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三國演義醜化的帥哥?才貌雙全的蔣干
《三國演義》畢竟是歷史演義,僅就其所刻畫的眾多人物而言,或神化(諸葛亮),或醜化(曹操),或虛構(貂蟬)。
其中最該喊冤叫屈的當數江淮大才子蔣干。
網路配圖
「群英會」中的蔣干,被描寫成一個形容猥瑣、幾近弱智的小丑,這與蔣乾的歷史真面目相去甚遠;而「蔣干盜書」更是捕風捉影,純屬文學虛構。
《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干中計」,說到曹操派蔣干去吳營打探軍情,而周瑜正想著如何除掉精通水戰的蔡瑁、張允,便定下「反間計」,誘導蔣干盜走蔡、張二人給周瑜的假「密信」,曹操信以為真,錯殺蔡瑁、張允,曹操水軍便成了「旱鴨子」。
之後,蔣干二度過江時,又落入周瑜圈套,把龐統引薦給曹操,使曹操中了「連環計」。於是,在後來的赤壁大戰中,曹操水軍一敗塗地。
如此蔣干,實在是曹軍大敗的罪魁禍首,蔣干在民間百姓中的形象也由此而成為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腐儒與小丑。
其實,蔣干比竇娥還冤。
《三國志》中雖無蔣干單獨傳記,但裴松之為《三國志·周瑜傳》作注時所引錄的《江表傳》中,對蔣干其人及「過江說瑜」有完整記載。《資治通鑒》第六十六卷所記大致與《江表傳》吻合。從中,我們不妨看看歷史上真實的蔣干及事由始末:
其一,被描繪成小丑的蔣干本是儒雅帥哥。
《江表傳》上說蔣干字子翼,九江人,「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
可見這蔣干本是一位相貌堂堂、風度翩翩的儒雅之士,而並非雞鳴狗盜式的小丑形象。他的才能、機辯聞名於長江、淮河之間,甚至一時難以找到對手,是江淮間「獨孤求敗式」的大名士。
如此機智精明之蔣干,豈能連續中周瑜的計謀。
其二,「過江說瑜」因被識破而「終無所言」。
當時,曹操確實秘密派遣蔣干去遊說周瑜歸順自己。
蔣干換上平民百姓穿的布衣,戴上葛布做的頭巾,以朋友身份去看望周瑜。
不料,一見面周瑜便說破了他的來意:「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江表傳》與《資治通鑒》所載一字不差)。
蔣干只好說此行的目的是老朋友間敘敘舊,別無他意。
之後,周瑜帶著蔣干參觀軍營,巡視倉庫、軍用物資與武器裝備,進而設宴款待蔣干,間席讓蔣干觀賞自己的侍女、服裝、飾物以及珍寶,意思是:東吳對我周瑜不薄,有美女、珍寶賞賜呢。周瑜借著酒興進一步明確表態說:「大丈夫生活在世,遇到知己的君主,外表上有君臣關係,內心卻情同骨肉,言聽計從,有福共享,有難同當,即使蘇秦、張儀重生,能轉移其心嗎!」
蔣干便笑著只談雙方友情,知趣地隻字未提勸說之事。
回去後,蔣干即如實向曹操稟報說:這周瑜志向遠大,不是用言語所能挑撥離間的。
由此可見,「蔣干盜書」純屬文學虛構。醜化蔣干並虛構「兩次中計」情節,應該是作者為烘托周瑜的足智多謀所需,只是委屈了這位江淮儒雅帥哥長期背著一隻「黑鍋」。


※揭秘:歷史上孝庄與多爾袞只是偷情失身絕無下嫁
※秦始皇為何不停開疆拓土的背後:有何歷史隱情?
※李蓮英曾玩「PS」憑空變出慈禧和自己的合照
TAG:趣歷史 |
※三國演義中被醜化最嚴重的不是周瑜
※曹操真的殺了十四歲的劉琮?為何《三國演義》要借他的頭醜化曹操
※被三國演義嚴重醜化,淳于瓊沒有醉酒,也沒被曹操割鼻
※一位影響歷史的帝王,卻被典故醜化形象,秦昭襄王才不是傀儡
※他是中華三祖之一,被尊稱為「戰神」,現在卻被醜化為魔鬼!
※隋煬帝乃是千古一帝,可惜被過度醜化,被《隋唐演義》黑的太慘了
※本是名士不被人知,卻被《三國演義》醜化一下,廣為流傳!
※被醜化的蚩尤:他和炎帝是兄弟,也是中華始祖之一
※傳中說史上最丑的皇帝,是真實的還是被醜化了?
※歷史上唯一一個超越秦皇朝富強過宋朝的偉大皇朝,只因李唐篡改抹黑醜化而被歷史所不恥
※真實歷史的李建成,文武雙全,功績卓著,卻被李世民醜化成小人
※被扭曲和醜化的蕭太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漢朝為何要醜化秦始皇?
※被刻意醜化的二戰義大利軍隊,嘲笑它在二戰中那糟糕的戰鬥力
※外國人醜化後的清朝十位帝皇和慈禧太后
※納尼?美隊被黑化後,又被醜化?
※冤!一直被世人低估、醜化的他才是大唐神將
※皇漢是如何醜化漢族的?
※朱元璋被說醜陋,畫像中的朱元璋為何相貌堂堂?是被醜化了嗎?