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煤球,來源:Brian Kelley from Auggen, Germany

題記:


2017年1月6日,環保部長陳吉寧主持召開媒體見面會,闡明了霾污染成因,提出六大措施。作為公眾中的個體,在其中能添什麼磚加什麼瓦,是本團隊思考的課題之一。


整個霾污染髮展歷史是動態的,其中的成分構成也應該是動態變化的。不可否認,工業排放、尤其是小工業偷排等是大頭。汽車數量劇增、燃油品質低、尾氣排放監管不足等也不容小覷。


北方採暖,作為由來已久的生活習慣,本無可指摘,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社會高速發展,採暖區房產面積大大增加,甚至有些報道反映越來越多的廉價劣質煤被用於採暖,這意味著採暖產生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及強度也同時會有很大增量。北方典型城市每年秋冬首次PM2.5爆表與採暖季開始時間的強相關就很說明問題。

在當前社會還沒有大力度升級工廠環保設施、徹底不用燃油車的底氣,也沒有迅速解決環境評價監管制度因技術、利益糾葛、政治經濟等複雜問題的能力,在根除霾污染之前,作為普通公眾,尤其採暖區的每個人,也可以有所作為,比如,「在當前社會、經濟、環境容量,以及健康標準下,力戒奢侈、甚至犧牲一定的『舒適』、接受基本採暖,以降低採暖強度及其排放強度,博弈出相對可以容忍的空氣質量,得以殘喘到看到希望的那一天」。


很多北方人並不陌生的場景是:天寒地凍的北方,室內溫暖如春、乃至如夏。一方面肆意燃燒有限能源來採暖、排放,一方面衣著單薄過冬如夏,令人想起了那個德國餐廳里外國人教訓中國人浪費的故事,「錢是你的,但資源是大家的,是地球的」。


奢侈採暖,在大氣質量嚴重下降的今天,應歸屬「陋習」,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社會觀念問題,請看本文的相關分析和研究。


撰文| 崔瑞 王東 李豆乾 黃琦 盧愈容 張心怡(四川大學「北方霧霾與取暖舒適度博弈模型研究」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指導教師:王東)


責編| 程 莉

1、採暖對霾污染貢獻有多大?


隨著我國房地產的持續開發,建成的房屋面積大幅度增加,北方冬季供暖面積也在持續增加(圖1),由1996年的7.3億m3[1]增長到2014年的61.1億m3[2],致使總燃煤量(我國集中供熱能耗平均在20至25公斤標煤/平方米[3])劇增,污染加重。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圖1 採暖區房產面積增加過程線

以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哈爾濱市的PM2.5含量變化過程(圖2)為例,不難發現,相對於非採暖期,PM2.5含量在採暖期增幅明顯,直觀地印證了採暖對PM2.5的貢獻。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圖2 2015~2016哈爾濱供暖季PM2.5含量變化曲線

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研究成果《空氣質量報告》[4]中「北京及瀋陽兩座城市的採暖期與非採暖期的PM2.5含量對比」也可看出,採暖對PM2.5貢獻率較大的結論(圖3)。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圖3[4]北京和瀋陽冬季採暖對PM2.5的效應


冬季採暖期PM2.5指數成倍地增加,那麼是否可以適當降低冬季採暖溫度、減小採暖強度來減少污染物排放以緩解霾污染?


2、降低採暖溫度管不管用?


我國正處於城鎮化飛速進程中,按世界銀行預測,到2020年集中供熱面積將會達到60億平方米,溫度由≥l6℃調高到≥18℃,當年煤耗增量為483萬噸標煤,相當於1.9億平方米面積的採暖用煤[1],從圖4不難看出,適當的溫降有利於建築熱負荷的減少。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圖4 典型北方城市升高1℃熱負荷增長圖


如果將北方冬季的室內採暖溫度進行一定程度的降低,採暖的用煤量以及建築熱負荷將大大減少,而由此產生的PM2.5也會隨之有一定幅度地降低,對於緩解霾污染有相應作用。


3、怎樣的室溫算合適?


