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6大姓氏起源:看你的始祖究竟是誰?三
姚氏正宗始祖——仲敬
五帝之一的舜有生於若水,居於地丘的後代,因生在姚墟,其後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
據傳,四岳曾向堯推薦過陶唐氏,舜繼承王位後曾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武王滅商後,找到了帝舜的後裔媯滿。傳至年仲敬時因避王莽亂居於吳郡,改姓為媯。傳五世後,復改為姚姓。
姚氏正宗始祖——仲敬
閻氏正宗始祖——仲奕
商末時,周太王)有三個子:太(泰)伯、仲雍和季歷。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且生一子姬昌(即周文王),頗得太王歡心,並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太泰伯和次子仲雍為了讓父親的願望實現,就逃避於三吳一帶。
周武王滅商後,除了把仲雍之後封於吳外,又把太泰伯的曾孫仲奕封在閻鄉,至此仲奕的後代就以封邑為氏,奉仲奕為閻姓的得姓始祖。
閻氏正宗始祖——仲奕
董姓正宗始祖——飂叔安
黃帝的子孫中有個叫叔安的,被封於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縣),稱為飂叔安。飂叔安的兒子董父,為帝舜馴養龍,被舜賜姓為董,任為豢龍氏,他的後代便以董為姓。
董姓正宗始祖——飂叔安
楊姓正宗始祖——伯僑
據《元和姓纂》云:「周武王分封其弟叔虞於唐。出公子齊,生伯僑,天子封為楊侯,以國為氏。」建立了楊國。即晉武公時封次子伯僑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伯僑之孫突食采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
公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谷 ,遂居華陰,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
楊姓正宗始祖——伯僑
宗姓正宗始祖——宗伯
四岳之後,以職官命氏。四岳,堯時官名,司掌四時、方岳 。四岳的後代,在周朝時,有人為宗伯官,掌握邦國祭祀典禮之職。也稱太宗、上宗,相當於後來的禮部尚書。宗伯,輔佐天子管宗室之事,為六卿之首。故其子孫以祖上官職命姓,稱為宗氏。
宗姓正宗始祖——宗伯
褚姓正宗始祖——褚師右
據《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云:「本自殷(商)後人宋恭公的公子段食采於褚,其德可師,號曰褚師,因而命氏。」在3000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是褚候各自為政的局面。那時候,許多諸侯的轄下都設有一種叫做「褚師」的官職,職位相當於現在的縣市長。其中,當時為諸侯之一的宋共公,任命自己的兒子右當褚師,於是褚師右的後代就以褚為氏了。
褚姓正宗始祖——褚師右
朱氏正宗始祖——邾子挾
朱氏出自曹姓,是顓頊帝的後裔。顓頊帝有個孫子叫陸終,生有6個兒子。其中,第5個兒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西東定陶縣西南)。周武王滅商後封弟弟振鐸在曹國,稱為曹叔振鐸;改封曹安的苗裔曹挾在邾國,稱邾子挾,附庸於魯國鄒縣。
春秋時,邾子挾傳至儀父,見齊桓公稱霸諸侯,便附從於齊,進為子爵之國,亦稱邾婁。戰國時,邾國被楚國所滅,其公族子孫遂以國名邾為氏,後又有人去邑以朱為氏,稱朱氏。
朱氏正宗始祖——邾子挾
詹氏正宗始祖——詹文侯
詹姓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周宣王時,封其支子於詹,建立詹國,為侯爵,史稱詹文侯,其後世襲為周大夫。因詹文侯首封於詹,故後世子孫尊其為詹姓得姓始祖。
詹氏正宗始祖——詹文侯
如本文未出現你的姓氏,可關注本人閱讀:中國36大姓氏起源:看你的始祖究竟是誰?四


※中國36姓始祖起源 你知道你姓氏的始祖是誰嗎?一
※中國36姓始祖起源 你知道你姓氏的始祖是誰嗎?二
※日本武士駭人聽聞的切腹史 還有真人表演
TAG:聞言歷史 |
※中國36大姓氏起源:看你的始祖究竟是誰?五
※中國36大姓氏起源:看你的始祖究竟是誰?四
※中國36大姓氏起源!看你的姓氏始祖是誰
※中國36姓始祖起源 你知道你姓氏的始祖是誰嗎?二
※中國36姓始祖起源 你知道你姓氏的始祖是誰嗎?一
※尋根問祖:中國20大姓氏起源,你的始祖是誰,你知道嗎?
※你的姓氏發源地在哪裡?中國25大姓氏起源!
※你的姓氏發源地在哪裡?中國18大姓氏的起源
※中國姓氏起源,你的大本營在哪裡?
※細說中國五大姓氏的起源,王姓其實只是老二
※中國姓氏起源及分布:看你的大本營在哪裡?
※中華姓氏起源脈絡圖,看看你的姓是從哪裡來的?
※中華姓氏起源脈絡圖,看看你的姓是從哪裡來的
※你知道你姓氏的起源嗎?趙姓的起源竟是佟佳氏
※中國最尷尬的姓氏,據說他們的起源是這麼來的!
※中國最變態的姓氏之一,全國只有18人,起源於祖先的一句話
※中國人的姓氏起源 多與三皇五帝有關
※華夏文明的起源,現在還有幾個人知道「三皇五帝」究竟是誰?
※你的姓氏起源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