肝、丹砂各一分,麝香一錢。同研如粉,煉蜜和丸如綠豆大。候啼即溫水下一丸;量大小,以意加減。(《聖濟總錄》真珠丸)
治小兒中風,手足拘急:真珠末(水飛)一兩,石膏末一錢。每服一錢,水七分,煎四分,溫服,日三。(《聖惠方》)
治風痰火毒、喉痹,及小兒痰搐驚風:珍珠三分,牛黃一分。上研極細,或吹或摻;小兒痰痓,以燈心調服二、三分。(《醫級》珠黃散)
治口內諸瘡:珍珠三錢,硼砂、青黛各一錢,冰片五分,黃連、人中白各二錢(煅過)。上為細末,凡口內諸瘡皆可摻之。(《丹台玉案》珍寶散)
治眼久積頑翳,蓋覆瞳人:真珠一兩,地榆三兩(銼)。以水二大盞,同煮至水盡,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後,用熱水淘令無醋氣,即研令極細。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翳上,以瘥為度。(《聖惠方》)
治風熱眼中生赤脈,沖貫黑睛,及有花翳:真珠一分,龍腦半分,琥珀一分,硃砂半分,硼砂二豆大。同細研如粉。每日三、五度,以銅箸取少許,點在眥上。(《聖惠方》真珠散)
治一切諸毒疽瘡,穿筋潰絡,爛肌損骨,破關通節,膿血淋漓,潰久不收之證:真珠一錢(研極細末),胞衣一具(烘燥,研極細末);白蠟一兩,豬脂油一兩,火上共熔化,和入胞衣末、真珠末,調勻。先以豬蹄湯淋洗毒瘡凈,將蠟油葯,輕輕敷上,再以鉛粉麻油膏藥貼之。(《本草匯言》油蠟膏)
治下疳皮損肉爛,痛極難忍,及諸瘡新肉已滿,不能生皮,又湯潑火燒皮損內爛,疼痛不止者:青缸花五分,珍珠一錢(研極細),真輕粉一兩。上三味共研千轉,細如飛面。凡下疳初起皮損,搽之;腐爛疼痛者,甘草湯洗凈,豬脊髓調搽;如諸瘡不生皮者,用此干摻。又婦人陰蝕瘡。亦可搽。湯潑火燒痛甚者,用玉紅膏調搽之。(《外科正宗》珍珠散)
治發斑:珠子七個研碎,用新水調勻服之。(《儒門事親》發斑葯)
Note:以下關於中藥材珍珠的介紹內容整理自《中華草本》《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彙編》等資料,內容僅供參考與學習,不宜當做私自用藥珍珠的參照,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故事
宋仁宗時期,廣州有一個外國商人,因病去世,官府沒收了一批珍珠,群官分贓不均,上告京城,全部上獻宮廷。仁宗與後宮嬪妃同觀,顆顆珍珠圓大光澤,張貴妃愛不釋手。仁宗用國庫禁錢購買,賜予貴妃。宮中嬪妃爭相去市上購珠,以制首飾,珠價頓時暴漲。一日,皇上帶領眾妃去御花園觀賞牡丹,張妃姍姍來遲,最後到達,將所賜之珠盡皆佩飾,炫耀奪目,光彩照人,令眾嬪妃羨妒不已。皇上觀之不悅,用衣袖掩面,說,滿頭白紛紛,沒有一點忌諱。張妃羞慚得面紅耳赤,於是起身調換飾品,皇上大悅,賜眾嬪妃牡丹花以簪發上。自此,宮中不在佩戴珍珠飾品。市上珠價大跌。張妃常患失眠,心悸、虛火之證,眾醫治之未效,王太醫診之,再三思考,令每日服珍珠粉一分(約合0.3克)。積數年,不但心悸失眠大愈,而且時到中年,容顏不改當初,嬌嫩如故,皇上寵幸依然,王太醫賞賜甚多。宋自南渡後,宮中秘方才漸流傳於民間,珍珠保護皮膚的功效遂記載於本草書中。
珍珠/Zhēn Zhū
MARGARITA
性能特點:
本品質重鎮怯,甘寒清解,入心、肝經。既鎮心而安神定驚,治驚悸、失眠、癲癇及驚風;又清肝而明目除翳,治目赤翳障;還解毒斂瘡、潤膚祛斑,治喉痹口瘡、潰瘍不斂、皮膚色斑。
功效:
安神定驚,明目除翳,解毒斂瘡,潤膚祛斑。
主治病證:
(1)心悸,失眠,癲癇,驚風。
(2)目赤腫痛,翳障胬肉。
(3)喉痹,口瘡,潰瘍不斂。
(4)皮膚色斑。
性味:
甘咸,寒。
《開寶本草》:寒,無毒。
《品彙精要》:味淡,性寒,無毒。
《綱目》:咸甘,寒,無毒。
歸經:
入心、肝經。
《綱目》:入厥陰肝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經。
別名:
真珠、蚌珠、真珠子、葯珠、珠子、濂珠
來源:
