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位名門公子,以一獨門遺產,令中國免於滅族災難

一位名門公子,以一獨門遺產,令中國免於滅族災難


一位名門公子,以一獨門遺產,令中國免於滅族災難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3月4日,對於中外諸多政治大人物來說,都是大日子,愛德華四世在這一天,登上了英格蘭的王位,那位鬧出美國一場撕心裂肺戰火的亞伯拉罕·林肯,也是在這一天就任美國總統。還有一個叫楊堅的姥爺,一腳把外孫踹下了皇位,華夏歷史上又一段輝煌時代——隋唐時代,正式從他手裡誕生!


但是,以尊重生命的名義,所有這些曾經風雲顯赫的中外英傑們,比起東漢和平元年,即150年3月4日,東漢王朝的南陽涅陽縣,即今天河南省鄧州市張寨村,一個孩子的出生,卻遠比所謂元首梟雄,有著更加璀璨的光芒。因為他的到來,兩千年來,無數掙扎在病痛里的人們,看到了更多生命的曙光。而悠久傳承的中國中醫,更視他為不二的祖師爺!


這個地位遠遠重於帝王將相的傳奇人物,就是中華醫聖——張仲景!


一:名門公子的選擇

而比起好些名醫的世家傳承,甚至草根身世來,醫聖張仲景,卻是個絕對的另類,他的家庭,是當時東漢王朝的官僚世家,雖說比起名門顯貴有差距,生活卻還優越,家裡的藏書尤其多,家風傳承很好。作為這種家族的子弟,在那個已經基本看出身的東漢中後期,更是生在了蜜罐里,基本是到點出山做官,享受優厚生活。


可是張仲景很快就發現,這樣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哪怕是在家讀書時,家裡的浩繁藏書里,有一類圖書,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他——醫書。哪怕讀經史子集時,裡面的醫學故事,也常令他拍案叫絕。這個旁人看來陌生的領域,於他卻有著無比的吸引力!


而也在看過了身邊太多事情後,張仲景越發認定,自己一定要走上這條路。那個年代,正是東漢瘟疫肆虐的年代,從東漢中期起,鼠疫就像惡魔一樣,常年在中華大地上徘徊,甚至就連錦衣玉食的東漢皇宮,皇子皇孫們染瘟疫而死,都是常見的事情,民間的情況,更是嚴重到恐怖,就以張仲景晚年回憶說,自己的家族,大約同輩的親人們,有七成都死於傷寒瘟疫,各地的情況,甚至到了「室室有號泣之哀」的地步,悲情的場面,從小就耳濡目染。



一位名門公子,以一獨門遺產,令中國免於滅族災難


比起這般悲情的場面,作為一個官宦子弟,他看到的官場圈子,場面卻是更悲情,官僚們要麼互相傾軋,要麼就是成天空談無用的學問,毫無治民的經驗,少年的時候,眼中還無比神聖的官場,隨著年歲越長,卻發現越發可笑。難道作為一個官宦子弟,自己以後要走的路也是這樣?不!絕不!


也正是在看過了太多類似的場景,小小年紀的張仲景,心中對醫學的熱情,終於烈火一般燃燒起來。十歲的時候,就拜了當地名醫張伯祖為師,開始了學醫之路。


二:敲打死神的門


如果說先前的張仲景,好似少林寺里看守藏經閣的少年,早就把各種典籍一一涉獵,那麼在拜張伯祖門下時,他開始的,就是更加艱辛的修鍊之路。這位張伯祖先生,當時就是南陽頭號醫生,更是治療傷寒瘟疫的高手,年紀輕輕的張仲景,不但在他門下學文化,更要一次次給他打下手,親眼看著他診治各種傷寒病人,年歲大點的時候,還要親自上手幫忙,就這樣二十年時間,多次親身實踐。


這段經歷,看起來輕描淡寫,但只要稍微腦補一下醫學常識,就知道這一條路,簡直就是每天在敲死亡的大門,傷寒瘟疫的傳播速度,了解一下世界上幾次重大的瘟疫,就知道有多恐怖。以張仲景自己的話說,曾經在一天之內,見識過十多種不同的傷寒病例,而且接觸到病人的患者家屬,也都無一例外感染。每一次的搶救,幾乎就是與死神擦肩。幸運的是,張仲景熬了過來。


一位名門公子,以一獨門遺產,令中國免於滅族災難



他在這個領域裡,越發展現出卓越的天才,甚至到了三十歲時,已然是在洛陽都十分知名的醫生。當然在大家眼裡,作為一個官宦子弟,他的醫生身份,也不過是在玩票而已,由於有過不少成功治療的經歷,他和諸如劉表這些名流人物,也都有了良好友誼,憑著這好人脈,他三十歲左右的時候進入了官場,到了建安年間,更是官升一步,榮任長沙太守。


在好些人看來,這位年輕時候的醫學票友,現在已經是一個標準的官僚了。但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場任命,竟然會是這位醫學愛好者,人生重要的分水嶺

在東漢那個年代裡,官場的一個硬規矩,就是「既官勿醫」,既然要做一個官員,那就斷了親自行醫的念頭,這就是東漢王朝的體面。可是,張仲景為官的年月,卻是個特殊的時期:建安時代。


說到這個時代,文學愛好者們很熟悉的,就是著名的建安文學,但是當時老百姓們最熟悉的,卻不是離他們很遠的文學,卻正是近在咫尺的瘟疫,就是在建安年間,早就肆虐多年的瘟疫,已經到了空前恐怖席捲的階段,張仲景在任的長沙,更是出名的重災區。以張仲景自己的話說,很多當地的鄉鎮,由於疾病肆虐,已經變成了空城。面對空蕩蕩的城鎮,張仲景終於下了決心:規矩!不要了!


