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誠法師:互聯網時代佛教不能保持沉默

學誠法師:互聯網時代佛教不能保持沉默

學誠法師:互聯網時代佛教不能保持沉默

學誠法師:互聯網時代佛教不能保持沉默


學誠法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會長。16歲出家,2005年至今擔任北京龍泉寺方丈,2015年4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新一屆會長,49歲的他也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長。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是一個改革者。10多年來他用實踐促進了古老的佛教與前沿科技的融合。他說,在互聯網時代,佛教不去主動積極地自我詮釋、自我宣傳,就很可能遭遇「被詮釋」「被定位」乃至「被抹黑」的窘迫和危機。


「賢二」是心靈與技術的美好相遇


新京報:去年,龍泉寺的「賢二機器僧」在網上走紅,為什麼會設計這款機器人?

學誠法師:「賢二機器僧」是傳統佛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一場「心靈科學」與「技術科學」的美好相遇。


新京報:你自2005年起擔任北京龍泉寺方丈至今,在結合古老的佛教和現代科技上做了很多工作。至今仍有一些人認為二者不是「一個次元」的。


學誠法師:其實在每一個時代,佛教都既是古老的,又是現代的。真正有生命力的佛教,一定是融入現實生活、融入時代文化、融入人身心之中的新鮮血液,而不是遠離社會、漠視文化、拒絕新知的固化狀態。


在當今時代利用科技弘法,看似新穎,實際是佛教對於時代文化的應有敏感。另外,對於佛教和科技的關係,也不必以「二元對立」的眼光來看待。


科技的創新來源於人,科技最終也要服務於人。在人本與人心的根本層面,佛法與科技是相通一致的。

玄奘大師在今天也可能開博客


新京報:長期以來,你一直在微博上為一些網友解疑答惑。為什麼會這麼做?


學誠法師: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古老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帶給現代的芸芸眾生。


網友們給我提出的問題雖然形形色色甚至千奇百怪,但無非都是生存的壓力、生活的煩惱、生命的迷茫、生死的困惑。


每天回答網友的問題,其實和過去傳統的講經說法是一樣的目的。所以從2006年開通個人博客至今,十多年來,我幾乎沒有中斷過每天與大家的網上「心靈對話」。

對我而言,微博問答並不是一種負擔,而是能夠及時幫助大家解除迷惑,也正是我的人生價值之所在。所以我曾說,如果玄奘大師在今天,他也有可能開博客,通過網路來弘法利生。


新京報:你在微博中表示不支持「燒高香,燒大香,搶頭香」。每年春節,這樣的行為依舊遍地可尋。你怎樣看待這樣的行為?


學誠法師:進香祈福本來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傳統儀式,近些年來,逢年過節去寺廟燒香拜佛,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無論燒的是高香還是普通香,背後透露的其實都是一種對心靈皈依的訴求,排遣著對現實人生的種種憂慮不安,那些「燒高香、燒大香、搶頭香」的人不過是摻雜了更多的急功近利和躁動妄想。


今年提案關注佛教中青年人才培養

新京報:你曾經提到「互聯網上經常充斥著大量污染精神的垃圾信息和不實信息」,對此有什麼建議?


學誠法師:互聯網本身並無善惡之分,是使用它的人在賦予其屬性;而人的每一種行為背後都受觀念的支配,也就是人心決定著一切。


近年來佛教界包括我本人,都在積極探索將先進的媒體技術與佛法及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弘法新方式。比如龍泉寺原創的「賢二」系列水墨漫畫乃至「賢二機器僧」,已經通過網路傳播影響了很多人,也為建設健康清新的網路世界帶來了靈感和希望。


新京報:去年5月有文章稱「莆田人承包了中國90%的寺廟」,中國佛教協會快速對此進行了回應和駁斥。這是如何做到的?


