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現在因中國富起來

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現在因中國富起來

中美洲,7個國家,從北往南,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



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現在因中國富起來


前6個國家與巴拿馬,在地理上被塔拉曼卡山脈分割,形成6+1的態勢。這6國從西班牙獨立後,曾一度組成類似蘇聯的聯邦。


哥斯大黎加是6國中最南一個,與巴拿馬的分界線,就是塔拉曼卡山脈。這座山脈跨度達到800公里上下,山勢險峻,最高峰是大奇里波山,海拔3820米。正因為如此,兩個文明被山脈阻擋,形成山兩邊不太一樣的文化。



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現在因中國富起來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那時貝里斯還沒獨立,中美洲6個國家,5+1,北部這5個國家全部投了反對票,巴拿馬棄權。造成這種局面,主要是因為中國台灣的經濟援助。


1981年,貝里斯從英國獨立出來。塔拉曼卡山脈以北這6個國家,與中國的關係仍不大好,經濟也不太好,一直是第三世界國家。



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現在因中國富起來



哥斯大黎加,是6國當中特殊的一個。早在1948年,該國宣布廢除軍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軍隊的國家,目前該國保持警察1.8萬人。

哥斯大黎加是不是因為國家太小取消軍隊呢?該國面積5.1萬平方公里,約為半個江蘇省或浙江省大小,是梵蒂岡(0.44平方公里)的12萬倍,安道爾(468平方公里)的110倍。哥斯大黎加雖小,但還不是微型國家。



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現在因中國富起來



哥斯大黎加取消軍隊的初衷,是節省軍費,改善民生,發展教育,防止軍隊干預政府。


沒有軍隊,難道哥斯大黎加不怕外國侵略嗎?還真不怕,因為哥斯大黎加軍事上受美國保護,有大事只要肯花錢,美國大兵隨時出現。


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現在因中國富起來



2010年,哥斯大黎加開戰禁毒運動,美國一次派出7000大軍進入哥斯大黎加,令狂妄的毒梟們聞風色變。哥斯大黎加總人口大約500萬,美國這次出兵可說是大舉進犯。這也是一次預演,假設哥斯大黎加真的遭到入侵,美國會派更多部隊來保護。


軍事上有美國保護,可以沒有軍隊,但是經濟怎麼辦,中美洲除了巴拿馬可以依靠運河坐地收錢,其他6國一直都是窮國。


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現在因中國富起來



發展經濟,這6國領土和人口都是小國,工業是肯定做不成氣候的,農業出口也不賺大錢,更沒有各種礦產資源。哥斯大黎加人覺得,旅遊業或許是一條出路。但是旅遊主要靠國外遊客,而世界第一人口的中國,旅遊需求日趨旺盛,簡單地說,得中國遊客者得天下。


哥斯大黎加人想明白了,於是放棄與中國台灣的關係,在2007年與中國建交,成為中國人民的朋友。


現在的哥斯大黎加,以旅遊業為主,吸引大批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國遊客。論人均GDP,哥斯大黎加在北部6國中高居第一,比第二的貝里斯多一倍有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長眼量 的精彩文章:

反對中國重返聯合國,如今成中國人喜愛旅遊點之一
利比亞人後悔了,卡扎菲曾帶給利比亞受益千秋的大工程
中國重返聯合國,非洲第二富棄權,鈔票上有中國人
一國首都為何遠離本土,建在遙遠的海島上?
中國歷史上真有一個天朝,天京城王府扎堆

TAG:風長眼量 |

您可能感興趣

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如今因為中國富起來
首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現因中國富起來
世界上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很窮,與中國建交後現在富起來
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國防要靠美國,現在因中國富起來
這個國家是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因為和中國建交而富了起來
世界第一個敢取消軍隊的國家,原來一直很窮,如今卻因中國富起來
全球第一個沒有軍隊的國家,比上海大4倍,以前特別窮,如今因中國富起來了了
這個國家竟然敢取消軍隊,以前很窮,現在靠中國發起來
世界第一個敢取消軍隊的國家,本來一直很窮,現在靠中國發家致富
世界上首個取消軍隊的國家,以前窮的要死,如今發家致富全靠中國
世界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 卻不懼怕任何國家 因中國富起來
世界上第一個不設軍隊的國家,原來窮的叮噹響,因為中國變的富裕
世界上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旅遊業發達,靠中國富了起來!
中越戰爭,拖垮了這兩個國家,卻使中國軍隊崛起了
這個國家成為世界第一個廢除軍隊的國家,與中國建交以後迅速崛起
唯一和中國打過硬仗的非洲國家,軍隊被消滅一半後,至今仰慕中國
全球第一個取消軍隊的國家 如今靠中國去旅遊而成為富國!
二戰中軍隊最多的前5的是哪個國家?中國排在世界的第幾位?
這是中國的什麼軍隊,竟然橫掃一個大洲,一個國家感謝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