本品為珍珠貝科動物馬氏珍珠貝 Pteria martensii(Dunker)、蚌科動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紋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 等雙殼類動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藥材類別:動物類
入葯部分:
珍珠貝科動物珍珠貝、馬氏珍珠貝或蚌科動物三角帆蚌、褶紋冠蚌、背角無齒蚌等貝類動物珍珠囊中形成的無核珍珠。
產地和分布:
海產的天然珍珠主產廣東、台灣;淡水養殖的珍珠主產黑龍江、安徽、江蘇及上海等地。
採收加工:
天然珍珠全年可采,以12月份為多。淡水養珠以養殖2-3年,秋末後採收。自動物體內取出,洗凈,於燥。
性狀鑒別:
本品呈類球形、長圓形、卵圓形或棒形,直徑1.5~8mm。表面類白色、淺粉紅色、淺黃綠色或淺藍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澤。質堅硬,破碎面顯層紋。氣微,味淡。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0.3-1g,多入丸、散,不入湯劑。外用:適量,研末干撒、點眼或吹喉。
注意事項:
1.《海葯本草》:真珠不葯,須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餌。研之不細,傷人臟腑。
2.《寶慶本草折衷》:娠婦忌服。
3.《本草經疏》:病不由火熱者勿用。
4.《本草新編》:瘡毒若內毒示凈,遽用真珠以生肌,轉難收口。
珍珠的功效與作用:
鎮心安神,養陰熄風,清熱墜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驚悸,怔忡,癲癇,驚風搐搦,煩熱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瘡瘍久不收口。
《本草經集注》:治目膚翳。
《藥性論》: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墜痰。
《海葯本草》:主明目,除面皯,止泄。合知母療煩熱消渴,以左纏根治小兒麩豆瘡入眼。
《日華子本草》:安心、明目。
《本草衍義》:小兒驚熱葯中多用。
《綱目》: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疔毒。
《本草匯言》:鎮心,定志,安魂,解結毒,化惡瘡,收內潰破爛。
《本經逢原》:煅灰入長肉葯及湯火傷敷之。
附方:
治大人驚悸怔忡,癲狂恍惚,神志不寧,及小兒氣血未定,遇觸即驚,或急慢驚風,癇痓搐搦:真珠一錢(研極細末),茯苓、鉤藤、半夏曲各-兩,甘草、人蔘各六錢(同炒黃,研極細末)。總和勻,煉蜜丸龍眼核大。每服一丸,生薑湯化下。(《本草匯言》)
治小兒驚啼及夜啼不止:真珠末、伏龍肝、丹砂各一分,麝香一錢。同研如粉,煉蜜和丸如綠豆大。候啼即溫水下一丸;量大小,以意加減。(《聖濟總錄》真珠丸)
治小兒中風,手足拘急:真珠末(水飛)一兩,石膏末一錢。每服一錢,水七分,煎四分,溫服,日三。(《聖惠方》)
治風痰火毒、喉痹,及小兒痰搐驚風:珍珠三分,牛黃一分。上研極細,或吹或摻;小兒痰痓,以燈心調服二、三分。(《醫級》珠黃散)
治口內諸瘡:珍珠三錢,硼砂、青黛各一錢,冰片五分,黃連、人中白各二錢(煅過)。上為細末,凡口內諸瘡皆可摻之。(《丹台玉案》珍寶散)
治眼久積頑翳,蓋覆瞳人:真珠一兩,地榆三兩(銼)。以水二大盞,同煮至水盡,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後,用熱水淘令無醋氣,即研令極細。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翳上,以瘥為度。(《聖惠方》)
治風熱眼中生赤脈,沖貫黑睛,及有花翳:真珠一分,龍腦半分,琥珀一分,硃砂半分,硼砂二豆大。同細研如粉。每日三、五度,以銅箸取少許,點在眥上。(《聖惠方》真珠散)
治一切諸毒疽瘡,穿筋潰絡,爛肌損骨,破關通節,膿血淋漓,潰久不收之證:真珠一錢(研極細末),胞衣一具(烘燥,研極細末);白蠟一兩,豬脂油一兩,火上共熔化,和入胞衣末、真珠末,調勻。先以豬蹄湯淋洗毒瘡凈,將蠟油葯,輕輕敷上,再以鉛粉麻油膏藥貼之。(《本草匯言》油蠟膏)
