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了·資州(1)欽差大臣吃白米鹹菜,住養豬堆糞之屋

民國了·資州(1)欽差大臣吃白米鹹菜,住養豬堆糞之屋

入川以來,沿路補給相當困難。端方家丁日後回憶說:「沿途飲食,並無菜蔬可食,每飯只有白飯鹹菜。沿途所住之房即系養豬堆糞之屋,即欽差亦系此等之房。行至兩三月均如是。」於是,命運將端方送到了資州,也留在了資州。

民初社會傳聞:端方花了四十萬兩白銀買得川粵漢鐵路督辦大臣一職。這未免太小看端方的智商了。端方因兩宮葬禮時派人攝影被罷斥後,急謀起複是事實,但他難道不知道,各地保路風潮如火如荼,此時督辦路事,是一塊燙手山芋?

端方在京未發時,自5月起,就一再上奏,希望朝廷收回「鐵路國有」成命,又懇電沿各督撫,請「務須和平,勿專制強硬,以致激變」。

6月29日,拖延已久的端大臣隊伍終於離開北京。因為懷著極大的疑懼之情,端方走走停停,還跑去彰德洹上跟袁世凱「商榷要政」,而且他還對記者說,此去「如無妥善辦法,即擬辭職」——跟四川袍哥一樣,端方也在鋪後路。

民國了·資州(1)欽差大臣吃白米鹹菜,住養豬堆糞之屋

端方

本來自北京到武漢火車只需一日,端方生生拖到7月4日才到武漢。據《申報》報道,湖北各官員從端方上月中旬放風說要出京,就屢屢相約往大智門車站迎接,結果屢屢撲空,大概一共白跑了十來次,人人把端方恨得要死。

在武漢的兩個月,端方確實竭盡所能,希望在「朝廷國有」的定策與「鐵路商辦」的民意之間尋找一條折衷之路。比如他曾派夏壽田返京與郵傳部商議,是否將川漢鐵路四川段宜昌經萬縣、重慶至成都的原有路線,改為由潼關經川北保寧府達成都,寧願從陝西境內繞一下,這樣可以朝廷、紳民分別築路,既滿足民意,又不失政府尊嚴。

但是內閣與郵傳部拒絕了他的建議,路線已經與四國銀行團簽定協議,改路?那不知又要多花多少口舌工夫?

好吧,端方於是守在漢陽,只是修修督辦大臣公所,找人來繪製路線圖,招聘鐵路人才。比起其勢洶洶的四川紳民,湖北各界對他的態度要好得多,而武漢三鎮比起已全面罷市的成都,也要平靖很多。

而且,他的兒女親家袁世凱早有信來,要端方在路潮平息之前「宜先駐漢陽,分投委員勘查,步步為營」。後世史家說,如果端方按此行事,縱然在武漢碰上了辛亥首義,多半也不會身首異處。畢竟,瑞澂、張彪,諸多湖北大員一個都沒有死。

民國了·資州(1)欽差大臣吃白米鹹菜,住養豬堆糞之屋

袁世凱

然而趙爾豐搞出了成都血案,朝廷嚴令端方入川查辦,端方回奏力辭,朝廷再嚴令,怕川人武力暴動?給你兵隊,而且派楚同號軍艦護送入川。看你還有什麼借口?

端方几乎每停一處地方,都要向內閣或盛宣懷發電,嘆苦經,找後路,巴不得停在宜昌,停在夔州,停在萬縣,停在重慶,等路潮出個結果再說。

然而朝廷並沒有放過他,不僅連番催促,甚至在武昌事變之後,於11月6日諭令端方署理四川總督,將整個四川的重擔都壓在了他身上。不過,由於武昌事變後電報不通,端方至死也不知道自己又當了一回制台大人。

有史料顯示,在知道武昌事變、湖北獨立的消息,又有流言傳說北京失陷、宣統逃亡之後,端方確曾認真考慮過自己在大變動的四川中的位置。他認為趙爾豐已經失去民心,朝廷又無力控制西陲,按照武昌推舉黎元洪的前例,他是否也可以被推舉為四川都督,甚至四川獨立後的軍政府首腦?

民國了·資州(1)欽差大臣吃白米鹹菜,住養豬堆糞之屋

趙爾豐

他曾派劉師培等人潛入成都探聽消息,但迴音很不樂觀,據說趙爾豐已經做好準備,端方一到成都,就會被軟禁起來,連地方都預備好了。

端方更不肯往前走了。而且,入川以來,沿路補給相當困難。端方家丁日後回憶說:「沿途飲食,並無菜蔬可食,每飯只有白飯鹹菜。沿途所住之房即系養豬堆糞之屋,即欽差亦系此等之房。行至兩三月均如是。」於是,命運將端方送到了資州,也留在了資州。

資州離重慶六百多里,距成都四百里,可進可退,而且地面安靖,似乎沒有自立軍活動,比一路上的滋擾不寧好得多。端方就此住了下來。

他一路走來,每到一處即鳴鑼集眾,尋一處寬敞廟所,派六弟端錦前往演說,表示對所有「匪徒」均不帶兵剿趕,願自行解散者,發與盤費,優給獎勵。爾等川人,也莫以為川地堅固,有蜀道之難,現時有機關槍炮,一旦天兵到來,四川如何抵擋?……

端方家丁說:「每到一處,紳商學界以及匪徒皆懸燈結綵鳴鞭,各戶換粘新對,歡迎數十里外,各界感情殷殷。」這不免有點兒往端大臣臉上貼金,地方紳糧自然對欽差大臣還是盡量敷衍,端方在資州,便「天天飲酒宴會」。但群情激昂的四川,如何會因端方片言便解難去紛?端方在重慶通衢遍貼六言安民告示(方便不識字者聽人誦讀),就被人在每句後面都加了註解:


蒲羅九人釋放(未必) 田周王饒參辦(應該)

爾等迫切請求(何曾) 天恩果如爾願(放屁)

良民各自歸家(做夢) 匪徒從速解散(不能)

倘有持械抗拒(一定) 官兵痛剿莫怨(請來)

不管怎麼說,端方絕非滿人中的頑固派,川人中也頗有對這位「主撫不主剿」的欽差大臣有好感者,成都方面甚至傳來「雖經宣布獨立,仍復預備歡迎」的消息。這裡的弔詭之處在於:如果端方身處大城市,無論武漢、重慶還是成都,他都很可能不死,唯獨在資州,沒有外敵的壓迫,但本地也沒有彈壓支援的力量,端方的命運完全掌握在他從武昌帶來的新軍第八鎮步隊一營手中。

民國了·資州(1)欽差大臣吃白米鹹菜,住養豬堆糞之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早講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了·成都(6)都督府變成袍哥集中營
民國了·成都(5)天下未亂蜀先亂,新軍刺殺了清末最出色的大員
民國了·成都(4)全城罷市,處處是牌樓,官員只能微服步行
民國了·成都(3)一條鐵路覆滅了一個王朝
民國了·成都(2)光緒牌位也擋不住子彈橫飛,成都血案發生

TAG:楊早講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民國了·資州(3)被罵「滿洲狗」的端方,是中國現代之門開啟者
民國了·資州(2)端方首級成了起義新軍的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