我國規定的採暖期室內最低溫度為16℃[5],部分城市標準高於國家標準,為18℃。但根據對北方採暖區典型房間的測試[6](圖5),大多數建築室內溫度在採暖期都高於18℃,分布在20~25℃之間。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圖5[6]北方某房間月平均室溫分布圖


為得到在舒適度受較小程度影響的情況下北方冬季最合理的採暖室溫,本研究團隊開展了冬季室內溫度測試試驗以及「奢侈供暖VS霾污染」問卷調查研究。


3.1 冬季室內溫度測試試驗


試驗針對北方7個典型採暖城市(哈爾濱、大慶、張家口、大同、太原、西安、榆林)中的不同人群(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孕婦等)在階梯溫度下(14℃、16℃、18℃、20℃、23℃、26℃)的衣著及感受,開展了室內溫度與舒適度關係的測試及分析。


本次測試,室溫以離地面高度1.2~1.3米、房間中央的溫度為代表。


結果表明,基於傳統生活方式(相關硬體設施、室內衣著習慣等),北方冬季室溫為14℃時,各類試驗人群普遍感覺較冷;16℃時,人體感覺雖冷但可接受;18~20℃時,人體感覺最舒適;23~26℃時,各類試驗人群雖衣著輕薄,但仍感覺較熱。測試也表明,通過「適當增加衣著(數量或保暖性)、適當降低室溫達到類同舒適度、乃至次舒適度」也是可以被接受的,比如適當增加保暖衣著,將室溫降至16℃、乃至14℃,多數受測人群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接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採取地暖採暖方式的人群,更容易接受室溫降低。


對於老年人、病人及孕婦等特殊人群,可適當提高溫度。


3.2 「奢侈供暖VS霾污染」問卷調查


問卷針對「公眾對霾污染影響健康的風險感知狀況」、「家庭採暖方式」、「降低採暖溫度治霾的接受度」等幾方面展開調研,獲得有效樣本758份,其中485個受訪者有北方供暖區生活經歷。


經過統計分析,得到包括辦公場所及家庭室內現有溫度和可接受理想溫度分布特徵見表1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將問卷數據加權計算,得到包括溫度相對較低的辦公場所在內,當前北方冬季室內加權平均溫度為19.11℃,平均可接受溫度18.36℃,平均可降低0.75℃。


3.3 討論


從室溫測試試驗及問卷調查統計可得出,當前北方冬季室內溫度控制在18℃是有相當社會認可度的,部分低於18℃的辦公場所室溫可根據工作性質進行微調。


從筆者在南、北方不同區域的實際生活感受來看,在濕冷的成都冬天生活久了,適應低室溫(12~16℃)後,回到北方反而不大習慣薄衣著、高室溫,若以在成都冬季室內衣著方式生活在北方,地暖溫控器控制在14-16℃是相當適宜的。


這涉及到採暖方式的討論,目前北方新建築大量採用地暖方式採暖,溫控器多半設置於離地面1.2m左右高度。按地暖房間的溫度分布特徵,當溫控器處在12-16℃時,地面0.3m高度範圍內的平均溫度多在20℃左右,地面溫度甚至達逾30℃,這其實是更符合人體生理特性的分布,也更有利於節能減排,所以,未來值得引導公眾在地暖房間里進一步降低室溫(指溫控器處)到16℃,乃至14℃,所付諸的,僅僅是「室內多穿一件保暖衣的觀念」的變革。


4、次舒適與健康如何取捨?


降低採暖溫度的確會涉及到相當數量北方人生活習慣的改變,但是,在當前社會、環境條件下,奢侈採暖又是否直接或間接地損害更多人的健康呢?「次舒適採暖」vs呼吸健康,我們該如何取捨?


PM2.5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其部分影響如表2所示。另外,PM2.5進入母體後,可通過引起系統性的氧化應激、炎症反應、血液流變學和動力學的改變,對胎兒產生危害[7]。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18℃的室溫,真的可怕到用所有人的健康去抵制嗎?


根據生理學家研究,室內溫度過高會影響人的體溫調節功能,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經常在25℃以上,人會感到疲乏、頭暈腦漲、思維遲鈍、記憶力差[8]。同時,由於室內外溫差懸殊,人體難以適應,容易感冒。


通過實驗測定[9],當冬天室內溫度為18至25℃、濕度為30%至80%時,感到舒適的人佔95%以上;如果考慮到溫度、濕度對人思維活動的影響,最適宜的室溫度應是18℃,濕度應是40%至60%,此時,人的精神狀態好,思維最敏捷,工作效率高。從表3[10]中也可以看出體感溫度與舒適度的關係。

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



這表明,一方面冬季室溫完全不必達到當前北方普遍的22℃~24℃,另一方面,在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階段,技術、經濟、健康目標、尤其環境容量都尚不足以支撐奢侈採暖,因此,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應該在「舒適」vs「健康」之間尋求一個理性的平衡。


而採暖區公眾只消稍微改變觀念,就可能換得一口相對乾淨的空氣來維護自己的健康,何去何從,一念之間!