治下疳皮損肉爛,痛極難忍,及諸瘡新肉已滿,不能生皮,又湯潑火燒皮損內爛,疼痛不止者:青缸花五分,珍珠一錢(研極細),真輕粉一兩。上三味共研千轉,細如飛面。凡下疳初起皮損,搽之;腐爛疼痛者,甘草湯洗凈,豬脊髓調搽;如諸瘡不生皮者,用此干摻。又婦人陰蝕瘡。亦可搽。湯潑火燒痛甚者,用玉紅膏調搽之。(《外科正宗》珍珠散)
治發斑:珠子七個研碎,用新水調勻服之。(《儒門事親》發斑葯)
Note:以下關於中藥材珍珠的介紹內容整理自《中華草本》《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彙編》等資料,內容僅供參考與學習,不宜當做私自用藥珍珠的參照,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故事
宋仁宗時期,廣州有一個外國商人,因病去世,官府沒收了一批珍珠,群官分贓不均,上告京城,全部上獻宮廷。仁宗與後宮嬪妃同觀,顆顆珍珠圓大光澤,張貴妃愛不釋手。仁宗用國庫禁錢購買,賜予貴妃。宮中嬪妃爭相去市上購珠,以制首飾,珠價頓時暴漲。一日,皇上帶領眾妃去御花園觀賞牡丹,張妃姍姍來遲,最後到達,將所賜之珠盡皆佩飾,炫耀奪目,光彩照人,令眾嬪妃羨妒不已。皇上觀之不悅,用衣袖掩面,說,滿頭白紛紛,沒有一點忌諱。張妃羞慚得面紅耳赤,於是起身調換飾品,皇上大悅,賜眾嬪妃牡丹花以簪發上。自此,宮中不在佩戴珍珠飾品。市上珠價大跌。張妃常患失眠,心悸、虛火之證,眾醫治之未效,王太醫診之,再三思考,令每日服珍珠粉一分(約合0.3克)。積數年,不但心悸失眠大愈,而且時到中年,容顏不改當初,嬌嫩如故,皇上寵幸依然,王太醫賞賜甚多。宋自南渡後,宮中秘方才漸流傳於民間,珍珠保護皮膚的功效遂記載於本草書中。
故事
宋仁宗時期,廣州有一個外國商人,因病去世,官府沒收了一批珍珠,群官分贓不均,上告京城,全部上獻宮廷。仁宗與後宮嬪妃同觀,顆顆珍珠圓大光澤,張貴妃愛不釋手。仁宗用國庫禁錢購買,賜予貴妃。宮中嬪妃爭相去市上購珠,以制首飾,珠價頓時暴漲。一日,皇上帶領眾妃去御花園觀賞牡丹,張妃姍姍來遲,最後到達,將所賜之珠盡皆佩飾,炫耀奪目,光彩照人,令眾嬪妃羨妒不已。皇上觀之不悅,用衣袖掩面,說,滿頭白紛紛,沒有一點忌諱。張妃羞慚得面紅耳赤,於是起身調換飾品,皇上大悅,賜眾嬪妃牡丹花以簪發上。自此,宮中不在佩戴珍珠飾品。市上珠價大跌。張妃常患失眠,心悸、虛火之證,眾醫治之未效,王太醫診之,再三思考,令每日服珍珠粉一分(約合0.3克)。積數年,不但心悸失眠大愈,而且時到中年,容顏不改當初,嬌嫩如故,皇上寵幸依然,王太醫賞賜甚多。宋自南渡後,宮中秘方才漸流傳於民間,珍珠保護皮膚的功效遂記載於本草書中。
滑動文字樣式可以作為隱藏樣式的最好替代品。只要標題後多空幾行,達到下方內容滑動後才能看到,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END——

TAG:醫承有道 |
※如果你和我一樣有一個礦工老爸,而且他們剛經歷這事,那你該多關心下這座大山了!
※因這事,為周星馳憂愁了20多年,但朱茵只用了這句話,就化解了
※54歲的昆汀第一次結婚,對他來說這事一點也不瘋
※哈士奇並沒有那麼傻,活了這麼多年,也是頭次知道它會做這事!
※本以為這隻蟾蜍難逃一死,沒想到猴子對它做了這事
※我和他在一起三年,他和他老婆交集很少,我們卻經常因這事干仗
※我結婚半年,一天夜裡無意發現奇葩婆婆竟偷偷干這事,讓人崩潰
※這種事,夜裡做最爽,而且干這事兒的人一般活不過50歲!
※聽說「一孕傻三年」真有這事?
※你讓我苦等你老半天,就為這事啊
※清朝有一女子墓,200年無人敢盜,慈禧做這事,結果墳被拆了
※減肥這事,你拖一天就多醜一天
※輕鬆一刻:從那以後一個月,只要爸爸想起這事就哭
※嬌妻喝醉後,他竟然對她干這事,騷年,你是活不過今晚了!
※雖然他撈錢不幹活,但「中國足球50年內沒戲」這事,真是冤枉特維斯了
※她穿涼鞋跑了50公里竟然第一名,提起她的民族這事就不奇怪了!
※10年前的一個深夜,薛之謙竟然對一株植物做這事
※娶了小我16歲的妻子,她背著我干這事情讓我崩潰
※你秀恩愛遭嫌棄,人家外國情侶卻賺了幾十萬,這事差距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