他正式在府衙打開了門,規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端端正正的在大堂里,為當地百姓診治。每到這時候,昔日的官員張仲景,就變成了醫生張仲景,多年修鍊的醫學才能,更是完美的施展,哪怕遇到無法診治的病,他也會不辭勞苦找到醫法,甚至放下官員的架子,主動登門求教!



一位名門公子,以一獨門遺產,令中國免於滅族災難



於是,就好像殘酷的車輪戰一樣,醫生張仲景,以驚人的毅力,完成著這個艱巨的治療工作,而他的治療經驗,也是越發豐富,眼看著治理傷寒,信心越發的足,可是宦海浮沉,卻越發的心寒,此時的大漢王朝,已經是末世,瘟疫如此嚴重,救災卻十分低調,各級的官員人浮於事,百姓的死活根本不放在心上。可以攻克得了瘟疫的張仲景,卻苦於醫藥缺乏,得不到上層的支持,依然眼睜睜看著大批病人死去。這種無能為力的痛苦,徹底刺痛!


三:最偉大的遺產


終於,到了五十五歲那年,張仲景終於認定,指望自己來救瘟疫,是救不過來的,指望朝廷,更是不靠譜的,唯一的辦法,只有繼續離經叛道:官也不做了,帶著全家去嶺南隱居,為了一件比坐堂瞧病還要重大的事:寫書!


他要寫一本書,一本包括了所有傷寒雜症治療方法的書,裡面要寫明白各種癥狀,明白的讓老百姓都一看就懂,更要有各種靠譜的治療方法,不但要有療效,更要有細化區分的針對治療。為了這個理想,他開始了人生最艱辛的階段,在嶺南忍著寒苦生活,過著離鄉背井的日子,躲避著戰亂肆虐,一筆一筆,寫下這個理想。雖然直到公元285年,他的靈柩才得以返回故土,但他成功了,這本書,就是《傷寒雜病論》。



一位名門公子,以一獨門遺產,令中國免於滅族災難



在西晉年間,西晉人王叔和將這部書整理後,終於流傳天下,之後歷經漢唐宋各代,書中有關治療瘟疫的寶貴經驗,得以代代流傳。在恐怖的傷寒瘟疫面前,這本歷經心血的圖書,雖然有好些內容散失,但核心的思想保存了下來,並在之後中國一次次瘟疫災難中得以驗證。它好像一盞明燈,給中國人照亮了一條戰勝瘟疫的路。如果沒有這本書,我們可以想像歐洲黑死病的恐怖慘狀,而同時代的中國,因為這本書,炎黃子孫才多了一把抗擊瘟疫的盾牌!


於是,還是以生命無價的名義,這一天用粗淺的筆墨,我們寫下他,寫下對一個偉大醫生的敬意。一個尊重醫道的民族,才會有真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一位名門公子,以一獨門遺產,令中國免於滅族災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只因拍了幾張照片,晚清自斷得力臂膀,加速了滅亡
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是如何發跡,並與兒子決絕的?
遠在東夷的齊國,為什麼能成為春秋第一霸主?
歷史上的今天:一位寒門孩子出生,卻從青年楷模淪落到禍國殃民

TAG:歷史派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獨門兵器「馬牙刺」大揭秘,據說會這門功夫的人不超過3個
一位牛散的選股操作秘籍遭曝光,獨門絕技驚醒虧錢散戶
風流皇帝乾隆,為什麼獨寵一位寡婦二十年?原來她有獨門秘籍!
世界三大獨門兵器:一種分分鐘要人命,一種直接楔進腦袋殘忍無比
美國一種巨無霸飛機本土首戰,生死攸關,專享一獨門絕技
中國自創的獨門單兵武器,一槍打死九個人卻失傳了
竊喜!一位牛散獨門買入絕技
中國特種兵的獨門武器,近戰之王,閉眼就可消滅敵人!
中國最厲害重機槍:拒敵千米之外,獨門槍彈,威力世界第一
中國「航母殺手」擁三大獨門絕技,俄最早研製卻被中國後來居上
此將軍為何被「獨眼戰神」選做參謀長,因為他有一個獨門絕技!
這位曠世君王的獨門艷遇秘笈:把自己灌醉,給別人機會!引大風波
美國人傻眼,黑鷹直升機這個獨門絕技居然被中國學去
公公教的瓷磚鑽孔獨門絕學,瓷磚一打一個準,姜還是老的辣!
中國特種兵的獨門武器,不需瞄準 即可擊中敵人
我國這款火箭炮價格不菲,卻依然受到多國追捧,因其具備獨門絕技
此人是溥儀皇叔,身懷一項獨門絕技,寧吃野菜也不失民族氣節
刺殺秦始皇第一人:不是荊柯,用獨門兵器行刺,差一點就要始皇命
備孕一月就懷孕 一招命中她有哪些獨門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