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拯救漢朝、?為華夏文明的延續與傳承做了重要貢獻的漢朝十大名將

拯救漢朝、?為華夏文明的延續與傳承做了重要貢獻的漢朝十大名將

漢朝是繼秦朝後又一個大一統王朝,漢朝取得的輝煌成就為華夏文明的延續與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兩漢諸多戰爭中,將領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被人們視為漢朝十大名將的都是誰呢?

1、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拯救漢朝、?為華夏文明的延續與傳承做了重要貢獻的漢朝十大名將

韓信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

2、周亞夫

周亞夫(前199年-前143年),沛郡豐縣人,西漢時期的軍事家、丞相。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軍事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江山。後被冤下獄,閉食自盡。

縱觀周亞夫的一生,幹了兩件輝煌的大事:一是駐軍細柳,嚴於治軍,為保衛國都長安免遭匈奴鐵騎的踐踏而做出了貢獻。二是指揮平定七國之亂,粉碎了諸侯王企圖分裂和割據的陰謀,維護了統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周亞夫為鞏固西漢王朝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3、衛青

衛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 ),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衛青。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衛青亦位列其中。

4、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

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4歲(虛歲)。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象祈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并,追謚為景桓侯。

5、李廣

李廣(?-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卧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6、鄧禹

鄧禹(2年-58年),字仲華,今河南南陽新野人,東漢初年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一位。

鄧禹年輕時曾在長安學習,與劉秀交好。更始元年(23年),劉秀巡行河北,鄧禹前往追隨,提出「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的方略,被劉秀「恃之以為蕭何」。鄧禹協助劉秀建立東漢,「既定河北,復平關中」,功勞卓著。

劉秀稱帝後,封鄧禹為大司徒、酇侯。後改封高密侯,進位太傅。永平元年(58年)去世,謚號元侯。

7、竇固

竇固(?—88年),字孟孫。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西北)人。東漢時期名將,竇融之侄。年少時因娶光武帝劉秀女涅陽公主而被任命為黃門侍郎,他好讀書,喜愛兵法。世襲父親顯親侯爵位,曾任中郎將,與馬武擊破燒當羌。因受堂兄竇穆牽連被禁錮十年。

永平十六年(73年),任奉車都尉,與耿秉等分四路出擊北匈奴,竇固在天山大破呼衍王,又奪取伊吾盧,設置了宜禾都尉,並以班超為假司馬出使西域,最終使西域諸國重新歸附。次年,率軍耿秉等擊降車師,又建議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及戊己校尉,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咽喉。漢章帝劉炟繼位後,徵召竇固為大鴻臚,歷任光祿勛、衛尉等職,食邑累增至一千三百戶,每有軍政要事,章帝都會徵求竇固的意見。章和二年(88年),竇固去世,謚號文。

8、竇憲

竇憲(?—92年),字伯度,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大司空竇融曾孫,東漢外戚、權臣、名將。

建初二年(77年),漢章帝立竇憲之妹為皇后。竇憲、竇篤兄弟親幸,「賞賜累積,寵貴日盛,自王、主及陰、馬諸家,莫不畏憚」。永元元年(89年)竇憲派遣刺客刺殺太后幸臣劉暢,嫁禍蔡倫,後因事泄獲罪,被囚於宮內。竇憲恐懼,請求出擊北匈奴以贖死。

逢南匈奴單于請兵北伐,乃拜竇憲為車騎將軍,以執金吾耿秉為副手,各領四千騎,合南匈奴、烏桓、羌胡兵三萬餘出征。竇憲遣精騎萬餘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今外蒙古額布根山),北單于逃走。竇憲、耿秉乘勝追擊,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1500多公里),出雞鹿塞(內蒙古磴口縣西北七十公里),南單于走出滿夷谷,度遼將軍鄧鴻出稠陽塞(今固陽),三軍在涿邪山會師,大敗北匈奴於稽洛山,至達和渠北醍海(屠申海),殺一萬三千多人,俘虜無數。後登燕然山(今外蒙古杭愛山)。在燕然山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朝廷拜憲為大將軍,位高三公。燕然山大捷,使竇憲堅定了消滅北匈奴的決心。

永元三年(91年)竇憲派兵再次出擊,出塞五千里進攻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破北匈奴單于主力,斬名王以下五千餘人,俘虜北單于皇太后,北單于倉皇逃竄不知所終。

竇憲既破匈奴,權震朝廷,遂陰圖篡漢。漢和帝知其陰謀,與中常侍鄭眾計劃剷除竇憲。永元四年(92年),和帝命令逮捕其黨羽,沒收大將軍印綬,改封為冠軍侯,後將竇憲賜死。

9、陳湯

陳湯(?—約前6年),字子公,漢族,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西漢大將。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官至射聲校尉、從事中郎,封關內侯,在長安去世。王莽掌權後,追謚陳湯為破胡壯侯。

陳湯與甘延壽的征戰,結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穩定了漢朝的西北邊疆,為漢王朝立下一大奇功,

陳湯攻殺郅支單于之後,原來就歸降的呼韓邪單于更加臣服,表示願守北藩,累世稱臣。在漢朝的幫助下,呼韓邪單于重新統一了匈奴,此後漢元帝又將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結束了百餘年來漢匈之間的武裝衝突,恢復了舊日的和親關係,這種和平局面一直持續了半個世紀,這一切,陳湯是建立了首功的。從史書記載看了,陳湯愛財,並因此幾次起落。假傳聖旨,也反映了他缺乏為官的圓融。瑕不掩瑜,陳湯在漢代歷史上是值得一提的人物。

10、馬援

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淵。漢族,扶風茂陵(今陝西楊凌西北)人。西漢末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天下大亂,馬援為隴右軍閥隗囂的屬下,甚得隗囂的信任。後歸順光武帝劉秀,為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天下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將軍,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稱為「馬伏波」。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甚得後人的崇敬。

後於討伐五溪蠻時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因梁松誣陷,死後被劉秀收回新息侯印綬,直到漢章帝時才遣使追謚忠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天下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單槍匹馬沖入亂軍之中能全身而退的十大猛將及結局
不被載入史冊的、死不瞑目的五位皇帝,一個比一個奇葩
歷史上九大文武雙全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都成就了一番霸業

TAG:觀天下知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漢代不算最偉大的帝王,卻為大漢王朝延續了2個多世紀的國壽
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朝藩鎮割據和唐朝後期政治的延續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華文明能夠一直延續?網友的答案很犀利
作為西漢延續的東漢,實力是否超過之前的西漢?
漢宣宗讓漢朝多延續一百年
諸葛亮智收姜維,延續蜀漢國運三十載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唯獨中華文明延續?教科文主席一句話道破真相
傳統祭禮:文化血脈的延續
這個延續百餘年士族比皇帝重要,王導桓溫謝安活躍的朝代了解嗎?
朱靈帶兵似徐晃大漢王朝延續幾十年
《龍珠》一曲熱血永不變,傳承延續經典!
曹操為延續中國文脈做了哪些強悍貢獻?
南宋、東晉就是王朝延續:憑啥南明就不是明朝正統國祚?
故宮阿富汗珍寶展的背後:用生命延續文明
嘉德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延續經典 開拓新篇
揭秘: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何只有中國文明得以延續至今?
《崑曲是中國禮樂文明的延續》
地方文脈,有賴一代代鄉賢的傳承與延續
這個延續百餘年,士族比皇帝重要,王導庾亮桓溫謝安劉裕活躍的朝代,你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