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就是我,你不舒服是你的事,氣死你活該」

「我就是我,你不舒服是你的事,氣死你活該」

「我就是我,你不舒服是你的事,氣死你活該」



李松蔚,普通的心理學工作者

幾年前,《被討厭的勇氣》剛在中國出版時,我曾推薦過這本書。這是一本日本作家介紹阿德勒思想體系(或者叫自我心理學)的書。沒看過的朋友,可以找來看一看,提供了很多看待人際關係的新鮮視角。用的是對話體,一個青年和一個大師,一問一答,來來回回就撐滿了一本書。但居然很好看。青年總是可以問出我們心裡最深的疑惑,而大師也總能給出發人深省的回答。


但畢竟是一本闡述哲學理念的書,也有人覺得很枯燥讀不下去。


萬萬沒想到,這本書居然改成了電視劇。


而且是——推理劇!

哪,就是同名日劇《被討厭的勇氣》。


你想不通是怎麼改的吧?我也想不通。


於是迫不及待地把剛出的幾集都看了。挺好看的,有漂亮的女主,有故事,有個性十足的配角,還有大師和青年,有推理(唉,推理真的比較弱),有哲學,有心理分析,有犯罪動機的刻畫。但是看完之後,還是有點懵。


要吐槽!真的要吐槽。


(沒有劇透)

本來,我是一個不愛上綱上線的人,尤其是影視作品,編劇願意塑造怎麼樣的人物事件,都是人家的創作自由,也無所謂正不正確一說。但我對這部電視劇期待不一樣,既然打著《被討厭的勇氣》和阿德勒心理學的旗號,必然會影響到觀眾對這種思想體系的理解。對於其中的誤解,必須予以反駁。


這部劇的主角,是一名女警官庵堂蘭子。劇中多次借某心理學家之口(就是跟青年對話的大師),讚歎她是「阿德勒心理學理念的踐行者」。


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在她身邊大多數人看來,是一個怪人。


說她「我行我素,獨來獨往」,已經算是很客氣了。說白了就是自我中心,總是臭著一張臉,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從不在乎別人對她的白眼,不在乎組織紀律,很多時候連基本的禮貌都不在乎。雖然業務能力很強,也夠美,但可以想像,她在單位里的人際關係也是差得可以。

這樣一個人,作為影視劇角色來看或許別具魅力。但把她塑造為「踐行者」,難免會造成一種誤導:踐行這套理論的人,最後都會變成這樣……


「學心理學的人果然有病。」


如果現實中有一個這樣的人,你會喜歡跟她相處嗎?一多半的人都會搖頭。如果再問,你自己願意成為這樣的人嗎?搖頭的人一定還會更多。


所以,為什麼要把這個人塑造成這樣?

這就要說到被討厭的勇氣是什麼。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里,有一個核心概念,叫課題分離。


(順便說一句,每次我說到課題分離,就會有人在下面糾正,是客體分離。我沒打錯,就是「課題」。客體關係理論是另外一套東西。)


課題分離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因為人際關係而產生的感受,是誰的感受,就是誰的課題。你讓我做一件事我不願意。我拒絕你,這是我的課題。而你因為我拒絕而討厭我,這是你的課題。「為了讓你不討厭我,我就答應你了」,這稱為課題的混淆,是作者強烈反對的一種認知,認為它是人際痛苦的根源。


換句話說,你討厭我,這是你的事,我只能接受這種討厭。


但是,敲黑板!這裡有一個天大的誤解:


很多人(包括編劇)都誤以為:


課題分離之後,秉承的人生態度就應該是「我就是我,管你去死」。


我拒絕了你,轉身就走。


你不舒服,那是你的課題,氣死你活該。


——為什麼說這是天大的誤解呢?


1,分開你和我,不等於不管你死活


這種理解最大的謬誤在於,它不認可「照顧別人的感受」。彷彿心理健康的人,就不該把對他人感受的關照,放到自己的人生課題中一樣。


這怎麼可能是健康的主張呢?


任何人都有和別人發展關係,保持親密的願望。交朋友,談戀愛,團隊合作,都需要一個人能夠了解他人的感受,關照他人的感受(在阿德勒心理學裡也提到了這一部分,從日語翻譯過來是「共同體感覺」)。別人不舒服了,我也會跟著不舒服。注意,是我不舒服!不是別人的課題,就是我自己的課題。


我們要如何處理這個課題?


庵堂蘭子式的冷漠是一種方式:「對不起,你的事跟我沒關係。」回絕之後,立刻後退十步,用行動表明「跟我無關跟我無關跟我無關……」


但是,也太做作了不是嗎?


既然這件事情跟你無關,你的朋友因為一件跟你無關的事不舒服,你是不是多少也應該噓寒問暖,關心一下,安慰一下,才是朋友的本分啊?


假如,你的朋友經歷了某個意外打擊,像是親人去世了,你會以「你難過是你的課題,跟我無關」為由,像庵堂蘭子一樣轉身瀟洒地離開嗎?