學誠法師:互聯網的公眾性、開放性和傳播連鎖效應,使得任何人似乎都獲得了一種自由的話語權,任何信息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被無限放大。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佛教不能保持沉默。佛教不去主動積極地自我詮釋、自我宣傳,就很可能遭遇「被詮釋」「被定位」乃至「被抹黑」的窘迫和危機。


中國佛教協會近年來不斷開拓網路信息建設,積累了網路技術與信息管理的經驗。這是對不實信息作出迅速回應的重要基礎。另外,佛教界與媒體界及時良性的溝通,也是快速有效回應的必要條件。


新京報:社會有一些冒牌僧人招搖撞騙的現象,一些假僧人還拉扯路人要求購買護身卡,對此現象,有什麼建議?


學誠法師:所謂「假僧人」,顧名思義,他本身就不是佛教教職人員,但因為披著佛教的外衣,導致世人對佛教及出家人產生負面印象。


2012年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央統戰部等部門共同出台了《關於處理涉及佛教寺廟、道教宮觀管理有關問題的意見》,對「僧尼被假冒」等亂象給出了明確有效的管理建議和處理措施。


中國佛教協會近幾年通過推進佛教教職人員認定備案及《佛教教職人員證》的頒發,在網上公布全國寺院信息和藏傳佛教活佛查詢系統等手段,不斷加強佛教法治化建設。


新京報:作為政協委員,你今年有什麼提案?


學誠法師:近幾年,我一直思考著佛教的社會責任和現代價值,不斷探索佛教在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等方面的時代使命,並在前幾次的會議上提出相關建議。今年我比較關注對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落實,特別是對佛教中青年人才培養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


----新聞內存 ----


賢二機器僧走紅


「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極客出龍泉。」這句網路流行語點出了龍泉寺的科研實力。


去年,龍泉寺研發的「賢二機器僧」在網上走紅,憨態可掬的它能夠語音識別,並跟人進行一些簡單的對話,此外,它還能接受指令做出相應的肢體動作、誦讀經文和播放佛教音樂等。


賢二是機器僧里的第一代,龍泉寺已經在籌備進行二代的研發,新一代的機器僧在智能化方面會有所提升,識別也更智能化。


「你為什麼叫賢二?」


賢二:我師父給我起的。


「你師父是誰呀?」


賢二:我師父就是我師父啊。


「你今天吃什麼?」


賢二:機器人不用吃飯,這還用問嗎?


「塞車怎麼辦?」


賢二:正好可以念佛。


「我老婆脾氣暴躁怎麼辦?」


賢二:只好跟她過下去嘍,我又不能勸你離婚。


「我活不下去了怎麼辦?」


賢二:別以為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最慘。


「你為什麼懂這麼多?」


賢二:懂得多,麻煩就多。

學誠法師:互聯網時代佛教不能保持沉默



(新京報記者 李丹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誠法師博客 的精彩文章:

和尚為我授戒
「網紅」賢二的新春生活:回老家龍泉寺過年
學誠法師:文明敬香是三寶弟子的責任
國家宗教事務局王作安局長一行春節前到中國佛教協會走訪慰問
全國政協民宗委朱維群主任一行來我會走訪慰問

TAG:學誠法師博客 |

您可能感興趣

宗性法師:佛教可以很好地擁抱互聯網時代
致葯企:互聯網時代生存法則
互聯網時代的育兒:電視絲毫不比老師差?
互聯網時代,我們是否需要練習書法?
「互聯網+」的時代,如何弘法與修行
互聯網時代,我們如何學國學、用國學
南師講述:真正的佛法沒有末法時代
互聯網時代的組織能力建設
互聯網時代 拿什麼俘獲你的贊
傳統媒體靠什麼決戰互聯網時代
情感諮詢師,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適合女性的職業
能發表情絕不打字——互聯網時代社交文化新觀察
互聯網時代,什麼是我們最稀缺的能力?
學誠會長做客人民網:不害怕與時代文化交融共鳴
智能互聯時代到來 聯想繪製「智能家庭」藍圖
情感諮詢師,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適合女性的職業!
互聯網時代,醫生要如何保護患者隱私?
智能互聯時代人才培養論壇舉行
在移動互聯時代,藥店的會員管理還不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