5、結語:18℃並不冷,PM2.5才可怕


當不少新能源企業被迫棄水、棄風、棄光時,有些省份出於地方GDP保護而大幹快上燃煤電站,這是博弈;當大城市以歧視政策限制外來人就業時,周邊高排放省份為了飯碗和穩定就可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也是博弈。這種博弈中,因沒有納入「環境評價和人民健康」指標而肆無忌憚。


當北方採暖區灰霾爆表時,很多生活優渥的人士依然在追求室內如春如夏的所謂歐美生活方式,這還是博弈,但這種博弈明顯缺乏「適溫健康,自家社會、環境的可持續性,匹夫之責」等觀念。


「雪崩面前的雪花」,是個很好的比喻。終於,在糟糕的空氣面前,博弈的各方利益群體公平地在一個起跑線上了,唯有機制創新、達成共識、全盤統籌、嚴格生態環境文明和人民健康福祉的考評,才可能讓這場博弈及早達到理性的平衡。


行文至此,不妨借用撒切爾夫人當年「人頭稅」中的積極理念,「只有人人交稅,他才會更積極有效地關心、監督自己的鎮子、自己的國家,而不是一心坐等政府解決問題」。犧牲採暖的部分舒適度,更能激起每個個體對PM2.5排放的關注、監管、控制,唯有那些排放受控了、減少了,才可能贏回自己的健康和「舒適」!


參考文獻:


[1]杜治平.冬季採暖室內溫度標準之我見[J].區域供熱,2008(02):25-26.


[2]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4年城鄉建設統計公報[J].城鄉建設,2015,(8):8-13.


[3]我國北方供暖每平方米耗煤20公斤全球最多[N].第一財經,2014-01-23.


[4]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空氣質量評估報告(二):中國五城市空氣污染狀況之統計學分析,2016-3-4.


[5]CN-GB.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S]2003.


[6]夏建軍.北方城鎮建築供暖用能狀況分析[R].清華大學 建築節能研究中心,2015-03-28.


[7]姜一晨,胡松禾,范汗青.關於PM2.5的10個問題[D].北京: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3-01-25.


[8]熊子華. 室內溫濕度多少最宜人[J]. 建築工人,2002,(03):58.


[9]2013-6-30來源:宜居城市研究室.


[10]陳秀雲.室內建築溫度與體感舒適度的關係建模分析[J].科技通報,2014,(12):258.


製版編輯:李赫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許昌人」出現歐亞大陸不同人群基因交流特徵、人工智慧擁有「嗅覺」
緬懷葉企孫先生:他是中國科學大師中的大師
一段塵封的歷史:北京鋼鐵工業學院與土法鍊鋼
畫中有夢,夢中有畫
人類克隆自己:還有什麼困難?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冬日暖暖:暖氣採暖的五大優勢
「煤改氣」要當心「氣荒」 空氣能熱泵採暖更靠譜
關於燃氣採暖壁掛爐分戶供暖的四大方案
紹興裝修設計 家庭採暖方式挑選地暖?仍是暖氣片?
太陽能採暖外套,自動加熱的衣服,寒冷冬季一件足以
陽台、閣樓,也用交採暖費嗎?
歐焰採暖專屬雞湯加毒奶,沒事喝兩口
敲黑板!入戶閥門、採暖設施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哦
家庭採暖必知:安裝一套暖氣片系統需要多少錢?
溫室大棚採暖變革 要「拜託」潤普達這些大事
為什麼夏季選擇水地暖採暖而很少考慮其他的採暖模式
環保部釋疑:為何採暖季結束京津冀霧霾捲土重來
法國一公司用AMD銳龍處理器做暖氣片 採暖還不花錢
【電採暖百科】熱輻射
手把手教會你空調採暖製冷的負荷簡易估算
鋼製翅片管暖氣片_蒸汽專用暖氣片 適用於辦公室 車間蒸汽採暖
京津冀重點城市沒用天然氣的陶企在採暖季實施停產
山東省住建廳:關於加快推進冬季清潔採暖工作的實施意見
冬季採暖室內,溫度控制多少最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