任何人這時候都會對他好一點的,對吧。


因為,「想對他好一點」也是此時此刻,我們自己的課題啊!


2,課題分離,是一種方便的建構


但是,你忽然發現,這個朋友是因為「你」做了什麼才不舒服,你就一下子僵住了。好像沒辦法再給他什麼支持了,心裡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是我害他這樣,我現在還有什麼臉面……」


你失去了關照他的能力,恨不得躲著他,不接他的電話。


為什麼平添了這些痛苦?有沒有辦法化解這些痛苦?


有,阿德勒把它解釋為「課題的混淆」。


你之所以感覺那麼糟糕,是因為你自認為傷害了朋友,成了一個「壞人」。按照阿德勒的建構,你原本的課題是「想對朋友好一點」,這是你可以勝任的,現在卻混入了一個新課題:「不想成為導致他不舒服的那個人」。


這個新課題,值得好好拆分一下。


根據課題分離的說法,「他不舒服」,這是他的課題。不管我們做了什麼,他經過自己的加工和處理,成全了此刻的不舒服。換言之,不是別人「導致」他不舒服,而是他自己「選擇」了不舒服。如果你採用了這種建構方式,事情就簡單多了。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向他提供支持和安慰),而不需要承擔不屬於你的壓力(比如,認為自己有義務「讓」他保持舒服)。


而採用傳統建構方式的人,往往是這麼看問題的:


是我害他這樣,所以我不能拒絕他。


是我害他這樣,所以我不敢面對他。


是我害他這樣,所以我要補償他,證明我是一個好人。


這樣一來,在處理人際困擾時就會受到更多限制。


由此可見,用課題分離的方式來考慮人際關係,有時候是更方便好用的。


據此行事,人不見得會變冷酷,反倒可以更專註於自己的需要,受到的限制會更少。他很靈活,同時界限又很清楚,不會把兩個人的事混為一談。他的關心就是關心,而非過度的干涉。他對別人沒有越界的要求,又很清楚自己如何擔負自己的責任。當他需要維護自己邊界的時候,他會明確告訴你,而不是推開你。他理解你的不舒服,會陪你一起面對,而不用躲著你,敷衍你。


這樣的人,是可以比庵堂蘭子更招人喜歡的。


3,我明白了,別人不明白怎麼辦?


有人說,雖然你說的這些很有道理,但是拿到現實生活中,不都還是阿 Q 式的自我安慰嗎?管什麼用啊?我倒相信「他不舒服是他自己的事」,問題是,別人不這麼認為啊!在人家心裡,他不舒服就是我的錯,你剛說的「課題分離」一大堆鬼話,人家根本不聽也不信!他就是要討厭我,記恨我!


……嗯,那些都是有可能的。


說到底,課題分離只是一種「你」可以選擇的建構方式,而不是人人都必須學習的規則。我們掌控不了他人的想法,學習這些理論的關鍵,不在於要求別人怎麼想,而在於當別人討厭你的時候,你自己選擇怎樣的態度。


可以選擇讓自己相信:「他討厭我,這是我的事,我要盡量讓他喜歡我」。


可以選擇讓自己相信:「他討厭我,這不是我的事,我還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如果他實在改變不了對我的看法,我也只好面對這事實」。


後者,就是「被討厭的勇氣」了。


我們管不了別人,只能決定自己,要不要在生活中貫徹這種勇氣。


4,心理學研究的是「是」,而不是「應該」


我們再扯遠一點,談談心理學。


這些年,心理學越來越受歡迎,這股熱潮背後有一個極大的誤解,就是我們以為,可以從心理學中獲得「應該怎麼生活」的建議。很多人把心理學家和人生導師混為一談(很多心理學工作者也樂得如此)。但,心理學不是一門提建議的學科。它是一門科學……好吧,要臉一點地說,至少是一門理學。


理學的本質,是為了揭示世界運行的規律,而不是為了替人做主。它更像是觀察和解釋者的角色,而非一個指揮家。它關心的是,事物之間本來的聯繫「是」什麼樣子,符合怎樣的規律,而不關心一個人「應該」怎樣生活。


當然,它的研究結論可以為「應該」派的人生導師們提供指導和依據。譬如,讓我們假定,一些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的教育方式」與「孩子未來的幸福感」高度相關(兩個變數間的關係是什麼)。這之後,某人生導師利用了這個研究,提出了一個倡議,「父母應該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應該怎麼樣),理由是——依據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這樣更可能讓孩子擁有更高幸福感。


這就實現了從「是什麼」向「應該怎麼樣」的轉化。


但是請注意,在這個轉化背後有一個前提,就是所有的追隨者,首先要認同「孩子未來的幸福感」是他們需要的東西。在這裡,人們其實行使了一個隱蔽的選擇的權利:為了獲得某種結果,我們選擇改變我們當前的行為或想法,而不是心理學要求我們改變。——這個選擇,不由心理學替我們完成。


