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士陵篆刻欣賞
黃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父、穆甫,別號倦臾、黟山人,安徽黟縣人。僑寓廣州頗久。所作篆書,淵懿朴茂。畫力追徐崇嗣沒骨法,善摹彝器圖形。治印早年取法吳熙載、趙之謙,又於秦漢璽印外,廣泛取資鐘鼎泉布、秦權漢瓦、鏡銘碑碣,化古為新,形成特有的印文體勢。以薄刃沖刀力求再現漢銅印古麗妍美的本來面目。作品於平直中寓巧思,光整中求古穆,運刀峻峭犀利,而益見圓腴豐厚,看似呆板,實有變化。側款用北魏書體,潑辣挺勁,鋒棱畢現,腕力之強,時人無以匹敵。能在皖、浙兩派外自成一家,人稱「黟山派」。刻有《波羅蜜多心經印譜》、《黟山人黃牧甫印集》。
印文:秋曉盦
邊款:1.黃子久《楚江秋曉圖》為海內神品,前明項子京天籟閣中物。番禺潘季彤觀詧以重直購得之,今歸其從孫伯澄大兄。重加裝潢,以之名齋,用示寶貴。光緒壬辰秋八月,黃士陵記。
2.惟秋乃清,惟曉乃明,清明在躬,惟心享。伯澄仍屬,穆甫奏刀。
出版:1.《黃牧甫印影》P194,榮寶齋出版社,1996年。
2.《增補黃士陵印譜》P89,武漢古籍書店,1992年。
3.《黃士陵印譜》P195,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
4.《黃牧甫流派印風》P78,重慶出版社。
2×2×4.2cm
印文:伯澄所得金石文字
邊款:師漢竟銘為伯澄仁兄作,黃士陵。
出版:
1.《黃士陵印譜》P409,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
2.《黃牧甫印影》P137,榮寶齋出版社,1996年。
3.《增補黃士陵印譜》P146,武漢古籍書店,1992年。
4.《黃牧甫流派印風》P63,重慶出版社。
3.4×1.6×4.1cm
印文:福德長壽
邊款:小峰明府以孝廉方正科廷試授官嶺南。戊子春,將出任海康,屬作判讀印記。有「仌淵是懍」、「視國如家」諸文,非潔身積行者,亦烏能此及。是語語曰:天道無親,惟德是親。吾知明府必臻壽考無疑矣,因節龍門山摩崖「福德長壽」四字制印送別,即以為 將來左券,黃士陵。
出版:1.《黃牧甫印影》P359,榮寶齋出版社,1996年。
2.《增補黃士陵印譜》P35,武漢古籍書店,1992年。
3.7×2.1×6.5cm
印文:潘儀增
邊款:牧甫。
3.1×0.8×4.1cm
印文:秋曉盦主
邊款:牧甫。
1.5×1.5×4.4cm
印文:松園編詩
邊款:澄湖大兄編輯先世遺稿刊為《詩略》,今已成帙,屬作是印。甲午夏日黃士陵。
1.8×1.8×5.7cm
印文:伯澄過目
邊款:伯澄大兄屬篆,己亥五月,士陵。
1.4×1.4×4.9cm
印文:澄園藏書
印文:大潘皎如鶴出林
邊款:楊成齋句刻為澄湖潘大兄,士陵。
2.5×2.5×4.3cm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國畫精賞」明·文徵明《五岡圖》(董其昌題跋)
※「名家聯墨」王蘧常 章草四言聯
※「法書欣賞」明·文徵明書札冊
TAG:中國書法網 |
※黃牧甫篆刻 欣賞
※黃牧甫篆刻藝術欣賞
※黃牧甫篆刻藝術欣賞
※清 黃士陵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陳師曾篆刻印欣賞
※趙之謙篆刻欣賞
※賞徐三庚篆刻
※書法篆刻欣賞 吳昌碩雄壯與趙之謙秀氣
※齊白石 篆刻藝術欣賞
※西泠八家——奚岡篆刻欣賞
※王福庵篆刻 作品欣賞
※吳昌碩篆刻作品欣賞
※鐵筆悠遊——陳泓凌書法篆刻欣賞
※潘天壽、李叔同篆刻藝術賞析
※白石老人篆刻藝術欣賞
※天香魂《賞牡丹》,枕霞舊友史湘云:篆刻藝術作品欣賞
※吳昌碩、趙之謙的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西泠八家——錢松篆刻欣賞
※如何欣賞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