之所以談這個,是因為臨床領域的心理學結論,常常被用來作為某種教條或規誡。講課題分離的時候,似乎就隱含著「你應該課題分離」,或「課題分離是大勢所趨」的味道。這是不對的。一件事是誰的課題,由誰來負責,每個人可以採取不同的理解方式。所謂「應該如何」,不過是個人的偏好而已。


我不喜歡你,可以看作你的課題,也可以看作我的課題,沒有應不應該一說。你不喜歡我,也是同樣。而阿德勒的觀點只是主張,如果選擇把「我不喜歡你」當做我的課題,而把「你不喜歡我」甩給對方背鍋,心態可能會變得輕鬆一些,生活會變得方便一些,可以省卻不少麻煩,增加一些便利,而已。


不是沒有代價,代價就是承擔「被討厭」的可能。


這種假設是不是真的成立呢?其實也還有待驗證。但姑且就算成立吧,這也並不說明每個人都應該往這條路上走(或者說,這就是一條更「正確」的路)。你相信這種觀點對你是好的,你就選擇讓自己戴上「課題分離」的眼鏡看問題。本質上,培養被討厭的勇氣也好,追求讓他人喜歡也好,都是各人自利的選擇。絕不是說,擁有這種勇氣的人,就更值得被人推崇或者如何光榮。


這是我對這部日劇最大的意見。它的傾向性太明顯了,把《被討厭的勇氣》包裝成了一本傳教佈道書。而它推出的榜樣,還是一個如此與人格格不入的人!要知道,即使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也不等於要特意讓人討厭啊……


5,我們從阿德勒心理學裡學到什麼


在日劇《被討厭的勇氣》中,男主和女主初次見面。


男主問:「我怎麼稱呼你?」


女主很飄逸地說:「你怎麼稱呼我,是你的課題。」


男主一臉黑線……


看得我有一點尷尬癌發作。且不說人家問得並不出格,就算你不想告訴他,為什麼不能直說呢:「我不想說。」像人類一樣說話有那麼難嗎?


後來我反思了一下。我之所以那麼尷尬,是因為我想起了認識的一些心理學愛好者,因為學到一點心理學的理論或是思想,就好像拿到了一個鎚子,再看到什麼都是釘子。恨不得每天把專業術語掛在嘴邊,教訓別人,還自我感覺良好。彷彿學習這些東西,就是為了讓自己變成一個更高段的評論家似的。


這不是學東西的恰當態度。如果一個東西是好的,那麼它最重要的,是讓你本人的生活變好,而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神氣活現,看什麼都不順眼。


要我說,我從阿德勒心理學裡學到了什麼有用的東西,我覺得是:


1)我減少了一些因為別人的看法而產生的煩擾。如果別人不喜歡我,我會說服自己,這是他的事,他會好起來的(如果他想好起來的話)。


2)我理解到每個人是如何為自己負責,減少了一些去掌控別人的妄念。


3)我可以更專註於自己的課題。遇到困擾的時候,當我判斷它是我的困擾,我就不會怪罪於別人,從而增進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技巧和勇氣。


這些觀念,的確讓我的生活變好了一些。這是我喜歡它,並且推薦這本書的原因。至於你願不願意採用跟我一樣的想法,那就是你的課題了。


客官,這篇文章有意思嗎?


好玩!下載App接著看 (????) ?


再逛逛吧 ˊ_>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用「跟我出去走走就好了」關心抑鬱患者,錯在哪兒了?
《罪夜之奔》講的故事很強,塑造的人物更強
垃圾食品是不能多吃,但也別什麼鍋都推到它們身上
家裡總得備點葯,但是……該備哪些?需要的時候怎麼用?
大誤·二月二是個好日子

TAG:知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公不允許我穿性感的衣服,我偏要買來氣死他
親爸氣死我媽跟小姨再婚,看我怎麼整得他們里外不是人
「你是要把我媽給氣死嗎?」
我結婚媽說沒錢,我借錢娶了老婆,但無意中看到我媽存摺,我氣死
遇到這麼噁心的弟媳,我跟我媽快被氣死了,還不讓我在娘家住
愛它就想抱緊緊?羊駝嗯嗯叫不是在撒嬌,下一步它可能活活氣死
小姑子要來我這裡住,把我趕出家門,我同意沒給她倆氣死
因為我家有錢,男友就讓我陪嫁這個,氣死我了
「我就是有錢大吃大喝,沒錢給你媽,氣死你!」
再有人問你有沒男朋友,就這樣氣死他!
氣死我了,我懷孕以後是誰偷走了我的美食?
你從來不是被娃氣死的,你是被自己氣死的……|教養
能氣死你的只有你自己,別太在意別人給你打的標籤
這種人太噁心了,為什麼到哪裡都有拉屎不沖水的人!他們究竟是什麼心態,真的是氣死我了
我爸被我氣死了,半夜我媽站在我床頭要我去陪我爸3
我爸被我氣死了,半夜我媽站在我床頭要我去陪我爸2
這奇葩的分手理由,我只能自認倒霉,氣死我了!
我爸被我氣死了,半夜我媽站在我床頭要我去陪我爸5
同事問我借ipad,結果竟然干這事,氣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